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逃犯刘海抓到了吗(从指纹中辨别出嫌疑人)

盐亭逃犯刘海抓到了吗(从指纹中辨别出嫌疑人)(1)

盐亭逃犯刘海抓到了吗(从指纹中辨别出嫌疑人)(2)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3时,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蔡云的手机突然响了。

“这里发生了命案,我们在现场采集了指纹,需要你来比对指纹。”

“好的,我马上来。”挂掉电话后,蔡云顾不上看一眼熟睡的家人,迅速穿衣出门一头扎进浓浓的夜色中。

随叫随到,这是蔡云的工作常态。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蔡云一工作起来就是几个小时目不转睛。虽然枯燥乏味,但她练出了“火眼金睛”。就是在初心的坚守中,她度过了20多个春秋。

在指纹“迷宫”中破解真相

提起刑警,许多人眼前浮现的是在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硬汉形象。蔡云的外表恬静清秀,说话轻声细语,乍一看很难将她与威风凛凛的女刑警画上等号。但她的眼神仿佛有种穿透力,这是常年从事刑侦技术磨炼出的眼力。

“遗留在案发现场的痕迹有很多,而指纹是刑事技术人员破解真相的‘武器’之一。”蔡云说,想要用好这一“武器”破案,需要耐力与眼力。

想要比对一枚指纹,首先要通过电脑系统在指纹库中进行第一轮比对。经系统筛选后,相似度较高的指纹仍会有很多。这时,就需要蔡云一枚一枚地进行人工比对。

为了成功比对出一枚指纹,蔡云常常连续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黑白的指纹图片,而这些指纹基本都是弯曲、模糊、变形的指纹印。

指纹图片在经过放大后,屏幕溢满了涡旋状的图案,令人产生强烈的眩晕感,唯一带有色彩的就是小如米粒的特征点。就算看得眼睛酸涩、头脑胀痛,蔡云也只是滴一滴眼药水继续比对。“早点比对出指纹,就能早点找出案件真相。”

凭借这种与犯罪分子争分夺秒的责任感,蔡云曾通过一枚指纹认定犯罪嫌疑人,破获了积压14年的命案。从事刑侦技术工作25年来,她直接参与认定犯罪嫌疑人900多名,出具痕迹检验鉴定书400多份,为“零口供”破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枯燥,但我觉得值得,特别是当我提供的证据可以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的时候。”蔡云满怀激情地说,“打击犯罪伸张正义,就是我工作的成就感。”

惩凶除恶的勇气来自梦想

1994年从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蔡云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满怀着惩恶扬善的豪情壮志,毅然选择加入基层刑警队。

“我记得在重案队接触的第一起命案,那是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谈及此事,蔡云的神情十分淡然。主动加入刑警队伍,面对命案毫不胆怯,拼尽全力惩凶除恶……蔡云有着一般女青年没有的勇气,而这份勇气来自于她的梦想——成为一名正义的警察。

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组建后,蔡云主动申请调入。蔡云说,当时公安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还是“口供”,痕迹证据方面还不是很规范。她决定在实践中学习勘查现场、采集证据,以此来提升刑事案件侦办的质量。这一学就是20多年。“25年了,我还是很热爱这个岗位。”蔡云露出一丝微笑。

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刑事科学技术在案件侦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蔡云明白,她担当的职责也更加重要。为此,蔡云不断学习最新的刑侦技术手段,助力侦破一起起重大案件。

如今,曾被评为“全省勘验检验鉴定能手”的蔡云有了个十分威风的绰号——“痕迹捕手”。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将鉴别指纹的技巧传给年轻的同事们。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我们会把每起案件弄个水落石出。”蔡云坐在电脑椅上,专注地干着指纹鉴别工作。那些黑白图片倒映在她的眼眸里,浮现出的却是“正义的色彩”。

作者:梁仁昌 张宁 陈宇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