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之辩的濠梁是哪里(谁胜了濠梁之辩)

濠梁之辩的濠梁是哪里(谁胜了濠梁之辩)(1)

《庄子·秋水》中有多个片段收入了中学教材,“濠梁之辩”是其中之一。笔者在大学任教也常教《秋水》篇。讲到濠梁之辩时,问学生是谁胜了濠梁之辩,来自天南海北各地的学生竟然无一例外答曰:“庄子诡辩,当然是他输了。”笔者不禁讶然:难道各地的中学老师都是这样讲授濠梁之辩的?!后来我查了一些大陆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庄子》及大中学校教材中的注释,的确都是认定庄子诡辩的。这也就难怪各地的中学老师了。

庄子真的是诡辩论者吗?让我们来重温一回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邪?”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邪?”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鱼在水中从容自在轻快悠然地游弋,任谁都能够感受到鱼的快乐。反之,若是鱼在水中翻肚皮、苦挣扎,任谁都能感受到鱼的不快乐。这是十分自然的道理。可惠子不认这个理,非说“你不是鱼,怎能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聪明绝顶,故意说:“你不是我,怎能知道我不知鱼之乐?”庄子是使用归谬法做了个圈套让惠子钻:人与鱼不同类,说人鱼不相通似乎还说得过去;人与人同类,说人与人不能相通应该说不过去。惠子无智而倔强,偏往圈套里钻,还自以为得计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你;而你不是鱼,绝对不知鱼;这是铁定的道理。”庄子明白跟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争辩必定白费口舌,狡黠的庄子却立意要戏弄一下这个自以为是的胜券在握者。“安”字本来有两种意思:“怎么”和“哪里”。庄子自然明白惠子之“安”是“怎么”的意思,可他偏偏要释“安”为“哪里”的意思。庄子说:“你不是问我在哪里知道的吗?我在濠梁之上知道的呀!”我每读《秋水》至此时,庄子得意不已又忍俊不禁的样子,便栩栩如生在我眼前。至今我不明白,为什么竟然有人认为是惠子胜了濠梁之辩。

濠梁之辩的濠梁是哪里(谁胜了濠梁之辩)(2)

确实,从形式逻辑法则的角度看,庄子是耍了偷换概念的诡计,是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然而,若以为庄子是因为不知形式逻辑之同一律的要求,或者是因为自己辩不赢便故意耍赖,那真是以俗人之心度圣哲之腹。毫无疑问,庄子属于明知故犯。因为他认为形式逻辑本身就存在严重问题,所以他要借濠梁之辩来颠覆形式逻辑法则。

形式逻辑本属人类实用工具理性的产物,是人类为了方便认识和把握认知对象,为了实现自己对思维对象的控制和操纵,而创立的一套思维法则。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在思维中排除矛盾现象,排中律则要求在思维中排除两极中间的过渡性状,同一律则要求在思维中使思维对象保持不变。然而,众所周知,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现实中,矛盾现象、过渡性状是真实存在而无法排除的;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是不可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形式逻辑的三大法则是人为设立的,是不符合自然和社会生活现实的。因此,将形式逻辑法则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悖离的铁定法则或客观规律,是极其虚妄荒诞的。

如果认为形式逻辑是荒诞不经、有害无益的东西,显然又是无知而浅薄的。

濠梁之辩的濠梁是哪里(谁胜了濠梁之辩)(3)

众所周知,科学实验必须在人为控制的实验环境中才能进行。这种实验环境是人为营造的,旨在最大可能地排除自然状态下必然存在的一切干扰因素或影响因子,由此便得到了一个纯净理想的实验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类只保留着实验需要相关元素,在这个环境中人类保持着对一切元素及其相互运动变化的绝对控制和操纵。由此得出的结果,叫做科学结果。这个结果必须可以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重复呈现。而这个所谓相同环境条件只能是人为营造的纯净理想的实验环境条件。因为在自然状况下是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

形式逻辑环境其实就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实验场,一个人为营造的思维的实验环境。为了保证思维结果的绝对必然性和思维逻辑的绝对合理性,必须排除自然状态下必然存在的一切干扰因素或影响因子。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因此而设,形式逻辑法则由此而成。

人为设置这样的思维实验环境,当然有必要、有意义。然而,因此将形式逻辑法则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悖离的铁定法则或客观规律,是极其虚妄荒诞的。惠子之所以出洋相,根源就在这里。

依自然法则来看,宇宙间的一切存在源于同一个奇点,即我们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因此,虽经130多亿年的变化,宇宙已经分化为万物纷呈的性相,然而万物根源于一,必然具有同一性。依自然法则而言,地球上所有生命源于同一个起点,即最初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因此,虽经30多亿年的演化,地球已有200多万种生物,然而所有物种来源于一,必然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说人类与鱼类为同一自然来源的物种,天然具有同一性。这就是庄子知鱼之乐的不证自明的道理,是符合自然法则的见解。(这也是在自然条件下病毒可以自由穿越于异类物种之间,造成基因突变,而使新物种得以产生的自然道理。这也是基因跨物种转移技术得以实现,新物种得以产生的自然的道理。)

濠梁之辩的濠梁是哪里(谁胜了濠梁之辩)(4)

惠子所以不能理解此理,原因在于他固守形式逻辑法则。形式逻辑为了营造纯净理想的思维实验环境,创立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将类别界限绝对化,使类别之间自然存在的“根源于一,必然具有同一性”的自然联系人为地断绝了。而惠子视这种人为的形式逻辑法则为天经地义的自然法则。因而,他让自己被人为法则所困死了。众所周知,道家崇尚的是“道法自然”。庄子是以自然规律为至上法则的,故庄子能够自然而然地体会感受其他物种,从其外在形态体会感受其内在性状。任何人只要不让自己被人为法则困死,都能够像庄子那样自然体会和感受其他物种的生命性状。家里养的宠物狗,它的喜怒哀乐主人岂能不知?即使像蛇、龟、鱼这类冷血动物,其健康状况和活跃性态,也是饲养者一望而知的。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命与他种生命源于同一自然的根源,故而天然具有同一性。

只要人类不固执地将人为法则当成自然法则,只要人类回归自然本真的性状,就一定能体会感受其他物种的生命性状。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以物体物,以天合天”,即去除人类自我中心,去除人类自以为是,去除人类自立的法则对自己的园囿和羁役,从而回归自然性状,人类就能重获自然天赋的直觉感受力,就自然能够体会和感受大千世界各类自然生命的喜怒哀乐。庄子也将此称作“不以人灭天,不以故灭命。”即不以人类自立的法则取代自然至高无上的法则,不以人为造作的陈见旧法断绝和消灭自然现象本来具足的有机活性。如此一来,人类就不会沉沦于人为造作的相对有限境域,从而回归自然本来的绝对无限境域。

然而,现代人类毕竟在人为设置的思维法则中沉溺太久,在人为造作的现象世界中浸淫太久,毕竟背离自然母体太过长久,因而几乎完全丧失了天赋秉性,即自然本能的直觉感受力、心灵体验力和神思想象力。千万年人类文明的独立发展,在造就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使人类日益悖背了自然,使人类被自立的法则和自造的人为现象世界所困缚、园囿、羁役,而陷于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自障自蔽的境地。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人们欣然认同惠子而排斥庄子,以为惠子正确而庄子谬误。这正是庄子指出的“以人灭天,以故灭命”的严重现实。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现代国人完全无法意识到如此现实。倒是不少西方哲人智者率先意识到人类自困自羁自囿自蔽的事实,而对老庄哲学激赏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