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的各个时期(极简印度佛教史)

在佛教之前,印度最大的宗教势力是婆罗门教。随着奴隶制的出现,印度的新贵族势力刹帝利,而婆罗门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时候,为了适应上层的需求,于是就有了沙门思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佛教也是其中一派。

印度佛教的各个时期(极简印度佛教史)(1)

佛陀释迦牟尼29岁出家,35岁悟道成佛。这个时候有了初转法轮,也就是第一个佛教的第一个宗教团体。此后,佛陀讲法45年,一直到公元前486年之后,佛陀寂灭,佛教传遍了印度次大陆,这段时期被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佛陀寂灭后,其继承人历经四代弘扬佛法,这段时间所传的思想基本上能沿着佛陀的道路前行,佛教的内部是一致性的。这个时期主要的经典著作就是《阿含经》这部经书大约是佛陀寂灭一百年后形成,之前佛陀所传的心法大多是心授。

佛陀的思想经过百年之后,这时候佛教的团体内部就出现了分裂,大家对佛陀的看法有了分歧,有些人觉得佛说的应该用分别说的态度对待,有些人则觉得佛说的都是对的,全部要一贯继承他的思想。由于大家都实力相当,说法不一,既然达不成共识,那就分开好了。于是就有了佛教的第一次分裂: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的僧团认为佛说的要分别继承,大众部的僧团认为佛说的要全部继承。

印度佛教的各个时期(极简印度佛教史)(2)

公元前360年到公元前230年前后,此时到了阿育王时期。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非常有名的,同时这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也很大。这个时期,阿育王派遣佛教上座部去弘扬佛法,上座部的僧人们将佛教传到了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地。这就是现在的南传佛教。

印度佛教的各个时期(极简印度佛教史)(3)

上座部的人都是佛教的上层,但人少,大众部则人多。而北传佛教则多为大乘佛教。此后,佛教内部一再分裂,一再向外部传播。在公元3世纪,佛教就了世界级的宗教。

印度佛教的各个时期(极简印度佛教史)(4)

而到了公元8世纪之后,这时候,佛教也得了“大公司”病,管理不善,人员复杂,办事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内部出现了腐败,内部各派系也内斗的很厉害,再加上印度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国家,外族势力频繁入侵,大规模的杀戮时有发生。经过几次外族的冲击,不少僧侣被杀,寺院被毁,佛教开始离开发源地,向外弘法,直到最后在本国彻底的消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