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

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此后,元朝灭南宋,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元朝的版图范围内包括汉、蒙古、维吾尔、藏等多个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丰富多彩,文字也比较多样。当时的汉族和女真族通行汉文,维吾尔使用粟特字母拼写的回鹘文字,蒙古也仿照维吾尔文创立了蒙古文,在西藏则由梵文字母拼写的藏文。

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1)

蒙古文

元朝立志于统一天下,创造一个“车同轨,书同文”的时代,统一文字也就成为了忽必烈的一件大事情。另外,各民族文字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出现了交流的困难。例如,汉字虽然字数多,但是发音数量较少,无法准确拼写出其他语言的丰富多彩的音,所谓“字以万计,而不足以括天下之声,有声而无字者甚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忽必烈就要求创造一种新的文字,这种可以“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当时的国师、西藏的宗教领袖——八思巴。八思巴就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结合蒙、汉、维吾尔文等文字,创造出一套新的字母,被称为“蒙古新字”,史称八思巴文。

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2)

1269年,忽必烈下诏将八思巴文颁行全国,成为了元代的官方文字。元朝的许多圣旨、懿旨、令旨、法旨、经文、牌符、禁约榜等官方用书都采用了这种新文字来拼写,然后再附录各族文字。“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这种新文字可以拼写当时元朝范围内的任何语言,因而具备推行的条件。

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3)

八思巴字母对照表

然而元朝灭亡后,这种文字就逐渐被抛弃了。北元朝廷使用过此文字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被放弃。现在,人们只能从各种文献资料上找到一些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的创造,是忽必烈统一文字雄心的体现。但是该文字只是一套拼音方案,并非是有意义的文字,类似于现在的汉语拼音。由于各种语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大,因此拼写的难度很大,需要的字母也很多。最初,八思巴文有41个字母,但是在后来增加到了57个。字母的增多就带来一个问题:学习推广的难度加大了。如今拉丁字母为26个字母,已经觉得比较繁杂,而八思巴字母达到40以上,可见其学习之难。

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4)

八思巴文资料

其次就是八思巴文缺少市场。当时,全国已经出现了几种成熟的文字,想要人们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这种难度就大了。尤其是当时绝大多数人使用汉字,而汉字是方块字,并非字母文字,想要以字母文字取而代之是不可能的,八思巴文最多只能成为汉字的拼音。因此,八思巴文一出现就只是官方之间交流的中介文字,主要用于拼音,民间还是各用各民族的文字,两者并行不悖。一旦元朝灭亡,这种拼音文字就失去了使用的必要。

八思巴文虽然最终失败了,成为了死文字,但是它的出现依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这是中国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使用拉丁字母来作为汉语拼音,这和八思巴文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使用拉丁字母来拼音更有利于和世界接轨,也减少了学习汉语的难度,自然是比八思巴文要优越很多。但如果八思巴文能够不断发展、改进,那么我们现在的拼音方案或许就不是拉丁字母方案了。

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5)

八思巴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世界文。八思巴制定这种文字时,就试图让这种文字能够“译写一切文字”,这就是世界文的特点。考虑到当时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空前辽阔,这种文字如果能够在整个蒙古帝国范围内通行,那就是世界最早的通用语言了。不过,元朝建立时,四大汗国都已经独立,这种文字也就只能在元朝范围内使用了。

元朝是成立以后再分裂的吗(元朝试图统一全国文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