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人处世之道名言(孔子世家名言10句)

《孔子世家》,出自《史记》,主要记述了孔子一生的事迹,对其坎坷困顿的一生,作者司马迁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孔子为人处世之道名言(孔子世家名言10句)(1)

在《孔子世家》一文里,司马迁对孔子虚心好学、顽强刻苦的精神,表达了敬仰和赞佩之情。他认为孔子是继周公之后的第二位大圣人,人人都要以其为楷模。所以,他才说《史记》是“第二部《春秋》”,是向孔子致敬的作品。

本文选取《孔子世家》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孔子为人处世之道名言(孔子世家名言10句)(2)

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祖先是宋国人,名字叫孔防叔。

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点评】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他与颜家的一个女子私通生了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降生。

因为头顶中间凹,四面高,

所以,母亲给他取名叫丘。

【点评】孔子之所以叫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他的父母曾祈求于尼丘山。另一种说法是孔子出生时中间凹、四面高,形似丘陵,所以才取名丘。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小时候玩游戏,

经常摆放各种祭器,

模仿大人做祭祀礼。

【点评】孔子小时候就喜欢研究礼仪,而他之所以终身推行礼仪,就是来自这个童年爱好。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第一次听到任命,就要鞠躬而受,

第二次听到任命,就要弯腰而受,

第三次听到任命,就要俯首而受。

【点评】孔子家世不凡,九世祖弗父何本来要继任宋国国君的,但却让位给了宋厉公。弗父何曾孙正考父先后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代,三次被任命为宋国上卿,但他地位越高反而越发谦逊,因此他家的鼎上才刻有“一命……”这样的铭文。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鲁定公让孔子担任中都宰,

用了一年时间,大有成效,

周围的地方官员都效仿他。

孔子便升任为朝廷的司空,

后由司空晋升到了大司寇。

【点评】“中都宰”是鲁国中等都城的执行官。“司空”位次三公,掌管水利、营建等事务。“大司寇”掌管狱讼、刑罚,在鲁国地位很高。

孔子为人处世之道名言(孔子世家名言10句)(3)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办文事必须要有武力做后盾,

而办武事也要有文事做后备。

【点评】齐侯派人邀请鲁定公来齐国的夹谷会盟。身为代理宰相的孔子建议定公要做好武力准备。

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子有过错就用实际行动表示悔改,

而小人有了过错就会用粉饰来谢罪。

【点评】齐侯在盟会上得罪了鲁定公,为了表示歉意,就将从前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等地还给了鲁国。

孔子为人处世之道名言(孔子世家名言10句)(4)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君子在大祸临头之时脸色不惧,

在福禄降临时也不会面露喜色。

【点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君子心态。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

凤凰呀,凤凰!

你的德行为什么会变坏呀!

过去的事是无法挽回的了,

往后的事是可以弥补的啊!

【点评】楚国狂士接舆在孔子车前高唱“凤兮”之歌,但是,孔子想找他交谈时,却跑开了。实际上,接舆是委婉规劝孔子不要积极从政了,以免再遭遇困顿。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现在上自天子王侯,

所有讲“六经”的人都把孔子作为标准,

真可以算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大圣人了!

【点评】“六艺”即六经:《诗》《书》《礼》《乐》《春秋》《易》。太史公司马迁对孔子评价颇高,认为他就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世上学“六经”的人都达不到孔子那样的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