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1)

暑假来了,每年此时,都有一大波新剧扎堆开播,也总有一波老剧年年霸屏,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每每重播,都正好供我等中年人士怀念青春。

86版《西游记》

重播3000多次,无人能敌

86版《西游记》一直让人百看不厌、津津乐道。

用六小龄童的话说,有的剧你看了第一遍,第二遍再看就觉得没意思了,但《西游记》不一样,你看多少次都觉得有意思。

此为真理。大家看《西游记》,无论它的特效多么烂,也乐此不疲。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2)

很多人都知道,《西游记》在拍摄时很穷。到底穷到什么程度?说出来真怕你不信。

因为穷,剧组常常是威亚的绳子都已经磨得很细了,仍然舍不得丢弃。

170多斤重的沙僧在一次吊威亚拍摄过程中,威亚的绳子突然断了,结果摔在正在为其拍摄的摄像师王崇秋的脑袋上,王崇秋当场晕过去不省人事。

师徒四人需要吊威亚的戏份比较多,每个人都摔伤过。

尤其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几乎集集都要飞,凡遇到吊完威亚没有摔伤,两人都要击掌庆贺,庆祝自己又活了下来。

简直就是如假包换的拿生命在演戏!

因为穷,剧组每个人只吃5毛钱的配饭,几乎就只够咸菜配馒头。

在广东拍戏时,那边的消费比较高,一碗饺子要2块5,而且才六个。男演员根本吃不饱,导演杨洁看着心疼,一般会自掏腰包给大家加下餐。

因为穷,剧组从头到尾就只有一台摄像机,一个摄影师。

一次,杨导到日本NHK电视台交流,被日本同行问:《西游记》机位角度很多变,你用了几台机器?

杨导答:一台。

日本人目瞪口呆,始终无法相信。

好吧,我告诉你,我们就是用了一台连长焦距的镜头都没有的摄像机,在自行车、三轮车上靠着人抬、推、拉,完成了如此经典的拍摄,你们好好学学吧。

因为穷,演员经常是一人饰多角。

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一人分饰4角:唐僧,《除妖乌鸡国》里的井龙王、《四探无底洞》里的天庭文臣、甚至还在《传艺玉华洲》里演过沙僧。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3)

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一人分饰9角:沙僧,《官封弼马温》里的牛魔王、千里眼、太上老君,《祸起观音院》里的和尚,《猴王初问世》里的老者,卷帘大将,御马监里的一个监丞,以及西海龙王。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4)

西游记制片副主任李鸿昌,一人分饰7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以及蜈蚣精。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5)

连造型师都被拉着演了一次龙套。看来剧组是真的没钱。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6)

因为穷,《西游记》差点被腰斩。当时《西游记》已拍摄到一半,放映了一部分,获得了观众的追捧和支持,本是一片向好形势,谁知台里却要求杨洁停拍,因为没钱了。

这怎么行?刀山上了,油锅也下了,连命都不要了,总得给剧留个全尸啊!杨洁等人再三争取,终于换来领导松口:要拍可以,你们自己筹措资金,且必须是贷款,不能是投资(牵涉到央视独霸版权问题)。

于是,剧组上下齐动员,走上了寻资金之路。最后,“蜈蚣精”扮演者李鸿昌从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筹集到三百万资金,但仍不够拍完30集,无奈之下,只得忍痛砍掉5集,全剧拍摄25集。

83版《西游记》前前后后拍摄六年。剧组里没有区分主演和配角,主演的待遇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没有优待。拍摄结束后一样要和剧组一起搬运几车皮的设备工具。缺少龙套演员的时候,一样要和剧组一起化妆救场。

正是这种敬业,成就了重播3000多次的经典!

87版《红楼梦》

一朝入梦,终生难醒

看名著《红楼梦》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观红楼演员是“梦里梦外梦已真”。87版《红楼梦》中的演员,完美再现了红楼中的儿女情长、世道兴衰。

这一版《红楼梦》最大的特点就是“匠心”,精益求精的匠心!

所有参与到87版《红楼梦》中的人员,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在简单地拍一部剧,而是在做精品,做艺术。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7)

《红楼梦》在遇到王扶林之前是一部沉寂的名著,属于曲高和寡。评分很高,但是愿意静下心来看者甚少。中央台想拍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知道,王扶林一拍胸脯,接下了这个任务。

于是他决定,马上开拍……是不可能的。先闭关修炼一年,苦读《红楼梦》。

要将《红楼梦》改为剧本并非易事。87《红楼梦》剧本从起稿到定稿花了两年零两个月,期间许多红学大家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包括周汝昌、曹禺、沈从文。

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红楼梦》剧组举办了声动全国的“选秀”。一年苦读、两年对剧本的研究,让王扶林对演员的挑选分外精准。于是,就有了无法超越的林黛玉陈晓旭和贾宝玉欧阳奋强。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8)

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被集结在了一起。大家的目的简单又纯粹——把戏演好。

演员招齐后,王扶林并没有急着开拍,而是让大家一起集中学习《红楼梦》。除此之外,琴棋书画也全都要学。所以87版《红楼梦》的演员在演戏时,是真懂,真会。

正因如此,里面的一颦一笑,一眼一眸,一举手一投足,才会这么精妙。

87版的《红楼梦》,还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影视歌曲。

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历时四年,耗尽心力完成了里面13首歌曲,其中仅一首《葬花吟》就费时一年零九个月,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此外,87版《红楼梦》的服饰、化妆也皆是匠心之作。

为了贴近原著中的人物,化妆总设计杨树云生生把自己逼成了“红学家”。他一遍遍看原著,细心琢磨书中对人物外形装饰的描写。

“化出《红楼梦》特殊风格的装”,这是王扶林导演对杨树云的要求,也是杨树云对自己的挑战。

林黛玉是“世外仙姝”,清灵、幽怨、慧秀,一颗七窍玲珑心,一副多愁多病体。所以杨树云为黛玉设计的发型都是“不平衡”的(像一侧偏垂),这也体现了黛玉寄人篱下、步步留心的无依飘零感。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9)

宝钗的号是“蘅芜君”,用的是“冷香丸”,住的蘅芜苑屋内像个“雪洞一般”,院子里也尽是苍翠藤萝和蕊冷香寒的菊花。所以,杨树云为宝钗的定义是“冷美人”。按照“圆润和谐”为她设计造型,发型与黛玉完全不同,绝没有不对称不平衡的时候。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10)

这样一群“匠人”,拍出来的必是精品。

红楼一曲终成梦,一朝入梦再难醒。31年过去,这部剧始终热度不减,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92版《白娘子》

两地合作,铸成传奇

92版《新白娘子传奇》是一部大陆与台湾共同创作的影视剧。里面演着演着就唱,开国内电视剧表演形式之先河。赵雅芝所饰的白娘子和叶童反串的许仙,也是至今都无人可及的经典。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11)

赵雅芝和刚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正如日中天的叶童,也引起了不少话题。

一部剧只要有两个一线女星,就一定会有各种传言,赵雅芝和叶童也避免不了。

不过她们工作作风都十分严谨认真。无论制片通知几点钟开镜,两人都是准时出现在现场。拍摄时,即使是导演“OK”了的镜头,自我感觉欠佳,也要坚持再来“一条”,力图尽善尽美,动情处,更是情真意切,那眼泪跟自来水似的,开关自如,让人好不感动。

此外,无论在哪拍戏,无论盒饭还是晚宴,大明星与场务工均是同等膳食,同样吃的有滋有味。

现在演戏是场景等人,《新白娘子传奇》拍摄时是人等场景。为了省场地钱,所有演员换好服装挤在面包车里等待时机,一旦发现场景地人少了,就立刻全员下车,演员迅速进入状态,演完立马飞奔上车离开。

虽然拍戏时风来风去,但除条件所限之外,全剧无丝毫粗制滥造之处。

该剧93年在中央台一播出,就拿下了当年的收视冠军。以后几乎每年都重播,是中国近几十年重播次数最多的港台电视剧之一。甚至到了2009年出现6家卫视集团轰炸式轮番重播,在2013年的暑假期间,单单一个四川卫视,就重播了三次,成为经典的暑假神剧。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偏偏在影视剧上,这些不可逾越的前浪,任你后人特技再高超,投资再宏大,也无法撼动。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经典。看看那时的演员、那时的剧本、那时的执着,现在少有经典,也自有它的道理。

不疯魔不成活。作品好不好,时间最公允。

十部无厘头的神剧(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暑假神剧)(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