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

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第三季):满族歌手那英传唱了由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改编的《山水又一程》。那英的歌声,像是把听歌的人们都带回了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看到千帐的灯火,有雄关漫道的感觉。同时也感受到了千百将士的思乡之情,“虽则雄壮,思乡情切”。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1)

令人惊奇的是,那英与纳兰性德其实可以算是一家人。因为纳兰家族在入关之前是属于叶赫部的,后来叶赫那拉这个姓氏就改成了“那”姓。这首歌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两代人,相隔三百年的对话。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2)

词中大意: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词的赏析

<1这首词开篇就写出塞上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山一程,水一程“,就好像亲人送别了一次又一次,不忍回头,亲人的身影不时地闪现在山上和水边;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因职责在身,马不停蹄地护驾奔向目的地——榆关(即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脱口而出俗语,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的,甚至有些豪迈的情趣。”夜深千帐灯“,写出了康熙帝率领众人晚上野营的情景——风雪中,漆黑的夜空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篝火与星空相互辉映,别有一番壮观景象。“千”字用在这里,既有壮观的意思,又不夸张,也表明作者是个谨慎,内向的人。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3)

<2下阙写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结尾这一句直接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风一更,雪一更“中”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两种情景互相映衬;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

“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词人和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家乡虽无这风声、雪声,但家乡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

<3词中深层次地体现出词人早已厌倦了这种四处飘零的扈从生活。山高路远,塞上的苦寒天气使得遥远等等路途显得更加望不到尽头。面对这种天气,深处这种无人理解的境遇,纳兰对这种表面上风光实则艰辛的职业发出了无奈的感慨。

词的写作背景:

纳兰是清代著名的词人,生于1655年,卒于1685年。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名讳改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纳兰性德本姓叶赫,就是我们熟知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是爱新觉罗家的赐姓。父亲为大学士纳兰明珠。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4)

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平定云南,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护驾伴随康熙帝到福陵、永陵、昭陵祭祀。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恰逢塞外大雪纷飞,气候苦寒,《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便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当时皇帝出行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对于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当时纳兰性德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恰似得了病的年轻男子,有抱负志向有心无力似的。可能和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有关。此词虽写的传神动情,可是壮观之处没能体现作者的豪迈气魄,令人惋惜。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5)

词的写作特点:

<1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整首词辞句流畅,又不少跌宕,颇具李后主词风。

<2“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对仗工整,互相映衬;数字的叠用体现了路程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为作者思乡之情的表达做了铺垫。

<3从“夜深千帐灯”的壮观景象到“故园无此声”的哀婉心绪,词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实而生动的嵌入词中,使情景描绘与自身感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6)

<4“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点题之句子,即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呼应上阙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一个“聒(guõ)”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效果,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最为前人称道的。

那英在经典咏流传演唱山水又一程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7)

此词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就是“山一程,水一程”的异乡飘零、梦归故里的意境,看似直白铺陈、不事雕琢,实则在平淡中更显内心的无奈感慨之情。正如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清代词人朱祖谋也说:“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