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个铁帽子亲王结局(大清最屈辱的亲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憋着最后一口气选定了三岁的溥仪继位,次日也驾鹤西去。两位最高统治者的先后去世,让大清陷入了危局。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不得不撑起爱新觉罗支离破碎的江山。

清朝十二个铁帽子亲王结局(大清最屈辱的亲王)(1)

作为摄政王,载沣左支右绌,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并无多大余地。他既不能平衡皇室内部的各派势力,也不能有力压制满汉大臣的矛盾,就连最想杀掉的袁世凯也不得不做出妥协,让他回家养老。事实证明,载沣的执政能力连慈禧的零头也赶不上。

但最让载沣感到屈辱的还不是这些,早在1901年时,他作为显赫的铁帽子王竟被慈禧派往德国,当面向德皇陛下道歉认错。这件事一直成为载沣挥之不去的痛。

醇亲王这顶铁帽子是大清十二位铁帽子王爷中最难戴的,第一代醇亲王奕譞因为裙带关系被慈禧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可是终奕譞一生活的都很窝囊,在慈禧的淫威下,别说是发挥政治能量,就是连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不能保证。

清朝十二个铁帽子亲王结局(大清最屈辱的亲王)(2)

1890年,醇亲王去世,载沣袭醇亲王爵位。载沣是奕譞的第五子,他的大哥、三哥、四哥都先他而死,二哥自小就入宫当了皇帝,因此醇亲王这个爵位才落得了他的头上。可是这位年轻的王爷和父亲一样没有任何作为。在此后的十余年间,载沣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京师,慈禧西逃。次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因为义和团在庚子年杀害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德国在《辛丑条约》的附加条款中要求大清政府派遣一位亲王去德国赔礼道歉。

这一年,载沣刚18岁,也是他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亮相,没想到一上来就摊上了这个活儿。大清王爷那么多,德国人为何偏偏要选载沣呢?

清朝十二个铁帽子亲王结局(大清最屈辱的亲王)(3)

原来德国人认为,载沣不仅是铁帽子王,而且还是当今皇帝的亲弟弟,又是慈禧的亲外甥。有如此高贵的身份在德国人眼中看来才能体现清政府的诚意,所以载沣被定为最佳人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载沣被任命为头等专使赴德国赔礼道歉。

1901年9月4日,载沣到达德国,踏上这片异国土地的第一天他的内心便忐忑不安,内心的不平和屈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在德皇的朝堂之上会受到何种羞辱。庆幸的是,德皇并没有为难载沣,反而礼遇有加。

清朝十二个铁帽子亲王结局(大清最屈辱的亲王)(4)

载沣在德国休息了几天后,便进宫向德皇谢罪。因为他是亲王,地位尊贵,德皇威廉·亨利没有怠慢他,对他很尊敬。其实,德国要的是面子,毕竟一个公使被杀有碍脸面,如今载沣不远万里前来道歉,这说明大清朝还是很有诚意的。因此,德皇即保住了面子,也不至于开罪清廷,可谓两全其美。

载沣见到德皇后,据说还聊了很长一阵子的天。载沣向德皇请教有关治国的问题,德皇告诉他一条秘诀:一定要把军权牢牢抓在手上。这一点,载沣后来确实做到了。

7年后,载沣成了摄政王,他记起了德皇当年对他的忠告,于是便马上将袁世凯解除权力,并下令组建禁卫军,让自己的弟弟载涛、载洵执掌军权。可是载沣所用非人,这两个弟弟都不争气,军权交给他们后并没有成气候,以至于禁卫军徒有其表,实际上根本无战斗力可言。

清朝十二个铁帽子亲王结局(大清最屈辱的亲王)(5)

载沣的一生是悲剧的,生于乱世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无奈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力挽狂澜保住列祖列宗的江山,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独善其身。历史证明,载沣政治能力有限但有自知之明,能在清末民初保持一颗爱国之心,这也算是十分难得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