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部编版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

  • 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文明

  •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消灭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终结。

九上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部编版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

古巴比伦王国

  •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社会

  • 古巴比伦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奴隶买卖现象。
  •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 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影响

  •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上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部编版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