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

打开洋务运动的百度百科,文字是这样写的: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通过这段话,可以提取几个关键词“自强”、“求富”和“自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

打开洋务运动的百度百科,文字是这样写的: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通过这段话,可以提取几个关键词“自强”、“求富”和“自救”。

“自强”是指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所谓的具有近代化军队色彩的“新军”,其根本目的是扭转西方作战中的劣势以及镇压国内动乱。“求富”是指为弥补“自强”运动中产生的资金缺口而进行的近代工业,主要形式是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力图通过兴办民用工业积累资金发展军事工业。“自救”则是点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是为了延续、维持清王朝的统治。

一、历史贡献

从军事、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来说,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了军事工业和近代化军队

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建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系列近代化军事工业。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建立了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三支近代化海军。洋务运动建立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军队,客观上提高了清王朝的军事实力,对外延缓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对内结束了大规模的动乱,如左宗棠平定新疆,维护了国家的完整与和平。

(二)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兴起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薄弱的民用工业无法继续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燃料、钢铁等民用工业发展迫在眉睫,同时,由于发展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资金,税源枯竭的清王朝也不得不发展民用工业以期扩大税收解决资金问题,先后建立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机器织布局、电报局、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近代民用工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经营形式,同时鼓励民间开矿设厂。洋务运动在民用工业上的建设,奠定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基础,例如轮船招商局是现在招商局集团的前身,汉阳铁厂是现在武汉钢铁的前身,这些民用工业除了满足清王朝发展军事工业的物质和资金需要外,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开始兴起。

(三)培养了人才

在整个洋务运动中,无论是以“自强”还是“求富”为口号,都比较注意培养相关的人才,军事上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民用上开办了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京师同文馆等,同时选派留学生至美国和欧洲留学,翻译书籍、架设电报也有利于西方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二、局限性

洋务运动虽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引入了西方的技术和思想,但由于其局限性,并没有达到其通过“自强”和“求富”以实现“自救”都目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和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局限性如下:

军事上,妄图通过装备近代化而实现军队近代化,却不愿意在军事指挥思想上实现近代化。以北洋水师为例,虽然才有了近代化的先进装备,但整个水师无论是官名、指挥体系上,都是沿用传统,以北洋水师为例,全军设海军提督一员,统领全军,驻威海卫。总兵二员,分左右翼,各统铁舰,为领队翼长。副将以下各官,以所带船舰之大小,职事之轻重,别其品秩。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副将五员,参将四员,游击九员,都司二十七员,守备六十员,千总六十五员,把总九十九员,经制外委四十三员。其也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后勤管理腐败,军备废弛。在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

制度上,没有正视制度的落后。陆军正规军坚持使用大刀、长矛和弓箭,坚持使用科举制选拔人才,不建立科学的军事指挥体系,所谓军机处实际上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甲午战争期间,陆军和海军没有进行协同作战,各自为战被各个击破。

思想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坚持传统治国思想,没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压制进步思想传播,坚持愚民政策,对人才的培养仅以军事和工业需求为导向,没有建立普遍性的教育体系,强调技术学习而不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知识培养过于功利、短浅。

经济上,缺乏规划,效率低下。洋务运动虽然建设了一批近代化民用工业,但在经营模式上却是采用效率低下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不尊重市场规律,企业效率低下。

三、产生局限性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贡献有限,其产生局限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纲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的改革想要成果都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和纲领,统一的组织可以集合力量,群策群力,统一的纲领可以统一人心,整体规划提高效率。而洋务运动,自始至终主要是部分地方官员的个人行为,在清王朝高层仅仅是允许而非大力支持,对汉族官员的忌惮,更不能让汉族官员结成统一的组织,更不会就洋务运动这一由汉族官员主导的运动,提出统一的行动纲领。一场没用统一纲领和领导的运动是难以取得巨大成功的。

(二)目的决定结果

洋务运动本质上是清王朝的自救行动,其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维持其统治而非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洋务运动的主要贡献其实都是其副产品和客观影响,与其根本目的关系不大,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没有从富国强兵、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建设,本质上是旧制度的缝缝补补。这也是为什么建立了近代化海军的同时坚持老的军事指挥体系,作为正规军的八旗军和绿营军还坚持着传统的作战方式,因为在清王朝看来,只需要建立部分装备先进的军队维护统治就好,老的东西就不要改革了,在其思想深处并不认为这些是落后的。

(三)封建官僚思维上的局限性

任何的改革都需要由人来进行,洋务运动也是如此,主要由部分开明的封建官僚进行,虽然是开明的,但本质上还是封建官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提现了其本质上把西方文化看做外来的、危险,认为中国文化都是先进,不能客观的看到中国文化和体制上落后的部分,仅引进技术而不引进文化。在民用工业的发展建设上,坚持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建设官员在企业管理上的主导权,而一个只读四书五经的封建官员由怎么可能经营好一个近代化企业,遑论和西方企业进行竞争了,这也导致了洋务运动兴建的民用工业企业普遍经营不佳,效率低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