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

古代官员非常重视“谥号”,特别是在宋朝。一个文官在宋朝如果能得到最崇高的评价就是朝廷赐予的谥号——文正。整个北宋王朝167年,宰相级别的高官一共有310人。能够获得“文正”谥号的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位就是范仲淹,另外两人分别是王曾和司马光。“文”是对学识的评价,而“正”则是公众舆论的评价。

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1)

相对来说,能够获得“文”的评价更容易些,而“正”则困难多了,想要“正”必须要得到群众最为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像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去世的时候最大的遗愿就是想得到“正”的谥号。后来皇帝赐给赵挺之的谥号是“清宪”。可见在当时“文正”这样的谥号有多么的重要。

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2)

范仲淹是个好官,他从小便刻苦读书,发愤图强。他年幼的时候父亲便早逝了,母亲带着他改嫁,一度还给他改名为朱说。虽然继父对他很是不错。但是,范仲淹还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在他看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对自己严格,才能够让自己更加优秀和努力。

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3)

范仲淹的节俭和刻苦不是生活所迫,更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后来范仲淹当了大官,他以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和言行担当,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他是人们衷心爱戴和敬佩的人。范仲淹深知百姓的疾苦,他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付诸到实践当中。每到一处,他都能赢得老百姓的衷心拥戴。他也将自己的这种政治主张写进了诗中,比如这首《江上渔者》就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同情,和对劳动本身的高度赞扬。

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4)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江浙一带为官时所作,著名的鲈鱼便是苏州的特产。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5)

鱼肉虽然鲜美,但打鱼的人确实辛苦。每到鲈鱼肥美的季节,江岸上人潮涌动。只为了吃到鲈鱼的鲜美,就来抢购品尝。可是大家只重视到了鲈鱼好吃,有谁注意过渔民的辛苦呢?一叶渔舟风雨无阻的在大风大浪中穿梭,渔民冒着生命的危险捕鱼为生,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他们的无奈?这首诗和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极为相似。《悯农》同情的是农民,而《江上渔者》同情的是渔民。我们在享受着他们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应当学会珍惜,学会体谅。所以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劳动者的伟大,也赞美了劳动的光荣,这正是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对普通百姓的关切。

范仲淹最惊艳的一首词(范仲淹最经典的一首诗)(6)

我们每天吃的东西,享受的生活,都是由许多陌生人的劳动凝结而成的。天还未亮的时候,环卫工人已经上岗,正是他们的劳动才有了干净的街道;每天烈日下,农民辛勤耕种,正是他们的劳动才有了百姓餐桌的丰盛;还有那些辛勤劳动、任劳任怨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他们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保障。感谢他们,感谢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辛苦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