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维导图下册第二单元(夯实基础拓展思维)

六年级(下)第四单元 比例

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①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②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③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④理解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⑤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认识正比例的图像。

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会应用比例尺画图。

⑧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现象,能够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重点难点:

①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②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③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一种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一种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是否相等。④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第四项即可求)⑤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y/x=k表示。⑥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xy=k表示。⑦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

经典例题:

判断2.4 :1.6与60 :40能否组成比例?

解析: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一种是看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相等。

解:法一:

2.4 :1.6 = 3/260:40=3/22.4:1.6=60:40可以组成比例

法二:2.4×40=961.6×60=962.4×40=1.6×60可以组成比例答:2.4:1.6与60:40可以组成比例。

巩固练习:

等号左边的比是8/5,等号右边的比是x/15。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六年级思维导图下册第二单元(夯实基础拓展思维)(1)

提高训练:

有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1:20,糖水重42g。糖水中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设糖水中水的质量是xg,则糖的质量是(42-x)g。根据题意得:(42-x):x=1:20解得:x=40答:糖水中水的质量是40g。

课后练习:

设计人员把计算机上的一个长5m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后长为20cm,图纸选用的比例尺是( )。请同学们将课后练习的答案分享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

盈盈数学2021.10.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