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1)

幸福里BANNER

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四百七十九期(NO.479)

专栏内容提要:

新一轮通胀洪水袭来,对于中国的资本投资市场,股市,楼市,消费,还有每个人的财富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 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我是@熊猫贝贝小可爱,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房地产和楼市观察分析者,欢迎关注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2)

3月6日拜登1.9万亿计划通过,公开发言(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熊猫贝贝第479篇原创文章:

最近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一点反思,感觉有些焦虑情绪存在。

一位至交好友送了两句话给我:

成就者必焦虑相伴,强者睡眠还睁只眼。

即使成功者外人看来勇往无前,决策果断,但是外人永远无法体会强者行动之前被焦虑充斥,对未来的无数次推演测算,还有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未知的挑战,提前进行的预判和应对准备。

由衷赞同。

无忧无虑,没心没肺是世界上最奢侈难得的心境,反而对于沉迷在舒适圈的人来说,更希望看到的,是愉悦快乐,没有烦恼的内容。

写作内容真实透彻,深度有理,注定会刺痛很多只能活在舒适圈的人,来去聚散皆为缘,不做强求,也不会迎合,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

就像这篇文章的话题是谈美元通胀冲击,可能依然有很多人置若罔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吃好喝好玩好,没有丝毫的认知和感受,但是事实上,每个时代,这样的群体的后续状态都是很难受的。

要么毫无防备,被时代大潮所冲刷,只能心生怨气,抱怨时代;

要么被动接受,在经济和货币环境中不断下滑,难以自拔。

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用的情绪就是后悔,这个世界上最激励人的,就是警觉和焦虑。

所以才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

铺垫到此为止,本文逻辑如下:

一、美国新总统拜登1.9万亿美元刺激落地,不同往常的货币逻辑

二、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资本投资市场,会有什么直接影响?

三、中国的应对手段和可能会在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出现的情况。

四、写在最后:几个观点和建议

PS:

文章略长,部分内容可能较为深度和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进行思考。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读者通过文字选择作者,作者也在通过文字选择受众。

如果有帮助,欢迎关注,每天看点有深度的房产和楼市的内容,帮助您更好地认知财富,资产,还有中国房地产的那些事儿。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3)

图片来源:网络

一、美国新总统拜登1.9万亿美元刺激落地,不同往常的货币逻辑

世界经济和货币环境关键一步!参议院通过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

美东时间周六中午,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拜登1.9万亿美元(约合12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由于法案有所变动,预计下周二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将重新投票。

根据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斯特尼·霍耶周六发表的声明,众议院将在当地时间9日进行投票,预计将获得通过,随后拜登将在14日补充失业救济金到期前签署。

经过长达24小时不间断的马拉松式谈判,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拜登政府提出的1.9万亿美元新冠救助方案。这对于所有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这个计划方案的过程可谓是相当惨烈,当天,参议院以50票赞成、4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这一计划,没有一个共和党参议员投赞成票。一名共和党参议员因家人去世未出席投票。

但是美国新总统上台以来第一次的经济计划,终于是通过了。

事实上,目前美国依然处于疫情严重的时期,美国的经济可谓是在泥潭中挣扎,但是毕竟目前美元还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国的自然选择,依然还是增发钞票,用通胀手段将国内损失转移到全世界,简单的说法,就是美国印钞,用货币去全世界进行经济劫掠,补贴美国已经被疫情冲击到衰退的国内经济。

最明显的,就是印钞对应美股暴涨,疫情以来虽然有动荡波折,但是一路走高,屡屡创造新高。美国经济糟糕,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疫情防控情况不佳,美股的表现已经不是经济晴雨表了,而是超级大印钞的产物。

但是这一次,拜登采用的内部印钞,和曾经美国历届政府采用的办法,是有所区别的: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4)

美国4次QE对比(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5)

拜登1.9亿法案内容(图片来源:网络)

简单解释一下,美国的QE有两种模式:

以往美国的印钞,是对外印钞,对内紧缩,国家利益(本质上就是资本集团利益)第一位,用超发货币在国际市场进行经济掠夺,玩弄汇率,从贸易中牟利,特朗普和以前的几届美国总统班子,都是这个逻辑。

这就造成美元在国际市场通胀,国外通胀,而国内是通缩的,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老百姓水深火热。

而这一次新总统的超发货币是对内的,也就是直接印了钞票给所有美国人去花,按照拜登的公开说法,首笔福利支票本月就可以到每个美国居民的账户上。

难道美国不知道“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的贫穷”这样的恶性通胀吗?

当然知道,所以美国必然会严格平抑物价,保持货币购买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穷人吃补贴,中产阶层炒房子,资本顶层炒股票,物价平抑皆大欢喜,反正在美国大家都好过了,那么中间的差价谁来买单?最后谁最吃亏?

当然是全世界的贸易输出国!大家看懂了吧?

以前美元超发,是货币掠夺,通过铸币税割韭菜,而这次的美元刺激计划,是打白条!

以前是操纵汇率吃差价,那么其他国家必然要跟进增发国内钞票对冲保汇率。

现在是发行国债打白条,国内消费全球买单,所有国家还拿不到真金白银!

嘿,要说资本主义毫无道德,掠夺成性,吃福利薅羊毛割韭菜的本性,美国绝对是南波湾没地说。

不吹不黑,前几轮全球各国资产暴涨已经是在缓冲和对抗美元货币超发的冲击和影响了,这下子,美国直接拿着国债全世界强买强卖了(国内超发,海外发债,货币总量平衡)。

所以这一次的1.9万亿经济刺激,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场不同寻常,史无前例的经济和货币环境的挑战。

也没必要去指责美国和新总统,在其位谋其政,别说国家了,人都是自私的,在自己国家的优势地位之下,不择手段为自己国民民生服务,这种行为是没有办法用立场和所谓道德去讲道理的,讲了也没用,强买强卖就是强盗逻辑,就是海洋文明资本主义血脉生存的法则。

所以,只能对可能发生的冲击和影响提前预判和准备,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和货币环境中,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最优的选择和应对,这就是大国博弈。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6)

图片来源:网络

二、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资本投资市场,会有什么直接影响?

这波冲击会来得很快,毕竟资本永不休眠,资本无视空间距离,可以预见,1.9万亿的美国国债对国际货币环境和经济结构,会在短期内产生直接影响。

1.9万亿是什么概念?再加上前一任总统同样为了缓解疫情刺激经济地进行的货币超发,美国已经事实上增加了超过5万亿美元总额的货币在不同的环境中投放。

5万亿,超过了日本全年GDP,超过了英国一年半GDP,折合人民币,大概是32.6万亿,相当于中国2020年GDP总量的三分之一!

美国想要谁来买单,不用多说了吧?给日本这样国家,一轮过去日本经济就彻底完蛋了。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7)

图片来源:网络

2021年,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0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7亿美元,降幅为0.18%。

至此,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连续10个月位于3.1万亿美元之上,连续3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017年以来的峰值水平。

中国自改革开放加入世贸以来,人口红利,城市化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积极加入国际产业链,无数的中国人和血汗工厂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奋斗努力,40多年了吧?

积累下的外汇总共只有3.2万亿美元,这全部身家财富拿出来,还不够美国这一轮5万亿垫底的……

1.9万亿美元,相当于香港去年的外币存款余额,换个说法,美国这次向内拨款,相当于把香港所有的钱都搬空,拿去救济美国经济……

那么,结合上面对本次美国超发货币的核心逻辑,也就是控物价,保民生,对外通胀,对内通缩,那么这个通胀必然会从美国本土,传递到国际经济和货币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原本是对冲型通胀,也就是通过抬升国内资产价格(最典型就是房价上涨和物价上升),以生活成本的货币化抬升来应对。

而这1.9万亿,就不一样了,如果国家层面没有应对手段,那必然会出现“输入性通胀”,不难理解,换个词,就是资本热钱过境炒作,哄抬物价,谋取暴利。

虽然还没有真正出现(因为法案还没有真正落地),但是资本无孔不入,效率极高,对于可能出现的冲击和影响,要提前进行预见和准备!

简而言之,这次1.9万亿美元的超发冲击,对应中国经济和货币环境的就是输入性通胀。

会有什么影响和表现?

1、大宗商品(原材料)暴涨,国内制造业成本飙升,从工业产品价格层面形成掠夺。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8)

图片来源:网络

2、金融市场必然承压,1.9万亿从美联储进入美国国内以后,一部分用于民生消费,很快另外占比很大的一部分,会通过国民储蓄的渠道,通过资本家企业和集团的贷款形式,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甚至连企业和集团都不需要,直接以投资人,资本代言人(类似于索罗斯和巴菲特这样的代表)的货币调用行为,高效率地进入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进行搞风搞雨,疯狂逐利。

90年代的索罗斯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洗劫东南亚国家,补贴美国。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还是如法炮制,卷土重来,那会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不得已进行4万亿对冲计划,才把索罗斯的资本锁死在香港,(注意,不是索罗斯失败,而是没有达到理想预期对香港实现彻底洗劫……)。

这一次,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同样的味道,那么对于已经有一定国际化程度的中国股市来说,所面对的冲击和压力不亚于前几次金融危机。

短期是股市冲高利好,中期就是资本退潮收割,长期就是经济掠夺后遗症。

通胀对金融投资市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是金融资产和实体经济产生脱钩,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泰国的金融市场被彻底摧毁,就是因为美元进场,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沽空(索罗斯的美元套路),如果不加以防范,那这波体量庞大的通胀,对于中国股市长期的伤害,是非常难受的。

3、资产市场会有推高的压力,最明显的就是中国房产价格,特别是一线房产,在疫情后出现了没有经济增量的情况下,异常暴涨和躁动的情况。而且这种趋势甚至还出现了外溢和蔓延的情况。

4、黄金硬通货和美国经济恢复关联:

这个在笔者文章(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阅读)大通胀即将来袭:如何能够确定地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核心资产?

中已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美国经济复苏,利空黄金,美国经济衰退,黄金走强。

总结一下, 美元超发造成的“输入性通胀”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事实上,这样的纯货币通胀环境就是一种经济战模式,而中国,其实从加入世贸开始,到2021年,已经经历体验了好几次这样的货币战争了。那么,这一次,中国将如何应对和化解?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中国投资者群体和普通老百姓,我们下面接着进行深度分析。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9)

图片来源:网络

三、中国的应对手段和可能会在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出现的情况。

关于即将到来的美元输入型大通胀,通过上面的阐述和分析,起因和可能对中国资本投资市场的影响,大家应该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认知。

这种国际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国家一级的博弈,是任何个人和个体组织完全无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宏观博弈,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看我们的祖国中国,将如何应对?

两个选择:通胀游戏,跟不跟进?

如果跟,那么中国为了保障民生,必然要将对冲通胀的货币引入到资产领域,要么股市大涨,要么房价大涨,才能实现日常消费的稳定。

很显然,这样做就正中美国货币政策的下怀,把中国好不容易在后疫情时代取得的经济优势拉入泥潭,开启“比烂模式”。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货币汇率的问题,如果跟,那就是汇率稳定,出口贸易能继续实现回收,但是和以往不一样,这次收回来的是美国用印钞机印出来的废纸,会推高国家负债(因为要兑现外贸商家的收入),真正是被美国拉入泥潭,一个高负债的政府,是美国喜闻乐见的。

如果跟得深,那就人民币贬值,但是人民币不能出国结算,那就会蔓延到中国经济环境中,造成恶性通胀,对国内经济和货币环境造成直接伤害。

要么不跟,那就是人民币升值(美元超发,人民币不超发,自然升值),也很糟糕,外贸就会亏得一塌糊涂,甚至是彻底被摧毁,连带着中国制造业会遭到重创……

这是一个复杂的,两难的局面。这就是笔者开篇提出的居安思危的深层意义。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对于国家应对策略的认知和理解,直接关联到个人的投资决策和未来财富身家。

首先是“内循环”战略:本质上,是在一些重要的经济领域,和美国进行“货币化脱钩”,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生产的工业品,不接受美国的废纸直接购买,而是直接贸易对等的换取相关的美国高端产业链产品(以物换物),规避美元的通胀入侵。

其次是“温和上涨”,货币这个东西很效率的,账户上转几道就能顺利以各种名义的钱进入中国市场,房地产关联中国经济稳定,经济占比太大,肯定不能让外资进场哄抬资产价格,收割中国市场,所以从疫情后,国家对楼市的态度就一直坚决,丝毫不放松,一方面是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一方面就是为了防止境外资本的进入,所以现在调控,讲究是的从严从紧。

但是输入性通胀必然到来,国家也提出了“物价温和上涨”,什么意思?

就是用民生消费领域来进行适当通胀释放。

其实这样的政策表达也是对通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2021年,伴随美国新一轮的货币通胀洪水袭来,严控房价,降低股市预期(放资本进来填坑是必然),通过居民消费分担部分通胀压力(物价上涨)。

大家注意,这些顶层设计其实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可见中国高层对于可能出现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全面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国家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美国通过美元输入型通胀来洗劫中国经济环境吧?

看懂了这个顶层设计,对于中国2021年资产价格趋势,金融投资市场行情还有物价消费变化,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10)

图片来源:网络

四、写在最后:几个观点和建议

当然,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关联国运的重要挑战,还关系到每一个人在即将到来的通胀洪水之前,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这个时代和环境所洗劫。

祖国早已未雨绸缪,从大处着手,从实处下手,方方面面夯实中国的经济恢复的稳定局面,从政策到金融层面,加固中国稳定的经济根基。

而对于普通群体来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定要对即将到来输入型通胀做出应有的认知和警惕,并且对自己的决策和投资进行针对性调整。

对于即将到来的通胀冲击,有以下几点观点和建议,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思考讨论。

同样也期待有更多的真知灼见。

1、大国经济博弈,是没有硝烟但是残酷异常的对决和战争,首先从立场上,就要抛弃崇洋媚外的粗陋原始落后的心态,坚定看好中国,坚定支持中国,坚定维护中国政策。

2、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疫情阴影下最安全的国家,对应的就是通胀冲击到来以前的资产安全,基于中国在恢复阶段取得的成绩,今年的货币政策为了应对美元通胀,会比2020年明显的出现收紧和谨慎,对于金融投机者群体来说,不是好消息。

3、今年的经济目标是稳住杠杆,也就是稳住房贷金融关联,但是不会像2018年那样强力去杠杆,特别在房地产压舱石领域,大涨大跌很难出现,而炒作投机必然遭到严打。

4、金融市场可能会成为主要通胀对抗的战场,短期内利好中国股市。

5、不建议没有任何经验和认知的群体进入金融市场搏杀套利,正常情况下还有可能小亏,在这种通胀博弈的环境里面,恐怕是血本无归。

6、对于追求稳定的个人和家庭,建议条件允许尽快配置优质房产(一线新一线优先,小城市免谈也不用问),条件不允许,可以考虑固收理财的正规银行产品,今年普遍调低收益预期的情况下,固收产品安全性和回报值得关注和信赖,不做推荐,自行了解。

7、有多余货币购买力,建议适当进行金融领域风险投资尝试,或者是购置黄金(实体),当然,黄金要涨,那就是美国倒霉,持续衰退,黄金要跌了也不怕,只要配置数量不高,不进行卖出就不损失, 但是大家看美国这种末日狂欢,至死享受的做派,还有机会吗?

对于通胀的红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解学习一下白银的行情,适合短线,不适合长持。

8、金融主升浪必然会到来,同时资产市场也会受到冲击,2021年调控常态化,刚需改善抓紧买,洪水过境,多少都会推高房价,沉淀进入资产领域的。

至于资产投资投机,那2021年可不是什么好年份,金融市场大风大浪风险难把控,资产投资市场还有想法那就是和政策作对,所以2021年消停一些,社会主义铁拳打人可是不问对象,不看时间的。好自为之吧。

9、对于普通老百姓,多赚钱,身体健康,留够消费现金,对物价涨跌有心理准备,足够了。

文章郑重声明:

本文仅作为认知交流和思考分析所用,至于是否正确合理,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并且熊猫也乐于在财富之路上的一些认知思考和理解和各位分享交流

文章没有任何投资建议和投资引导,投资有风险,都是成年人,风险自担是最基本的价值认知。

以上。

2021年,经济波动和暗流涌动正在恢复平静,但是影响视野的大雾依然没有散去。

预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能够心志坚定,做好准备,在2021年实现迷雾冲破,快意逐浪!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或赞或骂,还请留个声音,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11)

图片来源:网络

思考,是对世界的尊重。探索,是对未来的准备。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时代的权力,但是时代绝对可以选择人。

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是一个眼界和思维决定的未来。

希望能与有伟大格局和理念的群体同行。

做时间的朋友,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命运的主宰,做财富的主人!

仅以此文,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

美国通胀是如何引起的(美国1.9万亿美元货币超发)(12)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熊猫地产观,讲究和追求的就是在纷杂繁乱的信息时代,输出一种稀缺,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本人自媒体的态度和初心:不做什么大路货,通过写作分享,记录对世界的认知。

熊猫不稀罕吗?你觉得我的文章不稀罕吗?哈哈哈哈……

不当什么专家,也不敢大言不惭说自己高明,只想通过写作分享,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