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1)

我们知道过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靠着游牧生活,他们向来敬天地,崇尚自然,一切生活用品取之与自然,又回归自然,可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几乎没有任何破坏的可能,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他们对草原上的一切都能物尽其用,就连牲畜的毛、皮、骨、粪都不会浪费,有的甚至制成工艺品,成为了现在的非遗产品。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2)

草原上有着阴山岩刻,被称为游牧民族古老的艺术,其实游牧民族还可以在兽骨上雕刻、牛皮上作画、甚至在毛毯上烫画,这一切都是内蒙古草原上独有的艺术作品,而且现在还有为数不多的传承人在继承着这些传统,显而易见它们已经与游牧的生活方式无关,单纯是一种非遗的艺术作品,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如果你对此有兴趣,请来到内蒙古的这条老街。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3)

塞上老街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它在清朝康熙年间达到辉煌的巅峰,万里茶道的集散地,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等晋商的总部设在这里,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里比较合适,应该算是清朝时期的“特区”,当时的繁华只能通过大盛魁电视连续剧,看到其中的一点影子,那时这里的餐饮业已经能够接近我们现在“五星级酒店”的水平,长着“三条舌头”的店员应该能够接待国内外的来宾。而送餐服务在那时已经非常流行。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4)

有人说“世间有了人,便有了路”其实是“世间有了人,才有了文化”,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文化就应运而生,艺术品就从单纯的生产工具,变成了生活中的艺术品,皮雕、骨雕就是这样过来的,过去它们只是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慢慢地演变成了带有各种符号的艺术品,“雕花的马鞍”已经不止是马鞍,它是一件工艺品,就是这个意思,而骨笛也已经不再是生产工具,而是对乐音的享受,艺术上的追求。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5)

过去在内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用羊毛毡和驼绒毡做蒙古包的“外衣”用于保暖和防风,洁白的颜色如草原上朵朵白云,上面有着烫好的祥云图案,如今蒙古包虽然很少见了,但是毡子的工艺还在,游牧民族风格的烫画还在,而且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应用,变成了受游客喜爱的烫画工艺品。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6)

这些烫画都有着游牧民族风格和特点,以草原上蒙古马为首的草原五畜当然最受欢迎,再有就是距离牧民生活的特色文化,蒙古包、蒙古文字、各种游牧民族的祥云图案,圣主像等等,这些图案就是他们用火烧热烙铁,在羊毛毡或者驼绒毡上现场作画,就如同表演一样,还能让游客感觉到“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的作画意境。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7)

当然游牧民族的风俗在这条街上还有很多,这些习俗都在一条“明清遗韵”老街里的各种小门店,他们就是被称为“塞上老街”的地方。“女人有钱戴在头上,男人有钱用在马上”,这里的银器和马鞍也是随处可见,上面都有着各种精美的雕花,它们与烫画、骨雕、皮画一道称为这里的颗颗明珠,夺人眼球,不过只有细心的游客才能发现,这里的商人很少吆喝,就如同草原的牧民一样,安静。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8)

过去草原上的牧民,连动物的骨骼也要充分利用,除了制作生产工具之外,还有的被制成骨雕,作为一种饰物,与传统的图腾非常相似,在这里也会找到一些,只是不是非常多见,而且价格昂贵了一些,也不方便携带,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参观并拍照即可。

内蒙古有什么特色民间艺术门类(内蒙古这条古街道)(9)

与塞上老街相邻的位置,还有一条“通顺大巷”是呼和浩特最有当地特色的老街道,如今是一条步行街,里面不仅有非常多的当地特色小吃,还有很多银器和古玩店,各种小物件层出不穷,有的超出想象,虽然只有几百米,却值得转上半天时间。因为无论是银器加工、皮画的刀刻工艺、骨雕的展示、还有烫画的点、画都有很强的艺术感,会被吸引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