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

8月30日晚间,《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在正版视频平台上线。首期节目当中,程璐和思文同台,估计会成为观众们期待已久的看点内容。首期末尾,这对儿前夫妻终于坐在一起。节目可谓是看点拉满。而要问《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到底有多火?广告数量,显然是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了。

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1)

节目的首期内容当中,开局用了近乎一分钟的时间,播放各种品牌赞助商的广告内容,足足播了近一分钟。反观当中的综艺节目,能够把有这么多广告赞助商的,真的屈指可数了。早前,《中国好声音》曾有这个数量,需要主持人用“快嘴”的方式播送广告内容。而如今,能够让广告数量实现十几个的,真的也只有《脱口秀大会》了。

这档综艺到底有多火爆,广告赞助商的数量,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广告赞助商是最精明的,他们最能率先知道平台的真实播放数据和热度数据。有些综艺,吹出花来了,天天嚷嚷自己满网热度第一,但就是拉不到赞助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赞助商不傻,知道它们的热度是怎么来的?是真实的,还是刷出来的。

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2)

面对《脱口秀大会》如此之多的广告赞助商,我们不妨追问一句,同样是喜剧综艺节目,其它的喜剧综艺为什么找个赞助商那么难,为何《脱口秀大会》就火爆成了这个样子呢?这档喜剧综艺节目,真正造成其网络当中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无外乎三点,段子新,人新,不设不必要的门槛。

段子新,是李诞脱口秀团队能够突然火爆起来的最重要原因。咱们的喜剧综艺节目,经历了小品时代和相声时代之后,进入到了段子陈旧的瓶颈期当中。尤其是很多相声团队,本身相声是一门被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但他们最终搞成了挖苦搭档和嫂子的俚俗内容。段子陈旧,翻来覆去就那几样玩意儿,观众也就不喜欢看了。

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3)

反观李诞团队,其实从《今晚80后》开始,就可以用新段子迎合观众,迎合市场。脱口秀在创作上,藩篱更少,创作起来可以更随意。因此,段子作品当中,可以包裹的内容更为广泛。所以,在脱口秀的节目当中,就可以出现更多让观众们共情的内容了。段子都是新的,又能够让大家捧腹一笑,所以脱口秀综艺能够大火。

脱口秀演员新,也非常重要。任何的喜剧演员,只要不创新,就容易吃老本,最终造成观众的嫌弃。部分相声演员和小品演员,都面对这个问题。在相声和小品领域当中,想出现几位新人,是非常难的。优势的资源被知名相声和小品演员占据,从而造成这两个喜剧门类当中,出不来新人。没有新人,老人们又不好笑了,所以造成相声和小品一定程度上的不景气。

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4)

反观脱口秀,尤其是《脱口秀大会》这档综艺当中,真的是一口气可以召集出大量的新人演员来。源源不断的脱口秀后备军,让脱口秀行业都能看到新希望。同时,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新人演员往往更容易打败那些从业多年的演员。大家真的要靠段子取胜。目前来看,这个行业的竞争,是相对公平的。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当中,没有设定不必要的甚至于是过分的门槛。这是脱口秀行业能够蒸蒸日上的最重要原因。反观相声行业,是最值得反思的。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相声名家辈出,很大的原因就是前辈们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下子让相声界涌现了大量的新人。很多新人,甚至于成为央视春晚的主力,成为家喻户晓的相声名家。

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5)

而稍后,相声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竟然开始有人打着“师徒父子”的名义,开始限制人才的进入。甚至于有已经取得一点流量的相声从业人员直接扬言,相声是有门槛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说的。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言论,也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相声作为语言艺术,其实是非常亲民的。而某些人,人为地提高所谓的相声门槛,最终让这门艺术成了买卖,成为普通人无法参与的艺术形式。相声若是不改变这种所谓的门槛观,未来,可能会非常尴尬。

反观脱口秀行业,真的是不设过分的人为的门槛的。大家都可以参与创作,敢上台的,都可以开放麦。这就是打掉门槛,敞开了欢迎人才们地加入。这么一来,这个行业的创作体量和人才体量就呈现出了几何倍数的增长。脱口秀一下子就成了大量年轻人追捧的喜剧娱乐方式了。

脱口秀大会5为啥笑不出来(脱口秀大会5有多火)(6)

段子新,人新,门槛低,且不故意设置胡闹的门槛,让《脱口秀大会》迅速成长,第五季当中,光广告就要播一分钟的热闹场景,真的值得相声和小品同行们反思了。脱口秀,是真的火,而不是刷出来的“数据虚火”。(文/马庆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