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著名成语:得名3000年成语超千条

邯郸,因邯山而得名于3100年前,意为邯山之此而尽自公元前386年赵国从中牟(现在河南鹤壁山城区附近)迁都之此,至前222年赵为秦所灭,立都164年,此值战国末期,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而过多的故事也诞生了数量极多的成语,使这里成为成语之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邯郸著名成语:得名3000年成语超千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邯郸著名成语:得名3000年成语超千条

邯郸著名成语:得名3000年成语超千条

邯郸,因邯山而得名于3100年前,意为邯山之此而尽。自公元前386年赵国从中牟(现在河南鹤壁山城区附近)迁都之此,至前222年赵为秦所灭,立都164年,此值战国末期,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而过多的故事也诞生了数量极多的成语,使这里成为成语之乡。

因赵武灵王(赵雍)诞生的胡服骑射,因廉颇蔺相如诞生的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因和氏璧而来的价值连城,完璧归赵,因毛遂得名的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因吕不韦秦异人诞生的奇货可居,荀子(荀况)的赏不当功,罪不当罚,由一燕人而得的邯郸学步,因赵国朝堂讨论要不要韩将冯亭献上的上党而来的利令智昏,勇猛善战,再由此而来的贬低赵括的纸上谈兵,苏代说赵惠王而来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项羽破秦军而得的破釜沉舟,因吕仙得名的黄粱一梦,等等,不可胜数。廉颇老矣,应该也是成语吧,郭开陷害廉颇的一饭三遗矢是成语吗?

如果说围魏救赵,窃符救赵还与邯郸有一点儿关系而勉强可以划到邯郸诞生的成语里面,那把惊弓之鸟(楚),叶公好龙(楚,今叶县),背水一战(井陉)也算到邯郸就有点过分了,没有一点儿联系,总不能说是因为惊弓之鸟的大雁是在邯郸受伤的吧。

所以网上说邯郸诞生的成语有1584条,仔细区分一下,可能剩下不足千条,这也足以是傲视群雄的存在了,没有必要去争夺其他地区的成语了,而前几年央视在此举办的成语大会也让邯郸学院一举闻名全国,而学院的一对女生组合的默契表现更令人叹为观止。只是成语大会没有人后续,深以为憾。而受此影响而举办的诗词大会这几年则是大放异彩,是每年正月的必有节目,好像还有地名大会,看过一期,个人感觉都不如成语大会精彩。

丛台,正式名称为“武灵丛台”, 据丛台遗物和夯土层考证,丛台始建于战国时期。是赵武灵王为检阅军队和欣赏歌舞而建。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第一任王(此前称侯或君)。战国前期,赵国国势衰弱,赵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为改变国家面临的外来威胁和侵扰,他励精图治,勇于改革。受“胡人”身穿窄衣,能征善战的影响,赵武灵王发起了要求赵国人尤其是军队改穿胡服的改革,加紧操练兵马,从而使赵国日渐强大。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争衡天下的军事强国。可惜赵武灵王后期在继承人的问题了犯了错误,导致赵国国力严重下降。而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约40年后的长平之战则让赵国永远失去了争霸的机会。

邯郸市内有回车巷,也是与廉颇蔺相如有关,好像听说还有秦始皇诞生地,都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以前的建筑能有这么耐久么?地点确定吗?可能只是人们在传说的基础上新建的,黄梁梦是在永年区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