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的难度其实还是很大的(本是升级服务的携号转网)

众所周知,携号转网本是以“升级服务 惠及用户”为出发点的,但从19年落地以来,携号转网似乎并未在升级服务上下功夫,而转向了“升级套路”的那条大道上。

从不断曝出的“携号转网设障”“想携号转网 先交违约金”相关报道来看,携号转网的“名声”属实不太好了。

携号转网又遇“万元违约金”

近日,在山东滨州,市民杨先生在电信营业厅办了一张199元套餐5G畅享卡,但是在这张卡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杨先生发现自己经常接不到客户打来的电话,之后才能收到未接电话的短信提醒,这对身处服务行业的杨先生来说,可不太“友好”。

携号转网的难度其实还是很大的(本是升级服务的携号转网)(1)

第一次营业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手机调成4G;这招不太管用后,营业厅又给杨先生家里安装了相关设备来解决杨先生遇到的信号难题,但杨先生的职业是全国到处跑的司机,家里的设备派不上多大用场;最后,“携号转网”就派上用场了,不用换号,又能用上好网络。

但就在杨先生前往办理携号转网业务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杨先生的尾号567属于靓号,而且签了20年的靓号协议,想要携号转网需要先缴纳1万多元的违约金,才能带着这个号码转到别的运营商。

经过一番折腾,杨先生与运营商达成一致,不需缴纳违约金便可办理携号转网业务。

携号转网的难度其实还是很大的(本是升级服务的携号转网)(2)

少些套路 多些真诚

其实,杨先生的“携号转网”故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5700万用户选择“换运营商,不换号”的携号转网业务。

不过,“杨先生们的故事”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办理新卡套餐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约内容,对于合约中的低消、在网时长,有没有附加、限制条件、违约金的计算规则等,以免在办理携号转网时落入“套路”中,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携号转网的难度其实还是很大的(本是升级服务的携号转网)(3)

不仅是所谓的“靓号违约金”,“代客投诉、转网优惠……”等针对携号转网的套路层出不穷。

而推进落实“携号转网”业务的运营商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为了抢夺用户,不惜以“一折套餐”优惠来吸引用户携号转入,明明很简单就几个步骤的携号转网业务却在现实中弄得这么复杂;加上部分用户想要“薅羊毛”的心态,借办理携号转网业务获取“低资费高流量”的套餐。

除此之外,一些号称携号转网“最全攻略”的帖子也在网上广泛传播,以“如何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手机套餐”为噱头,来获取流量,使得运营商与老用户身处“尴尬”境地。

在携号转网正式落地之前,从06年开始,相关的准备以及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约12年之久,为了确保携号转网业务的顺利开展,三大运营商可以说是下了功夫的,纷纷对自家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以适应携号转网业务的顺利对接。

携号转网的难度其实还是很大的(本是升级服务的携号转网)(4)

但事实并不尽如人意,自用户能够携号转网以来,围绕“携号转网人为设障”的争议话题就没断过,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因“靓号合约”致使用户的携号转网之路困难重重,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携号转网障碍都出在“靓号身上”。

因此,靓号用户在办理携号转网业务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各项合约内容,有效规避“层层套路”。

携号转网的难度其实还是很大的(本是升级服务的携号转网)(5)

携号转网落地三年以来,约有不到3.5%的用户选择“不换号,换个运营商”,而大部分用户选择“切换运营商”的标准则是“信号、资费、服务”。携号转网业务推出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用户的转网倒逼运营商提高自身的软硬件实力,不仅是信号覆盖及网速等硬件设施,加上更高水平的“服务软件”,促进通信行业的良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惠及广大用户。

工信部此前也发布过,“不得以无正当理由拒绝、阻止、拖延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业务”等相关规定。

就像杨先生所说,“其实我不想转网,我用什么都行,只要能给我服务就行。”用户想要的并不多,只是希望“少点套路、多点真诚”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