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1)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千年前,诗人杜甫用这样的诗句

留下成都的文雅记忆

也让成都诸如百花潭、草堂等

历史文化韵味十足的地名传承至今

地名,是城市的“活化石”

也维系着城市的历史温度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本土历史地名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近日,《成都市地名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总规》)正式出台,为地名命名、地名文化保护等提供前瞻性的引导。

小布关注到,《总规》范围覆盖全市域,确立了全市地名管理的总体原则,并分别对地名规划体系、各类地名命名原则规则、历史地名文化保护、主城区地名区块命名指引、其他区(市)县地名规划指引和地名规划实施保障等进行了阐述、说明和图示。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2)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3)

道路

大道、大街、路、街、巷、里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多不胜数,但不是每一条都可以称之为“路”或“街”。《总规》指出,城市道路通名应以“路”“街”“巷”三类为主,“大道”“大街”为辅。鼓励支路及以下级别路网使用“巷、里”等富于地域特色的道路通名。

具体如何区分?《总规》指出——

主城区道路红线宽度在60米及其以上的主干路,原则上通名宜使用“大道” 和“大街”;

道路红线宽度在60米以下,16米及以上的主干路、次干路,原则上通名宜使用“路”“街”;

道路红线宽度在16米以下的支路,原则上通名主要使用“巷”“里”等。

公园绿地等景区、游览地附近的红线宽度在16米以下的道路,宜以“路”作通名。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4)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5)

轨道交通站点

专名字数一般不超过6个

随着轨道交通里程不断延伸,站点名字也随之愈加丰富多元。那么,轨道交通站点应该如何起名?《总规》提出,城市地铁和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站点的专名,应优先选取历史悠久、指位性强、稳定性高的地名。

一般应以区片、道路、标志性地物或公共设施场所等名称确定,不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名称作专名。以区片名命名的,原则上应位于该区片核心区域内;以道路名命名的,一般应使用与轨道交通拟命名站点所在线路横向相交的主要道路名称;以相近的公共设施名称命名的,主要是大型的公共活动设施或重要公益性设施且原则上需位于车站中心半径600米左右范围内;两条或两条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同一换乘站点应使用同一名称,以先期命名的名称为准;站点专名的字数一般不宜超过6个。

市域轨道交通快线站点专名宜选取站点所在城镇现行或历史名称专名。如同一城镇有多个站点的,可在增加“东、南、西、北”进行区分。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6)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7)

城市公园

专名可体现美好愿景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遍布蓉城大地。那么,它们应该如何命名?《总规》提出,城市公园的专名宜使用当地地名、历史地名及其派生地名,也可使用体现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特征和美好愿景的词语命名或根据公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命名

比如,属于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应首选其所属区(市)县、镇(街道)或村(社区)、区片等专名派生命名;属于动物园、植物园的,应根据级别,取其所属区(市)县、镇(街道)或机构等专名派生命名;历史名园及其他专类公园、游园的专名宜使用当地地名、历史地名及其派生地名,也可使用体现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特征和美好愿景的词语命名或根据功能命名。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8)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9)

历史地名

明确六大保护对象

杜甫草堂、大慈寺、龙潭寺……徜徉在成都街巷,古老地名串起从先秦到当代的历史风物、人物典故。

“成都市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大量的历史地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对历史地名的保护,《总规》专章对历史地名的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措施进行规定,明确行政区(区片)类、山水形胜类、历史建筑类、名胜古迹类、街巷类、文保单位类六大历史地名保护对象,明确主城区范围内历史地名保护的具体名录

同时,提出通过编制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建设历史地名相关标识、严格管理历史地名的使用、加强历史地名保护的宣传等措施强化对历史地名的保护,并明确“加强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在用地名的保护,严格控制对其更名”等控制性要求,力求建立历史地名长效保护机制。

成都地名文化内涵探究 不是每一条道路都可被称作(10)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总规》原文

来源 | 成都日报锦观

图源 | 成都极美小分队、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 | 古月

扫码进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