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下大力气对列入全国监管平台的12条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整治,打响总长71.65公里各类黑臭水体治水攻坚战。至2020年底,经第三方评估监测,12条黑臭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等四项指标长期稳定,已经达到消除黑臭标准。

目前,在此基础上,江门正实施堤岸修复、生态净水、活水循环、功能提升等工程,打造“一河两岸”新景观。改善的水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促进江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1)

9月20日,住在江门蓬江区江门水道附近的邹大利在水道旁钓鱼。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2)

9月20日,中铁上海局工人在江门蓬江区江门水道碧道上安装护栏。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3)

9月20日,老人们在江门蓬江区江门水道碧道下棋休闲。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4)

9月20日,沿河居住的李宜庆在江门蓬江区江门水道碧道上带着孙子练地书。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5)

连接西江和潭江的江门水道横贯江门中心城区蓬江区。经过整治,这条曾经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黑臭河已经变得秀水长清(9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6)

9月20日,沿河居住的汤阿婆(左)在江门蓬江区江门水道碧道上带着孙子玩耍。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东治水问责(侨乡江门治水促发展)(7)

连接西江和潭江的江门水道横贯江门中心城区蓬江区。经过整治,这条曾经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黑臭河已经变得秀水长清(9月14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