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好的临江仙(唐末一首临江仙)

战国时宋玉曾在《高唐赋》中记载:“楚王曾梦游高唐,与巫山神女有过一席欢会”,在《神女赋》中也有记载,当时的楚王很是激动,曾对神女有非分之想,但神女拒绝了楚王的要求,最终离去,独自留下楚王伤心不已,典故“襄王有意神女无心”便源自于此。

十首最好的临江仙(唐末一首临江仙)(1)

后来很多文人都用这个典故来诉说自己追求心上人而不得的忧伤,特别是唐末五代时的花间派词人,比如上篇文章我们提到李珣的《巫山一段云》就是这种题材,今天我们来分享另外一篇类似的作品。

十首最好的临江仙(唐末一首临江仙)(2)

唐末有位词人名叫毛文锡,他十分有才华,十四岁便考中进士,他有一首词《临江仙》,便是他在夜访黄陵遗庙,扬舟楚江,看到巫山神女庙,想到自己追寻心上人,却求之不得,心中生出无限惆怅,从而写下的一首词: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十首最好的临江仙(唐末一首临江仙)(3)

这首词上阙描写夜景,暮蝉声尽,夕阳西下,一派凄凉之景,“银蟾”,指的是月亮,在古时引用入诗内,有怀人的心绪。潇湘的湘江,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曾居住于此。

黄陵庙,传说是娥皇、女英之庙,又叫“二妃庙”,那黄陵庙中祭奠的两位妃子日夜含泪盼望夫君归来,这正如词人对心上人之绵长不绝的思念。“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传说楚王曾梦游高唐,遇见巫山神女。这一句写南方红树在烟雨迷蒙里盛开着如丹的花朵,隔断了高唐,这象征着词人与心上人遥遥相隔,不得相见。

十首最好的临江仙(唐末一首临江仙)(4)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这两句写停船所见,一个“飐”字和一个“散”字为画面增添了几抹动态的色彩,使得画面饱满而生动。“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这是词人恍惚间仿佛听到仙女在弹奏古琴,弦声凄切。云朵飘散,天空一碧,眼前那迷蒙的境界消散了,心上人的身影也消散了,还有词人的希望也跟着消散了。

十首最好的临江仙(唐末一首临江仙)(5)

这首词构思新颖,它杂揉黄陵二妃与高唐神女的传说造境,表现的是一种希冀追求而终不可得的要眇含思。充满了词人追寻心上人而不得的忧伤,尤其是最后一句,韵味悠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