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吗(荀子被踢出孔庙)

喜欢荀子,是从他的辞赋文章开始的。后来追慕道家思想,才知道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而稷下学宫是齐国的“社科院”兼“智囊团”,也是东周官学下移之后,天下第一所高等学府,教学主导正是黄老道学,所以对荀子更加敬重。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吗(荀子被踢出孔庙)(1)

说《孔子家语》讳莫如深,是因为它一直深藏秘府,既没有经过秦火,也没有经过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改革,而直接被“翻译”成汉隶,后来命运多舛,流入民间后,又被征集,南宋以后,被打入冷宫。

荀子以孔子嫡传自称,但思想比孔孟开放,他所处的环境比孔子时代更糟糕,孔子学说在这时候完全成了争权谋利者的旗号与粉饰。于是他开始以道法思想对孔学进行了改造,并对魏牟、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各家各派人物,共“十二子”进行了逐个批评,为自己的“礼法并重”思想开道。

那时候,子思和孟子还没有宋朝以后的地位那么尊崇,孟子比荀子早出将近60年,但在唐代(韩愈除外)以前的文献中,多以“荀孟”称之,可见荀子在宋代以前的地位和影响是高于孟子的。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吗(荀子被踢出孔庙)(2)

荀子和孟子最大的不同是,荀子不在乎什么门派,能用的学说就是好的,所以荀子连本门本派的老前辈子思、孟子也不放过,批评他们二人“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说他们的言论乖僻背理而不合礼法,故弄玄虚又难以讲明,晦涩纠结而无从解释。

孔子以“仁”开路,目标是“礼”。荀子不搞弯弯绕,他撇开仁,目标直指“礼法”,主张“隆礼重法”,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去礼而独崇法,这也是以“孔学正宗”自居的宋儒尊孟贬荀的根本原因。

荀子自称孔子嫡传,也是有道理的。道法思想也不光黄老道家有,孔子也有,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正是源于孔子思想。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吗(荀子被踢出孔庙)(3)

比如《孔子家语》中,有“刑政”章、“五刑解”章、“始诛”章等等,都涉及刑政思想。其“与众共之,疑则赦之”的说法,跟现在疑罪从无的法律思想一致。

汉武帝的五经博士孔安国就把荀子和《孔子家语》相提并论:“当秦昭王时,荀卿入秦,昭王从之问儒术,荀卿以孔子家语及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余篇与之,由此秦悉有焉。”

万幸的是,这部《孔子家语》藏之于秦国秘府,逃过了秦火。

刘邦先于项羽入关,因此秦秘府所藏之图籍在萧何的主持下“悉敛得之”,孔安国描述这批竹简的性质是“二尺竹简,多有古文字”。吕雉专权后,《家语》被吕雉家藏。诸吕伏诛后,《家语》“散在人间”,汉景帝时期搜求古书,《孔子家语》才重回秘府。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吗(荀子被踢出孔庙)(4)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认为,荀子“非十二子”中,说的“俗儒””贱儒“等人,其依据标准就是《孔子家语》。

然而,理学家们眼见“千载无真儒”的残酷现实,不忍坐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窘状,从北宋开始,借助王权,开展了对道、玄、佛的反戈一击,并制定了一套完整“儒家道统”体系,不管是什么人,即便是荀子,只要不符合其入选标准,一律踢出“道统”。

于是,荀子被打入儒家异端,朱熹直接把他归入“法家”(《朱子语类》),荀子所尊奉的《孔子家语》也被视为“伪书”。

元代以后,理学升格为正统,理学家的褒贬取舍成了此后600年的价值取向,于是,《家语》成了禁书,荀子地位每况愈下,到了明代被踢出孔庙,朱熹取而代之。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吗(荀子被踢出孔庙)(5)

还好,河北定县,安徽阜阳相继出土的简牍,以及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孔子家语》新证”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李学勤先生认为:竹简《家语》的发现,应该可以洗刷《孔子家语》伪书的罪名。庞朴先生说:“以前我们多相信,《家语》乃王肃伪作……明显属于道家思想,绝非儒家者言……不能不承认,它们确系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

正如李学勤教授所言:“事实毕竟终有昭然若揭的时候”,有文物在,这种“翻案”的希望就在,为《孔子家语》验明正身,也就旁证了孔安国对荀子传播《家语》的记载,也算为荀子翻了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