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通过出土的恐龙化石可以看出,如果从“个头”大小来为恐龙分类,会发现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偏偏处于中等个头的恐龙都不见踪影,这似乎是恐龙演化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那么,中等个头的恐龙都去哪了呢?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1)

地球上不存在中等个头的恐龙吗?

在《科学》杂志上,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古生学家们,前段时间对于这个问题,终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猜想:地球上并不是不存在中等个头的恐龙,而是因为它们并不具备竞争力,导致它们在演化的过程中,普遍都被巨型恐龙给淘汰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即使是巨型恐龙的幼崽,它们的个头也要和中等个头的恐龙差不多,甚至是更大,而在自然界中,这些巨型恐龙的幼崽,和相对年轻的巨型恐龙,也一直都是食物链中最顶端的存在,特别是肉食性恐龙,就更是如此了,自然,在相同的环境中,中等个头的恐龙也就不占据任何的优势,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2)

除了英国的古生物学家团队,美国的古生物学家们也曾经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在恐龙演化的1.36亿年时间里,体重在200斤到2000斤的中等个头食肉恐龙是极为罕见的,这是什么概念呢?就好像是在海洋中,除了体型硕大的鲸鱼和小型鱼类之外,再也看不到其它个头的海洋生物。

显然,这并不符合恐龙演化的相关规律,最终,通过建模分析和化石对比,研究者确认,中等个头的成年恐龙,普遍都被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巨型恐龙而排挤了。那么,为何小型肉食性恐龙没有收到排挤和灭绝呢?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3)

为何小型肉食性恐龙数量一直可观?

通过化石研究发现,即使是在巨型肉食性恐龙遍地的时代里,小型肉食性恐龙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一直到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发生之前,它们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受到排挤和即将灭绝的迹象。

那么,为何中等个头的恐龙却受到了排挤?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小型肉食性恐龙它们更加灵活、更为聪明导致的。通过研究,目前科学家们发现的最聪明的恐龙,都是小型的肉食性恐龙,比方说迅猛龙和伤齿龙。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4)

特别是白垩纪出现的伤齿龙,更是被认为已经具备了社群领导能力。同时,这些小型肉食性恐龙的食物来源,也和巨型恐龙不同,说白了就是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中,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自然 也就没有什么灭绝的风险了。

同时,根据现有的化石分析来看,原始鸟类的祖先可能就是某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比方说曾经在我国辽西发现的,距今大约1.4亿年历史的中华龙鸟,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最早的原始鸟类之一,但是后来也被重新证实为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5)

鸟类真的起源于小型恐龙吗?

让我们继续看一看中华龙鸟有哪些特别之处。从出土的化石来看,中华龙鸟的骨架大小仅为1米左右,同时,它们全身披着一层绒毛,研究认为,这层绒毛就是羽毛的前身,可以起到保护皮肤和保持体温的作用。

一开始,研究者认为中华龙鸟就是原始鸟类,甚至认为它可能会进行短距离的滑翔,不过后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出土,最终,中华龙鸟也被确认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当然,对于它的研究也坚定了科学家们的猜想——鸟类起源于某种小型肉食性恐龙。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6)

那么,这种恐龙到底是哪一种呢?目前,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小盗龙”或许是鸟类的祖先之一。这是一种来自于白垩纪早期的小型恐龙,更为重要的是:和中华龙鸟身披一层绒毛不同,小盗龙的身上竟然存在着羽毛。

所以,研究认为,这种四肢都具有羽毛的小盗龙,可能是一种会飞的恐龙,它极有可能是小型恐龙向着鸟类演化的过渡环节,同时,也有研究者猜测:小盗龙可能是一种树栖恐龙,不仅可以飞翔,而且主要食物可能是各种鱼类。

一次性了解各种恐龙到底有多大(恐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7)

不过,因为地球上第一种会飞的动物——翼龙,它们是由陆生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所以,也有研究者认为,或许鸟类的起源也是某种陆生恐龙,而不是小盗龙这种可能生活在树上的恐龙,这里也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此,你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