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2)

汤显祖家族墓园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图一)。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3)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2017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抚州市文物博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明代墓葬49座、清代墓葬5座(图二)。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4)

图二 汤显祖家族墓葬分布示意图

出土了明代墓志5方和清代墓志1方,涉及汤显祖家族各代。现将志文及所涉及的问题考释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5)

一、汤氏家族世系

墓志志文中涉及汤氏各代,根据《文昌汤氏宗谱(光绪二十三年·七修)》(以下简称《宗谱》)的记载,对与墓志铭有关的汤氏谱系进行梳理,以便能更直观地了解墓志铭涉及的内容(图三)。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6)

图三 汤显祖家族世系

《宗谱》收录的诸多谱系中多次提及汤氏起源于唐代殷公文奎之子悦,因避宋太祖父赵弘殷讳,改姓汤,但因年代久远,所传世系不详。《宗谱》有明确谱系可查从伯清公伊始,故尊伯清公为文昌汤氏始祖。传至汤显祖一辈为第六世。

第一世,伯清公。汤显祖天祖。字亮文,邑庠生,行茂三。娶艾氏。夫妇生卒俱未详。合葬灵芝园。子三:子高、子昂、子杰。三子中,子高公为长子,且后系发展壮大,文昌汤氏谱系在第七次大修以前,一般以子高公一支为正。

第二世,子高公、子昂公、子杰公。子高公,汤显祖高祖。邑庠生,讳峻明,富而好德,赈活邑人,子孙世食其报,娶艾氏,公妣生卒不详,合葬灵芝园。《宗谱·亮文公传》中载伯清公“置贾田产,供佛齐僧”。子高公承袭父业,并发扬光大,最大的贡献是在弘治甲子年(1504年)饥荒中,协助官府赈济灾民,其义举获官方旌表,此后汤氏一门在当地有了较高名望,子孙也多将汤氏的繁衍壮大归结于子高公义举,赞曰:“百世其昌,实赖之基。”子高公三子:莹、玉、瑄,对应宗谱廷蔚、廷器、廷用三公。

第三世(子高公支下),廷蔚公(莹)、廷器公(玉)、廷用公(瑄)。廷用公,汤显祖曾祖。《宗谱》载:“字勷胜,娶郑氏,生卒未详,合葬灵芝园。”子三:乔一、乔二、乔三。

第四世(廷用公支下),乔一公、乔二公、乔三公(出继)。乔一公,汤显祖祖父。《宗谱》载:“郡庠生,讳懋昭,字日新,号酉塘,娶李氏,继娶魏氏,生子铭三、铭四、铭六(出继),公妣合葬灵芝园.复娶李氏,葬黄牛冈。”

第五世(乔一公支下),铭三公、铭四公、铭六公(出继)。铭四公,汤显祖之父。讳尚贤,字彦父,号承塘,娶吴氏,生子显祖、儒祖、凤祖、会祖、良祖。复娶李氏,生子寅祖。宗谱收录的《敕封太常寺博士承塘汤先生元配吴太恭人合葬墓志铭》记载铭四公:“立墓祠以妥先灵,建家塾以开来哲,贷万石以甦(通“苏”) 闾里,损千金以复桥。”考古发现的汤氏家族墓地灵芝园,即由铭四公捐资购买,其后将伯清、子高诸公迁往灵芝园内,并兴建祠堂供奉;重教育,设立家塾,请大儒授课,汤氏一门由此开始士人频出。

第六世(铭四公支下),若士公、少海公、仪亭公、素其公、良祖公、亦士公。若士公,汤显祖本人。字义仍,万历癸未年进士,官太常寺博士。娶吴氏恭人,生子士遽、士耆。继娶赵氏为侧室,抚侄维岳。继娶付氏,生子开远、开先。公妣俱葬灵芝园。少海公,汤显祖长弟。讳儒祖,字醇仍.郡廪生,诰封奉政大夫。娶潘氏恭人,生子彭年、维岳、维岱。出土的少海公与夫人潘氏合葬墓志.为其子汤维岳、孙汤将、孙汤绪等在清代所立。

第七世(若士公支下),友尼公(汤士遽)、尊宿公(汤士耆)、叔宁公(汤开远)、季云公(汤开先)。少海公次子生甫公(汤维岳),公妣合葬灵芝园。

二、墓志考释

1.第1方

出土于M6后隔间。青石质,圆形碑首。圆首顶部刻云纹托日,志额两侧各饰一朵云纹。底部中间有梯形插榫,高17、宽13~31、厚3厘米。榫中有穿,直径2~4厘米。志石高107、宽62、厚3厘米。志额阴刻篆书“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志文阴刻楷书,刻于高62.5、宽54.5厘米的长方形刻划线框内,26行,满行33字,共707字(图四)。释文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7)

图四 《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拓片(约1/5)

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赐进士中顺大夫湖广襄阳府知府东乡吴华撰文」乡进士奉训大夫山东莱州府膠州知州崇仁吴微书丹」乡进士文林郎湖广黄州府罗田县知县白城章式篆额」公讳子高,字汝昇,耕读轩其号也。世居临川文昌堰之左。宣德癸丑岁正月二十六」日,寔其生辰也。曾祖讳文德,祖讳友信,父讳伯清,俱有隐德。母艾氏。妻艾氏,贤而且」寿,先公四年卒。公资禀深厚,夙遵庭训,敦尚孝友,不事表襮,以敬谨孚于人,而远近」咸仰之。休休有容,不言人过失。富甲于乡邑,而无骄心;泽及于邻里,而无德色。不嗜」酒,不偷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其自奉澹如也。既而延师友,课子姓,资讲论为事。各」乡膏腴之产,乃分命诸子以掌之。盖为储蓄之具也。负郭有田百余亩,则躬督僮仆」以耕之,盖为祀饷之具也。此所以有耕读之号云。弘治甲子,岁方不登,而民多怨咨,」爰输粟若干石,备以赈之。时郡守吕公杰嘉其义,而」请与以旌表其门焉。子男三:长曰莹,娶周氏;次曰玉,娶魏氏,继娶汪氏,而俱卒焉;幼曰」瑄,娶郑氏,继娶傅氏。子女二:长适北隅饶孟柔,次适郡城潘珊,皆先后公而卒。孙男」六:曰懋昭,娶瑶坪李;曰懋敬,娶沙湖郑,继娶罗溪章:曰懋功,聘官畬吴太守哲之孙;曰懋德,聘城北潘瑄出也;曰懋赏,聘孔庄吴莹出也;曰懋官,聘城南许挥使誉之孙」玉出也。玉之子父不幸俱卒,而瑄之中子懋敬立祀之,服其丧三年。孙女五:一适瑶」坪李灿;一适城南陈廷相;一适王溪赵嘉仁;一适金溪徐员,太保公琼之子也;一适」郡城陈同广,亦卒。曾孙男一,曰长弟,幼未聘。而曾孙女一,曰救英.亦聘城北潘焉。公」终于正德乙亥七月初五日,享年八十有三。呜呼!亦可谓五福兼有者矣。越六岁,庚」辰冬十二月十有八日,其子莹等谨奉枢葬于先陇之次,去家居百步许,而与厥配」孺人艾氏同墎,首庚趾甲,从卜兆也。其孙懋昭先期捧状来丐予铭,予与公有贫贱」好,义不容辞,遂为铭。铭曰:」不爵而荣,不禄而富;寿且令终,食天之祜。」郁郁佳城,夫妻同处;庆衍后人,腰金衣紫。」正德十五年岁次庚辰冬十二月十八日 孤哀子莹、瑄泣血立石

该墓志铭所载子高公在配偶、子嗣、所葬位置与居住地的关系等方面,与传世《宗谱》相比更为详尽,为梳理汤氏的宗族支系繁衍状况,了解汤显祖的社会关系脉络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

2.第2方

出土于M5后隔间。青石质,圭首碑形。圭首刻云纹托日,志额两侧各饰一朵云纹。底部中间有梯形插榫,高17、宽9.3~23、厚5厘米。榫中有穿,直径3厘米。志石高122、宽61、厚5厘米。志额阴刻篆书“明故汤孺人艾氏墓志铭”,志文阴刻楷书,刻于高68、宽53厘米的长方形刻划线框内,24行,满行33字,共690字(图五)。释文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8)

图五 《明故汤孺人艾氏墓志铭》拓片(1/6)

明故汤母孺人艾氏墓志铭」赐进士第中顺大夫广西梧州府知府同邑李哲撰文」乡进士前南京翰林院孔目乐安邹旸书丹」乡进士承德郎直隶章德府通判郡人陈幽篆额」孺人出临川艾坊艾氏,讳兴珍,仕让君其父也。宣德癸丑后八月六日孺人寔生焉。」比长选家,得汤君子高。盖汤本汝东著姓,世居文昌堰之左。其讳伯清者,子高之父;」讳友信者,子高之祖。顾发见之祥,已非一日,而充拓开广之迹.自吾子高而盛著焉。」孺人既归汤,则尽妇道以事舅姑,殚妻道以相夫子,广慈惠以育嗣姓,执俭勤以治」生理,而女红妇事咸精其能,则汤氏之门欲不昌大不可得已。故试观诸野,则阡陌」之广甲于他姓,必曰汤焉;再观诸市,则室屋之华甲于他姓.亦必曰汤焉;而赀贿牛」马之属,又皆视诸上下而独盛焉者也。弘治甲子,岁方不登,而民且荐饥。汤君子高」爰输粟若干石,备以赈之。时郡守吕公杰嘉其义,盖听其入而」请与以旌表焉。则汤氏之门第峻崇,姓名昭揭,其于孺人内相之力亦自有不可掩者」矣。生子男三:长曰莹,娶周氏;次曰玉,娶魏氏,继娶汪氏;又次曰瑄,娶郑氏,继娶傅氏。」子女二:长适北隅饶孟柔,次适北隅潘珊,皆先后孺人而卒。孙男六:曰懋昭,娶瑶坪」李;曰懋敬,娶沙湖郑。其聘而未娶者:懋功,则官畲吴;懋赏,则孔庄吴;懋官,则城南许;」懋德,则城北潘。其官畲吴,寔保定太守哲之孙;而城南许,则赣卫挥使誉之孙也。孙」女五:一适瑶坪李灿;一适王溪赵嘉仁;一适城南陈廷相;其一则适金溪徐员,而太」保公琼之子也;一聘郡城陈同广,幼而在室。其曾孙男一,曰延龄,未聘。而曾孙女一,」曰救英,则亦聘城北潘焉。孺人终于正德辛未正月二十三日,距生辰享年七十有」九,亦可谓引于春秋者矣。越四岁,甲戌十月二十有七日,其子莹等谨奉柩葬于先」垅之次,去家居才百步尔,盖所以便顾视也。其孙懋昭先期捧状丐予铭,予弗获辞,」遂为之铭。铭曰:既富且寿,有孙有子;袝葬先垅,是谓受祉。」皇明正德九年岁次甲戌冬十月乙亥二十有七日丙辰,哀子莹、玉、瑄泣血立石

子高公(M6)与艾氏(M5)墓葬相邻,证明了子高公夫妇是承塘公迁于灵芝园合葬,与《宗谱》所载相符。因两块墓志铭均为原版,说明承塘公在迁葬过程中也将墓志铭原封迁入。该墓志铭主要记载了艾氏生平、埋葬信息、贤惠的品行及其对子高公事业的支持和弘治甲子年子高公赈灾事件、后人谱系等,丰富了文献记载的相关信息。

3.第3方

出土于M10后隔间。青石质,圭首碑形。志额上侧刻两朵云纹。中间以太阳纹相隔,左右两侧各饰一朵云纹。底部中间有梯形插榫,高16.7、宽9~19.5、厚4.5厘米。志石高111、宽52、厚4.5厘米。中部刻长方形框线.内阴刻篆书“明故酉塘汤君之墓志铭”。志文阴刻楷书,刻于高66、宽46厘米的长方形刻划线框内,26行,满行50字,共1032字(图六)。释文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9)

图六 《明故酉塘汤君之墓志铭》拓片(约1/5)

明故酉塘汤君墓志铭」临川县庠廪膳弟子员黄极顿首拜撰」朞制孙临川县庠弟子员显祖泣血书」余素沃于公之教爱。而公之制行知且悉,今有此愿为之志而且铭。汤为吾邑望姓。世居文昌桥之东,而公犹颖出者。公讳懋昭,字」日新,号酉塘,为大父子高公之长孙。自幼性好质朴,凡言动务求得子高公之欢心,而独见钟爱焉。盖豫知公性质不渝。而终能」振其所创之业也。比长,习举子业,补入郡庠,因弗利,乃顺其冲淡之性,而适情花草,以养晦焉。虽承积累之余,而足以侈其服食,且」身不衣罗绮,口不嗜肥甘,一以俭约自持,用是利源日裕,而仓有余粟。建庄于陆都之酉塘,而公之取号以之,凡文士骚人,皆遗诗」文以赠。近东邑之延桥岭,依祖庄之右,亦建一庄焉。不惟能恢复子高公诸孙既失之业,而犹充拓之无已。每于不给者,辄发粟以」济之。而不能偿者,亦恕之而弗取。若子高公自幼而豫知之者,不于斯而符耶?然犹愧己未遂乎学业,而未尽继乎子高公属望之志。乃于子质暨贤,每读书至夜分,与厥室魏偕坐而伴之,未尝厌驰。逮昧爽,又督劝以就学,而以光昭子高公为念。若其事父母以」孝,友兄弟以礼,慈诸侄若己出。姻友之敬,久而不衰。横逆之来,一忍以胜之。虽于人之至微者,而称谓亦不轻斥其名。宁过于礼貌」而弗嫌、至于仆婢庄人之类,莫不感慕。凡此皆公以质朴之性而见诸人伦,日用以尽己之分者也。是以宗族乡党率皆称善,而声」誉闻于上。有今入名宦祠曰徐寒泉公者,选约正以表正乡闾,稽诸舆论,必得公而始慰其心。继而林九霖公举为善人,而升」名于臬司,移檄锡之礼仪以旌异。主府治若黄欧山公,视篆若何理轩公,皆以学校公举而请与乡饮。公恬淡自如,退避不」就,而两所请书皆以实行褒嘉,允可垂芳于家乘也。兹岁孟秋,公寿跻八袠,吾庠三宗师亲顾以颂祝,兹非公之名实所致,而历」有可纪者虖?公昔虑长嗣质精神不足,乃命综家,然恒歉其学业未就,而于长孙显宗亦朝夕伴读。虽暮龄之时,弗少疲倦。而显宗」亦积学有待。今幼嗣贤之子显祖,以垂髫之年而同父于邑庠,皆公之所曲成,而行将远到以大慰公,上继子高公之志,端可竢也。」此公之纯嘏聚于身,而庆泽流于后者矣。公先娶南门外窑上李氏,先公而没。继娶在城福民街魏氏。生男尚质、尚贤。尚质,字诚夫,」娶瑶湖杨氏,继娶永丰仓前黄氏,今娶沙巷杨氏。而显宗乃生于瑶湖杨氏者也。尚贤,字彦夫,娶广溪吴氏,而显祖、儒祖、凤祖皆其」所生也。若曾孙国镇,乃显宗娶邻何氏而生也。公生于丁未年七月初四日午时,而终于正寝之日,乃嘉靖丙寅念三日子时。卜葬」于后园,依于伯清公子高公之墓,案塘墩而襟带汝川之胜概者矣!兹固质、贤从公命也。涓十二月庚寅日巳时而葬之,首庚趾甲,」从吉兆也。谨志。铭曰:」德性之温,若丽日和风,而人乐挹。行实之美,若珠辉玉润,而古与匹。易志山林,为天笃厚,而福罔极。」后胤昌隆,乃余庆发祥,而卓有立。生顺不惭,致九泉瞑目,而孰能及。镌兹幽扃,遗泽远垂,而世可袭。」旹」大明嘉靖岁次丙寅季冬月初四日立

该墓志铭记载了酉塘公的出生家世、后代子嗣、生卒年时、安葬位置等,对梳理汤氏宗族脉络、完善《宗谱》记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酉塘公对后辈学业上悉心教导,对汤显祖成才有着较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当祖父逝世时,年仅17岁的汤显祖亲笔书写了墓志铭,体现了其对祖父的敬重,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其书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4.第4方

出土于M14后隔间。青石质,长方形。高79、宽45.5、厚2.3厘米。志额阴刻篆书“祖母魏夫人迁袝灵芝园墓志铭”。志文阴刻楷书,刻于高70、宽44厘米的长方形刻划线框内,27行,满行54字,共1348字(图七)。释文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0)

图七 《祖母魏夫人迁袝灵芝园墓志铭》拓片(约1/4)

祖母魏夫人迁袝灵芝园墓志铭」我祖母魏郡城福民街魏公鹗女,而我祖酉塘公懋昭君配也。公以诸生为祖子高公爱孙,一意孝谨为善,诸异母弟有不若者,常流涕自责。」遇乞人于途,必拱而过之。喜诗书,尊贤拊众,醇如也。祖母继李孺人为室,振以端严,逮事廷用公瑄以孝,助公以仁,而宜家以敬。下至产畜园」池之入,必以躬亲。诸娣姒常以节岁宴玩,祖母谨祀先如礼,讫,闭户坐,凝如也。佳客文士至,则脱簪珥,市厨具,必脓以精。抚子妇诸孙,慈而有」礼,视明而听察,色毅而言庄。每自操刀匕,群婢子不敢前也。坐于堂,诸保媪不敢近也。至于今,遂以严净为家法,吾祖、吾父得以诸生强立于」有司乡士大夫之间,吾伯父得为乡长者,而各以长寿宜子孙,皆祖母劳思之力焉。诸孙中最爱显祖,能读书,十四岁为诸生,尚为护视卧起,」弱而冠,中庚午乡举。壬申岁除灾,祖母泣营于毁室,不忍去也。岁丁丑,泫然而悲曰:“室可更为之。独诏所旌立子高公义门,非郡县力不可复。”」显祖请诸校,校以上郡太守古公行复之,则喜动颜色曰:“孙必以进士大吾门矣。”己卯秋,病不起,太守以下皆临,异数也。文士帅机为之诔。」庚辰会试,江行,显祖夜出旨蓄,饮同年士钟某,视覆纸,皆祖母标识,因咽泣,不自胜。而钟亦幼失母,感动流涕咽塞。罢,就寝,朔风甚,舟儿乃醉」往,五鼓发舟,有北舡雄疾以来,横当之,舟碎,一舟人卧熟不知也。赖吾与钟以悲伤故,不能寐,闻水声起,促火走别艇以免。一舟人惊谢曰:“老」夫人之灵以济也。”癸未,予成进士。甲午冬,克葬于县东十五里外之原。时显祖在浙归。而形家言水法非吉,急无可迁者。显祖为卜袝,得坎之」行有尚。而请于父、伯父曰:“吾祖文德公、友信公之藏远矣。以次祖妣皆合于近园,惟祖酉塘公之茔也,独其上三四尺,则伯清公与妣艾也,子」高公与妣亦艾也,而廷用公与妣郑则前左而丈余,皆袝。且吾祖茔产芝,而吾成进士,则其吉也,袝之宜吉。且无至远吾祖母于外,而诸孙得」毕上冢便。“父谂于伯父,以为然。丙午长至,祖母复见梦曰:“余冻甚。”内人傅亟为反榻以坐,更衣絮卧之床,遂决迁。以十二月二十乙日之卯吉,」奉以归袝公茔之左尺余,礼也。祖母生弘治戊申闰正月初十日戌时,卒万历己卯七月二十二日亥时,享年九十有二。子二:长尚质,次敕」封南京太常寺博士尚贤。尚质娶杨氏,继黄氏、杨氏。尚贤娶广溪吴公頫女。男孙七:显宗为尚质先室杨氏出,而尚贤子显祖、儒祖、凤祖、会祖」俱敕封吴儒人出,庶子良祖陈氏出,寅祖李氏出。曾孙男一十八人,女一人。显宗之子国璋、国瑞、国珍,先室何氏出;国□,继室蔡氏出;国珂,」妾蔡氏出。显祖之子士蘧、太耆,先室东乡吴州守公槐之孙女吴儒人出也;庶子开远、开先,女淑英,京师傅氏出。儒祖出为再从父尚贵后,娶」潘氏,生彭年、维岳、长庚。凤祖娶杨氏,生历年、嘉年、振年,妾南都王氏生京年。会祖娶何氏,生有年。良祖娶王氏。寅祖娶胡氏,生酉孙。玄孙男八、」女二。而国璋娶曾氏,生世龙、世顺。国瑞娶范氏,生世泰、世安。国珍娶冯氏,生世昌。国□娶冯氏,生女世妹。国珂聘艾氏。而彭年娶周氏,生启颜、」二颜。太耆娶举人钱孔中女,生龚生。维岳娶举人易应昌妹,生女季妹。长庚娶潘氏,殇。中惟显祖以进士授南太常博士、主礼部祠祭司事,疏」论时政,谪尉徐闻,移令平昌。凤祖、士蘧、太耆,南太学生。士蘧高才而殇,无后。寅祖、彭年、维岳、开远,皆诸生。开远娶提学副使东乡王志女,开先」聘刑部主事周献臣女,女淑英字参议徐仲佳次子呈夔,而世龙亦已聘王氏。曾、玄无不秉礼受书。世其大矣。显祖谨铭。铭曰:著代由兴,魏为」大名;曰魏夫人,来降其灵。匪富而家,严君是承;生长教训,必躬必诚。绸纬布经,丝车夜鸣;度几裁牲,鸾刀中声。庭奥修窈,园池肃清;尝蒸孔夙,」承筐是竞。不怒而威,必戒而成;贞良顺比,邪妮隐屏。维家之则,逾耄而明;载其矜庄,以被云仍。徽毘艾郑,乃远其茔;我时勤思,告袝叶贞。习坎」已信,用往而宁;有园葱菁,华芝载荣;祖遇其妣,永保后生。」大明万历岁在丙午嘉平吉旦。孝孙显祖泣血立石

从行文语气可以看出,该墓志铺撰文者为汤显祖本人。汤显祖自幼在祖母魏夫人膝下长大,祖孙情深,在其文稿中常有怀念其祖母的文字,此文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汤显祖对祖母魏夫人的眷恋之情。墓志铭通篇详述了魏夫人孝顺长辈、事必躬亲、祀先以礼、抚子妇诸孙以慈以礼、为人端严、治家有法等细致内容,呈现出一幅当时社会背景下地主家庭内宅妇人的真实生活场景,是研究当时社会习俗、汤显祖本人文学才华的珍贵实物资料。此外,此墓志发现于M14,而在其墓右上方M10墓中发现其夫墓志,与志文中记载的“奉以归袝公茔之左尺余”相一致,也与《宗谱》记载魏夫人与其丈夫酉塘公合葬于灵芝园相印证。同时志文中详载的自魏夫人以下第四、五代的子孙世系及婚嫁状况,可补《宗谱》缺漏。

5.第5方

出土于M18后隔间。青石质,长方形。高95、宽63、厚2厘米。志额阴刻篆书“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志文阴刻楷书,刻于高78.3、宽54.5厘米的长方形刻划线框内,24行,满行40字,共830字(图八)。释文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1)

图八 《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拓片(约1/4)

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吴孺人小字玉瑛,东乡县塔桥吴知州槐第三男隐君长城女也。孺人生永州别驾署中,慧而知书,为祖」母饶母张所贵爱。余癸亥岁从游吏科给事徐公良傅之门,而长城君在焉,奇余,属以女。是岁,余以童子」为诸生,颇有贵豪家强而婿余者,余不可。余且冠,亲迎,家大人为择宾,以周君孔教加冠焉,而以饶君崙」宾余以迎。后皆前后为同年,官至御史若中丞。初皆癯然诸生也,过我,孺人常为具馆崙兄,而余或新中」衣履袜以出,孺人必笑日:“当以敝衣决履见还。”余未解其语。比晓,而崙兄起常先,则有余之衣履行缠在」焉;待余起,取崙兄敝衣履著之,殊适也。入而孺人始觉以笑。或以手钏一二具佐,我置书箧中,浃口而崙」兄剪费尽,孺人亦复大笑:“饶君必贵幸无他也。”终以好施,为媪孺所窘困。庚午余举于乡。壬申除夕火,从」余母、吴孺人于乡于城三徙。初举女元英、元祥,殇。举男子士蘧、大耆,年已三十矣。孺人故秀惠,后乃苦幽」忧之疾,时咳唾自伤。壬午冬计偕,送余于塔水,晨起,为我洗足,而别泪簌簌下,余笑日:“安之!兹不一第,且」为五岳之游!”孺人与母吴益掩泣,送之户。癸未春而余第,遣迎,则孺人且重伤。甲申冬十二月,强起至南」太常官舍,益嗽瘠蕴热不自禁,思归,就其王母弟饶君之药,而不可为矣。生甲寅年十二月初二日戌,殁」乙酉年十二月初十日巳,年三十有二。归时,余送之清河而诀,曰:“妾其已矣!一生开怀而喜者,四五度耳。」一于归,已而举两男子,报君之两捷音。余皆妾之恨年也。”挥余无近病人,掩袂而别。以大耆从六龄耳,犹」跪而授诗。大儿士蘧八九岁,能日诵万言,六经、诸赋,诵史传,大略已上口,而孺人不喜,余颇为讶。孺人曰:」“他日当知之。”嗟乎!后孺人十余年,而士蘧才名动世,竟以性气不伦,殇于南雍,则孺人之智也。蘧无后。独」大耆为南国子生,年二十七,终举一子龚生。耆妇钱,孝廉孔中女也。余故穷幸而薄仕,不能偕孺人以乐,」病不能视其药,殁不能含菆近园,二十二年,而仅克袝于祖姑魏夫人之迁日以葬,余其非夫也欤!孺人」逝,而余惟傅居室,生男开远、开先,兄弟睦如,孺人其知之耶?哽咽而为铭。铭曰:」妇幽而忧,为祖姑怜。祖姑来迁,礼其袝之。宦学以游,同室旷如。圹复无余,同穴未期。死生一情,伤此良人。」东顾汝室,西望汝子。庶其依之,或泣或歌。千秋以尝,幼子童孙。」大明万历岁次丙午十二月二十一日巳」赐进士出身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汤显祖雪涕立石」孝男大耆泣血百拜谨书

该墓志铭是汤显祖为妻子亲自撰写的,回忆了他与妻子的生前往事,充满了对吴夫人的思念之情,是研究汤显祖生平及其家人信息的重要实物资料,志文亦有补史、正史的作用。第一,吴夫人单独葬于灵芝园,而不是1903年临川代知县江召棠重修汤显祖墓所立碑文描述的汤显祖与吴夫人合葬。第二,汤显祖与吴夫人所生二子二女,子女数量与名称均与《宗谱》记载有出入,志文中是女元英、元祥,子士蘧、大耆,宗谱中是子士遽、士耆或大耆,女詹秀。第三,根据《明史·汤显祖传》载“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后就已不担任任何官职。而《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立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此时汤显祖已无官职,但仍以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之衔落款,可见是用之前的最高官衔落款的。

6.第6方

出土于M11、M12双室合葬墓前隔间,为两位墓主人所共有。青石质,长方形。高77.5、宽47.7、厚2厘米。志额阴刻篆书“明敕赠文林郎少海汤公元配潘太孺人合葬志铭”。志文阴刻楷书,刻于高63、宽39厘米的长方形刻划线框内,28行,满行51字,全文共1173字(图九)。释文如下: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2)

图九 《明敕赠文林郎少海汤先生元配潘太孺人合葬墓志铭》拓片(约1/4)

明敕赠文林郎少海汤先生元配潘太孺人合葬墓志铭」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浙江提刑按察司副使年家眷弟邹士楷顿首撰文」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特简河南道监察御史年家眷弟李茹春顿首书丹」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广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年家眷弟聂文麟顿首篆额」少海汤公,讳儒祖,字醇甫,世居文昌里。其远代谱序毁于火,莫可详。自友信公以耆德著里中,数传为伯清公、子高公。子高公富而」好行其德,值岁歉,出粟赈活万余人,当事者闻于」朝,为建坊旌其闾。嗣是,廷用公、酉塘公益厚其脉,以经术贻教,诞生承塘公,而世滋大矣。承塘公苦志绩学,饬躬绳后,为诸生甫十年,」蚤以子贵,与厥配吴太夫人享年俱九十有龄,诸子若孙及曾孙之以科名显者,指不胜屈,而两尊人身亲觏之。举丈夫子六:长显」祖,为若士先生;次即少海公也。公生而岐巍,貌白皙,美须眉,丰肌伟干,望之如玉山。读书十行俱下,总角补博士弟子员,有隽誉。元配潘,邑著姓也,嫔于公。咿吾声与杼轴声达于丙夜。公益自奋于文辞,下笔千言立就,其冲襟雅度,人日依其宇,罕能名其际,识者」谓风云在履舄间。时伯兄以癸未捷南宫,文章节义,炳烺一代,诸季群从,咸飙发颖竖,公与伯氏尤以二龙称焉。壬午秋闱,主者读」公七义,击节称奇,拟冠本房,竞以末场违式见摈。迨乙酉再踬,公自是摧橦折牙,而求息机矣。孺人少有至性,蚤失怙,哀毁如成人。」其事父栢堂公也,孝养备至,能使父忘其老。诸弟时相龃吾,乃更敬惮,娣相辑睦。迨为妇,静婉淑嬺,操作勤勚,比于诸娣。其奉尊嫜」也,移其所孝于父者。其与诸姆婶相善也,如其所调剂诸弟者。以是,独当太夫人意。抚诸雏,或携或乳,顾复良苦,亦冀豫章生七年,」干霄蔽日,可拭竢也。享年仅二十有九。公既绝意荣进,寂处一山中,室无姬姜,门鲜好事,一觞一咏,聊以自适,其性庶几陶元亮之」风焉。然亦以曲蘖少节,因之遘疾,而公又逝矣,悲夫!生子三:伯曰彭年,邑庠生,笃行君子也。娶周氏。仲曰维岳,少警敏,若士公心异」之,携就学官舍,性孤介,时复伉爽自喜,为诸生,每试必冠军。岁庚午,举于乡。初令象山,再令南靖,所至清惠宜民,无不畏垒之者。寻」擢粤西南宁郡丞,其于秩满加赠之典尚未涯也。娶易氏。季曰维岱,蚤卒。孙九人:启颜、谨颜、瞻颜、朝颜俱邑庠,彭出;孙将、孙谋俱郡」庠,孙绪登己卯贤书,孙达、孙祺就家塾,能读祖父书,岳出。女孙五:一适宪副周公训之孙,一适司理曾公美之子,彭出;一适左副都」御史易公应昌之子,一适荐元周君光亨之子,一适郡丞伍公兆元之子,岳出。曾孙十六人,虽羽翮未成,而已有凌霄之气。公与孺」人可含笑地下矣。若乃以视承塘公,吴太夫人寿期颐而膺百禄。复奚如?只令后贵者忾然于手泽口泽之存,岂不甚哉!公生嘉靖」己未年二月初六日,卒万历甲午年八月十二日。孺人生嘉靖戊午年十一月十五日,卒万历丙戌年十月廿四日。曩以卜兆未协,」徙厝浅土。以是岁冬月吉日,袝葬于祖茔之灵芝园。维岳兄字生甫,素与予以文行相砥砺,最友善,属以铭。」铭曰:谓天为可必乎,何以盛德必绵而从于筭?谓天不可必乎,何以奕世载光而食其偿?噫嘻!」今兹之子若孙,犹在显晦之间。而公与媪之短龄,仍在可解不可解之际。此生甫兄不能已于」终天之恨,而吾更欲问彼苍以后来之契。聊以是为新阡之志。」大清顺治柒年仲冬吉旦。孝男:维岳;孝孙男:孙将、孙绪、朝颜、孙谋、孙达、孙祺;」曾孙:培、墱、墀、人英、兆奎、兆壁、人隆、人藻、埏、兆辉、人芳、人杰、兆联等,仝立石

该墓志铭为汤儒祖后人于顺治年间的新阡之志,内容主要追溯了历代先祖并记述了其与夫人的生平以及后世谱系和婚嫁情况,与《宗谱·一百零八号》可以相互佐证,补其缺漏。同时对收录的其他墓志铭,如《敕封太常寺博士承塘汤先生元配吴太恭人合葬墓志铭》等,亦有考证作用。

三、余论

所出六方墓志行文、体例基本一致,主要包含人物生平、谱系关系、重要的家族活动以及人物评价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考古价值。其一,确认了汤显祖一脉的重要家族成员的身份、姓名、准确的生卒纪年及所属汤氏家族分支的脉络,是了解其生平和在家族谱系中所处位置的重要依据;其二,补充了《宗谱》所载之内容,纠正了其谬误之处,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不足;其三,铭文中所记的墓主人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是研究当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珍贵资料;其四。铭文中蕴含了丰富的书法、文学、文字等艺术价值,特别是汤显祖亲自书丹的《明故酉塘汤君之墓志铭》和亲自撰文的《祖母魏夫人迁袝灵芝园墓志铭》《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是研究汤显祖书法和文采的实物资料。

附记:项目负责人为王上海。《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由程小辉、刘莹琳、章小鹏考释;《明故汤孺人艾氏墓志铭》由胡振、彭伟楸、李颖考释;《明故酉塘汤君之墓志铭》由杨卫、严振洪、万为民考释;《祖母魏夫人迁袝灵芝园墓志铭》由熊凯、张杰、余志忠考释;《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由丁潮康、余琦、张庆考释;《明敕赠文林郎少海汤公元配潘太孺人合葬志铭》由彭伟楸、李颖、王上海考释。所出六方墓志铭释文均得到故宫博物院王素先生精心校正,谨致谢忱。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3)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4)

●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

● 海昏:赣鄱地区古越语地名的遗存

● 唐墓志所见恒州乡里村地名初探

● 出土唐人墓志所涉唐代交通地理考述

● 六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5)

文章作者:王上海, 程小辉, 刘莹琳, 章小鹏, 胡振, 彭伟楸, 李颖, 杨卫, 严振洪, 万为民, 熊凯, 张杰, 余志忠, 丁潮康, 余琦, 张庆

作者机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抚州市文物博物管理所;德安县博物馆

文章来源:《文物》 2018年第8期 P72-87,1页

转化:伍晨嫣

编辑:伍晨嫣

终校:程亮

审订:黄海红

抚州汤显祖纪念活动(江西历史文化专栏)(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