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


地球智慧生物是太空人的后代

第三章 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三节 神秘的昆仑山脉、不周山、伊甸园

本文是中长篇章节连载,前后内容关联。若要更好理解文章内涵,敬请翻阅前后篇章。

“三江源”之澜沧江发源区域以北是长江发源区域,长江发源区域北面是终年积雪的巍巍昆仑山脉的东南端。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


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


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主席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956年4月,陈毅副总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过昆仑山时,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昆仑山颂》:

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

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

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

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

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

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

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昆仑山,是中华神话中最著名的“仙山”之一,有着丰富的古神话传说。

提到神话传说,西方离不开《圣经》,中华则离不开《山海经》。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3)


《山海经》被称为中华第一奇书,是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它涵盖了上古地理、天文、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祭祀、宗教等诸多方面内容。奇异的风土人情、光怪陆离的神仙、千奇百怪的神话传说等等,都是谜一般的存在。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4)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到: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古人之谓“海”,有指云海、雾海、沙海等;有指大型湖泊如青海、里海、黑海、死海等;有指大洋靠近陆地之水如南海、东海、勃海等等,指的是同一种物质大面积聚集之地。

然而今人读古神话时,提到海往往指大洋靠近陆地区域之大海。实际上是个误解。

古代之昆仑山有两种所指。一指昆仑山脉,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5)


一指在昆仑山脉上偏东边位置的昆仑山。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6)


(注:西海指塔里木沙漠,赤水指金沙江,黑水指黑海〈西王母瑶池〉,炎火之山指塔里木沙漠之上的火焰山。海内指古中华范围之内,西北指青藏高原一带。)

《山海经.西山经》里介绍的第三座山系,就是如今的昆仑山脉。由东南往西北,从在黄河之南的崇吾山开始,依次介绍长沙山、不周山…昆仑丘…玉山、轩辕丘、长留山等,至翼望山止。

《山海经.西山经》说到:

“西次三山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译文:西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叫崇吾山,伫立在黄河南岸…)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译文:再往北三百七十里,有座不周山。……那里是黄河的源头,源头之水喷薄而出发出浑浑泡泡的声音。)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7)


哈哈,不周山竟然在昆仑山脉东南端,而且是黄河的源头。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译文:往西南四百里,有座叫昆仑丘的,其实是天帝在下界的都城,由天神陆吾掌管。…)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8)


哈哈哈,昆仑丘(山)找到了,而且是天帝在凡间的都城啊,是诸神众仙云集的地方。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

“西水行四百里,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其下多青石而无水。”难道指沙漠?是柴达木沙漠一角吗?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玉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模样与人差不多,长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并且喜欢发出吼叫,她头发蓬松头戴玉胜,主管上天的灾厉和五种残酷的刑罚。…”

哈哈,西王母的寝宫找到了哎,而且是个“类兽人”女仙,是安全防疫部长和司法部长,挺厉害的一个角色。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

(注:轩辕,黄帝是轩辕氏,大概与黄帝有关系。黄帝是三皇之一。)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注:白帝少昊是五帝之一,黄帝之长子。

……

“凡西次三山之首,自崇吾之山至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

(译文:西方第三列山系,从崇吾山起到翼望山止,一共二十三座,途经六千七百四十四里。)

哈哈,《山海经》里记载真不简单啊,记数精确到个位数啊。是航拍计算的吗?当今卫星定位计算可能也不能如此精确啊。

周、秦、两汉“里”的长度:

《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

《汉书·食货志上》说:“六尺为步”。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

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

因此,《山海经.西山经》中西方第三列山系,总长度6744里换算成现在距离,应为5608里,即2804千米。

而昆仑山脉当今测算,长度约为2500千米。哈哈,今人在测绘技术上精确度比不上几千年前的古人。

昆仑山还是多位中华古帝皇出现过的地方。

《山海经.海内北经》说到: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也有多则有关西王母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到:…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9)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到: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0)


传说西王母的丈夫叫东王公,身高一丈,他与西王母长得倒是挺般配,外形看似人却长着鸟的面孔还有一条老虎的尾巴,这样看来西王母与丈夫应该是一个种族的。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1)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2)


西王母掌管昆仑山,东王公掌管东荒。西王母有一只大鸟,伸开左边的翅膀就到了东荒,展开右边的翅膀就到了昆仑山,大鸟经常驮着西王母与东王公往返在昆仑山与东荒之间。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3)


其实大鸟指的是类似于大鸟的飞行器。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4)


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说到:“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5)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6)


也许关于东王公东荒的记载,地理坐标以西藏(包括西藏北面的昆仑山)一带为原点。东荒或指在西藏(包括昆仑山)一带东面的柴达木沙漠,东海或指位于其东边的即后来谓“西海”的青海湖。

不周山是黄河之源。因山被一条寒暑之水切割断裂而合不拢,故谓之不周山。西边是西王母工作之地,东边是柴达木沙漠与青海湖是东王公工作之地。西王母与东王公平时工作之处其实是很近的呢。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译文:在西北海〈青海〉之外,大荒的角落,有座断裂合不拢的山,名叫不周山,有两头黄色的野鲁守护着不周山。有一条水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湿山〈指水份充足草木茂盛之山〉,寒暑水〈指季节性水流,春夏水流量大,秋冬断流或少水〉的东面有座幕山〈幕,同漠,沙漠。幕山指漠山,无水无草木荒芜之山〉)。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7)


这则地理记载的地理方向,则以陕西西安(古时称长安)一带为中心原点,而定东南西北方向。

古时“海”也指大型湖泊。西北海之外,指的是在巨大的青海湖西面。大荒指大沙荒漠不毛之地。在青海湖的西北面正是中国第五大沙漠柴达木沙漠。大荒之隅,极有可能是指柴达木沙漠一角。寒暑之水指横穿昆仑山的格尔木河,河床切割极深,窄而险峻。受寒暑之季影响河流成季节性断流,河流流量夏季与冬季差别极大。

格尔木河横穿昆仑山脉东南端,昆仑桥横架于格尔木河之上,由此推测,不周山也许位于今青海省境内西北方向上昆仑山脉昆仑桥一带。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8)


月球停留在青藏高原上空,昆仑山脉是月球腹地的重要支撑。由于青藏高原西北地势高,东南壑口地势低的特性,“天柱”之一处在昆仑山脉东南端的不周山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性。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19)


不周山西面是湿山,有昆仑丘、玉山、轩辕之丘、长留之山等等,草木茂盛,繁花似锦,莺歌燕舞,虎踞龙盘,是天帝下界之都,群仙聚集之所,远古帝王之行宫,热闹繁华。

那伊甸园会不会就在附近呢?答案不是肯定的。

有位学者指出,伊甸园在今青藏高原东南(远古时代应为东向,成因后面章节叙述)之隅、蜀地成都之西南(远古时代应为南向)青衣江与岷江交接区域,今雅安一带。很符合伊甸园在巨型“蘑菇”房外檐环形带上、太空人设立第二试验园区设想。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0)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1)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2)


以下关于伊甸园的论述,大多来自那位学者的论断。

人类的古史许多就隐藏在中国的汉字里,古代的“蜀”字,也许包含着伊甸园的信息。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3)


“蜀”有一种写法简直就是伊甸园的图解,甚至连四条河流的形象与今天四川雅安——乐山周围的河道走向仍然吻合。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4)


“伊甸”来源于“青衣江”的“衣”音,或也可倒过来解读,“青衣江”是“亲”“伊甸园”之江。

之后青衣江与大渡河、岷江三江合流于乐山(大佛)。再与雅砻江(金沙江)合流于宜宾。

青衣江的上游有个夹金山,还有一个紫石关,望文生义,说的就是那里曾经盛产过黄金和宝石。据此推测青衣江就是《圣经.创世纪2》里的第一条河——“比逊河”。

大渡河流经“雅安——乐山”一段三面如环,推测是第二条河——“基训河”。

“岷江”相对于成都平原是悬河,落差达270多米,从上直入河底,古称砥水,就是第三条河——“底格里斯河”(原文作“希底结”)。

第四条河是“雅砻江”,又名若水即“幼发拉底河”(原文作“伯拉河”)。

不周山还是上下地月的重要通道,西王母在不周山下还掌管指引凡间入仙登引之事。

上帝和神仙在神话中常年住在仙宫,云彩之端,雾气环绕,虚无缥缈。那时的天、天堂、天宫、天庭、仙庭、仙宫、广寒宫等指的就是指月球。

为什么神话故事都有昆仑山(另类解读神话修订版)(25)


未完待续

编辑于 2019-12-0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