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

蜀主刘备,少时孤苦寒微,后闻名于中原,先后辗转于徐州、豫州、荆州、益州等地。在经历的这些州郡中,刘备两次占领过徐州,又在荆州发家,后在益州建立起了蜀汉政权;唯有豫州,刘备虽有州牧之名,却无州牧之实。

但奇怪的是,刘备行走江湖,却经常被人称为“刘豫州”。《华阳国志》中也有记载:“豫州入蜀,荆楚人贵。”

这里的“豫州”,也是指刘备。那么,曾占领过徐州、荆州、益州等地的刘备,为何会以“豫州牧”的身份示人呢?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1)

一、名正言顺

与豫州牧不同的是,刘备虽先后担任过徐州牧、荆州牧、益州牧等职,但这些官职都是他自己私署的,而不是汉室皇庭承认的。

徐州牧来自于陶谦,后者的徐州刺史、徐州牧皆来自于汉庭的正式任命。虽说乱世之下,州牧有资格选择自己的接班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汉室尚未倒塌之前,州牧之间的交替,仍需经过朝廷认可。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2)

陶谦(剧照)

刘备在接任徐州牧后,并未向汉献帝请命。他当时的做法是:为了获取关东联盟的支持,派陈登写信给袁绍,请求后者允许。袁绍虽然是讨贼盟主,但他却无法代表朝廷。故而袁绍的承认,不能算数。

至于刘备的荆州牧、益州牧,也是如此。在相继打下荆州、益州后,刘备自立为州牧,也从未得到过汉庭的正式任命。唯有豫州牧,是曹操向汉献帝表奏,并亲自得到汉室认可的。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3)

刘备(剧照)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与汉献帝相认,并被誉为“皇叔”。历史上的刘备虽然没有与汉献帝攀上亲戚,但他的州牧身份,的确在此时得到了承认。有此皇室背书,刘备的豫州牧便立即闻名天下。

言至于此,或许有人会问:汉献帝本人都尚且仰仗他人鼻息生存,他对刘备的任命,为何还能被世人承认呢?

二、正统观的构建

客观而言,乱世之下的汉王室,早已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傀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余威仍在,仍受世人的认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便是人们对于正统观的认可。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4)

秦汉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初立的阶段。汉武帝时期,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纲常伦理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的基石。自此以后,世人开始研读儒家典籍,并借此迈入仕途。他们世受皇恩,又经儒家“君君臣臣”的观念洗礼,对汉室的正统地位颇为维护。

到了东汉末年,尽管王室衰微,无力再掌控各地军阀。但这些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也不敢轻易自立。因为人心思汉,一旦有人率先违背汉室正统,必然会成为其他人围攻他的一个借口。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能顺利实施,也是因为这一点。

尽管天下四分五裂,但只要汉献帝还在,汉室朝廷还未倒塌,它便代表了正统地位。刘备得到汉室的册封,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行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打着汉庭的名义,逼得吕布、孙策、刘备等人不得不为其驱使。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5)

当然,也曾有人想要对抗汉室正统观。比如袁术,作为最早僭越称帝的诸侯,他自篡逆以来,便受到了世人的谴责;哪怕是忠于他的臣子武将,也不愿再为其效力。于是,横跨江淮地区、实力颇为雄厚的袁术,便在一夕之间走向灭亡。有此前车之鉴,人们又如何不重视名声?

因此,刘备即便再落魄,他也是汉庭正式册封过的地方大员。与之类似的,还有他身上的另一重身份——左将军。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6)

袁术(剧照)

三、左将军与汉寿亭侯

州牧、刺史是官职,将军号属于军职。在当时,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为三公将军,之后便是卫将军、四方将军。刘备身上的左将军,已经是地位颇为靠前的重号将军了。

这个身份,比豫州牧还要重要一些。豫州牧,只是个头衔,多用于世人对刘备的称呼;而左将军,却可以让刘备名正言顺地开府治事,招揽自己的班底。

刘备在正式称汉中王之前,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如诸葛亮、许靖、庞统、法正等人,皆是左将军府的府官。

刘备为何也叫刘豫州(占据过徐州荆州)(7)

由此可见,曹操当年给刘备许诺的左将军、豫州牧,给后者带来多大便利。同理可知,关羽十余年来始终以“汉寿亭侯”为爵位,也是出于对汉室正统观的承认与尊崇。

参考资料:

《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