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

古筝琴弦的数量变迁

秦代,筝已十分流行,到了魏晋,特别是唐代更为普遍。这时的筝有十二弦,也有十三弦的。初期以十二弦居多,到了唐朝则以十三弦为普遍。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

内蒙古博物馆彩绘漆古筝

旧唐书音乐志:“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杂乐筝变十有二弦,它乐皆十有三弦。轧筝已竹片闰其端而轧之,清乐筝用骨爪长寸于,以代指。”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2)

存于湖北博物馆

由于元代史料的缺乏,仅能从元史礼乐志中了解,在宴乐中使用了沿袭宋制“两头微垂”的筝。明代也继续承袭下来,而形状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现代使用的21弦筝

民国以后,因大量西化的影响,在弦的材料上以及筝的构造上有较大的变化。除传统的丝弦十三弦小筝外,慢慢发展出十六弦的金属弦筝。复音式的新式筝、蝶式筝也发展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四十四弦等。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是二十一弦尼龙缠钢丝弦,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对古筝进行一个改制后的一种形制。这种琴弦它内心为钢丝,钢丝外层包裹一层尼龙线。这样的琴弦的产生,是由于音乐的需要。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包括西方音乐的传入,对音乐的张力、表现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琴弦的材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尼龙缠钢丝弦,它既结合了钢丝弦的一些韵味,又结合了丝弦的一些特点,从而成为目前最为普及的一种弦制。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3)

古筝琴弦的材质变迁

历史上的古筝弦经历过几个阶段,较早是一般使用动物的筋风干为弦(鹿筋),也有以动物的毛发为弦(马尾),这类弦的优点是声音柔和,缺点是音量小,易走音,使用寿命短。

丝弦的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琴瑟两种丝弦乐器,表明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丝蚕养殖业,给乐器的设计制造进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可以说丝弦技法是我国乐器制造技术的优秀代表技艺。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古筝一直使用丝弦,在唐代把丝弦染成朱红、翠绿或青色,偶尔也使用鵾鸡的筋作弦。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4)

(敦煌B型尼龙钢丝弦)

20世纪50年代后,在古筝演奏技法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古筝演奏家们对琴弦的要求越来越高,古筝的音准稳定性和琴弦使用寿命等问题,使古筝的推广受到制约。在此背景下创制出以钢丝为芯弦,外缠尼龙丝的钢丝尼龙弦。该弦音准稳定,使用寿命长,音色接近丝弦,一举颠覆了2000多年的丝弦使用传统。

特色筝弦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5)

钢丝弦筝

潮州筝采用裸钢丝弦来代替,达到了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音量增加,但是偏硬。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6)

日本筝

日本的筝艺琴弦,仍以唐代的丝弦音色为标准,并以现代技法研制出仿丝弦的琴弦,解决了音准和寿命问题,也为我国筝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方案。

A、B、C类琴弦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7)

敦煌A型钢丝尼龙弦

A类琴弦,适用于弹奏传统流派古筝曲目,因为A弦比较软,余韵长。B类琴弦比较硬,适合弹奏现代筝曲,现代筝曲追求颗粒性、追求速度、追求力度。但这种琴弦的选择分别也并非绝对的。A类琴弦和B类琴弦,其实也是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弹奏的要求去选择的。还有C类琴弦,很多人说是不是指钢丝筝弦啊?不是的。C类琴弦往往是用在现代的一些特殊类型的筝,比方说七声弦制的筝,或者是超过二十一弦的或不规则定弦的筝。这三种不同种类的琴弦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去进行自我的选择。

琴弦质量的评定

但是网上有些人对此可能不太了解,有说A弦比较差,B弦、C弦比较好,类似于这种的评论。其实评价琴弦质量的好坏,不是从A、B、C这三种类别来区的,主要是看如下三点:第一,琴弦的重量;第二,琴弦外面缠绕的尼龙丝是否均匀而细腻;第三琴弦里面钢丝的材质和尼龙线材质的好坏。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8)

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其实有一个简单的评价感知方法就是我们带着指甲或者用我们的手去触摸琴弦,看琴弦表面是否光滑并且具有弹性。有些琴弦摸着非常的光滑,光滑到指甲会在上面打滑的那种,这种琴弦其实并不是很好的。有人会觉得不是琴弦越光滑越好吗?其实这个光滑度它也要有一个度,若是太过光滑,指甲会很难控制,不利于应力。但是也不能太过粗糙,如果琴弦特别粗糙的话,又会造成涩滞,不利于过弦。指甲在琴弦上稍微挂一下来回滑动感觉一下,若果感觉有不均匀、有起伏、有疙瘩的感觉或是容易打滑,这样的琴弦其实它是不合格的。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9)

刚有提到一个就是琴弦的质量,指的就是琴弦的重量。关于琴弦的重量实际上都是有一定标准的。粗细不同的琴弦,它外面缠绕这个尼龙丝的圈数密度和质量都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一些劣质产品,可能里面的钢丝质量不好,也可能尼龙丝缠绕的圈数不够或者尼龙丝的质量有问题,那么它整体的重量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都会影响到我们弹奏时的手感和琴的音质。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0)

琴弦的音高是由有效弦长来决定的,有效弦长达到一定的长度,它的张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达到固定的音高。 左边的琴弦用于按压变化,经常要达到二度、小三度甚至三度这样音程。如果琴弦的质量不佳,就容易出现左手压弦达不到应有的音高甚至断弦等问题。造成这种原因,第一个就是琴弦的质量问题,第二也有可能是筝码放置的位置不合理。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1)

丝弦的音质,以及安装在古筝上的弹奏效果?

早期的这种丝弦,钢丝弦,还有目前的尼龙缠钢丝弦,这三种琴弦的音质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明朝末年以前,我们的琴弦大部分采用的都是丝弦,现在的日本筝KOTO还主要采用丝弦,还有朝鲜的伽倻琴。丝弦的余音相对较短,有点类似于弹棉花的声音,但是声音显得非常古朴。到了明朝末年清朝以后,钢丝传入中国,尤其在福建、广东一带,率先采用了扬琴的琴弦用于古筝上,产生了非常大影响。采用钢丝琴弦的古筝,余韵特别长,特别适合演奏南派筝曲,给人缠绵悱恻、一音三叹的感觉,能充分发挥以韵补声的音乐效果。现代筝曲比较适合尼龙缠钢丝弦,它综合了丝弦与钢丝弦两种琴弦的特点于一体,它的余音不会显得很短,音色也比较中庸。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基本上都采用尼龙缠钢丝弦。这三种琴弦材质不一样,它们表现出来的音乐特色也是不一样的。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2)

筝码放在琴弦的什么长度上比较合适?

筝码放置的位置,一般高音第一弦距离前岳山的距离大概在十五到十八公分左右都是比较合适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大指和中指撑开简单的丈量下差不多就在二十到十五公分左右。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定在十六厘米左右处都是较合适的。那么最粗的二十一弦,一般把它定在离前岳山八十五到八十八公分左右。在第一弦和第二十一弦之间的筝码,基本上按照一个弧度来排列。古筝的筝柱又被称为雁柱,就是因为古筝筝码长得像张开翅膀的大雁,筝码在古筝面板上地排列就像南飞的雁阵,所以把古筝的筝柱称为雁柱。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3)

是不是B弦比较硬,A弦比较软?

A弦和B弦的差别,我前面讲过,就是A弦比较适合谈传统筝曲,它的琴弦相对比较软。B弦相对比较硬一点点,主要用来弹奏现代的一些作品,比如特别追求些颗粒性的,或者是大力量、表现张力的作品。当然了,你说能不能不用这么去计较,其实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也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关键在于你的适应和技术能力。如果说你采用B弦,但是觉得太硬了,可以把筝码向右靠一点把琴弦给调软一点;如果说用A弦又觉得太软了,那可以把筝码靠左移一点点,让琴弦张力变大一点点,琴弦就会变得硬一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说你使用的是A弦,但是你又觉得琴弦太软了,把筝码靠左移动一点,琴弦就会变得硬一点点,它的张力也相应变大了,左手压弦时就可能容易把琴弦压断。假如你使用的是B弦,你觉得琴弦太硬,把筝码向右移动一点点,那么琴弦就是相对会变软一点点,此时你左手再去压弦,你可能使了很大的劲儿,但是它的这个音程就是达不到我们所要求得二度、小三度,甚至说是三度的这样一个音高上。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4)

古筝一般多久琴弦要全部换一次,还是只要不断掉一直可以用?

一般你只要观察它有没有生锈,或者琴弦外面缠绕的尼龙线有没有断丝。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就要对它进行更换。如果说没有发现这些变化的话,那么也可以不用更换。当然,如果说在演出之前为了保险期间,尤其是特别细的那些琴弦,可以对它进行更换新弦。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些琴弦需要频繁按压,可能表面上看不大出来问题,但是在表演的一瞬间可能一用力,就会发生断弦的风险。所以在演出前对这些琴弦进行一个更换是有必要的。在平时练习当中,如果你发现琴弦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的话,可以不用更换。尤其像特别粗的琴弦,它的使用寿命是比较长的,可能用好几年都不会出现问题。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5)

任何古筝都可以换钢丝弦吗?

不是琴都可以任意更换不同种类的琴弦的。因为钢丝筝、丝弦筝和尼龙缠钢丝筝这三种不同筝的共鸣腔体、面板弧度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有效弦长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我把尼龙缠钢丝琴换成钢丝弦,换成丝弦行不行,这样是不行的。

怎么学习古筝用什么琴弦(古筝琴弦知识分享)(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