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邮件邮件格式有什么要求(一封好的邮件到底是什么样的)

假设你收到一封这样的电子邮件:邮件标题是“你好”,发件人姓名是“还好只是近黄昏”你料想这是一封垃圾邮件,正准备删除,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打开瞟了一眼结果,这封邮件居然是供应商发过来的方案和报价你赶紧翻到邮件末尾,准备下载方案和报价附件,可却什么也没找到你去问对方怎么回事,对方回复一句:“啊忘了添加附件了我再发一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如何发邮件邮件格式有什么要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如何发邮件邮件格式有什么要求(一封好的邮件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何发邮件邮件格式有什么要求

假设你收到一封这样的电子邮件:邮件标题是“你好”,发件人姓名是“还好只是近黄昏”。你料想这是一封垃圾邮件,正准备删除,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打开瞟了一眼。结果,这封邮件居然是供应商发过来的方案和报价!你赶紧翻到邮件末尾,准备下载方案和报价附件,可却什么也没找到。你去问对方怎么回事,对方回复一句:“啊!忘了添加附件了。我再发一遍。”

你会怎么看待这位供应商?换作是我,我会觉得能不合作就不合作,因为太不靠谱。

我建议管理者做一个测试:找5名与客户打交道最多的员工,随机抽取他们的工作往来邮件,注意一下邮件的标题、问候语、文字分段、措辞、字体、颜色和署名等。估计管理者看完后会出一身汗——原来客户是被我们自己逼走的啊!

1999年,我以工程师的身份加入了微软。当时,微软雇了十几位语言专家校对每一封邮件。对于邮件的每个细节,他们都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邮件标题怎么写,怎么问候,第一句话写什么,什么时候用阿拉伯数字“1、2、3”,什么时候用英文单词“ONE、TWO、THREE”,如何署名 等。不仅单词和语法不能错,还要讲究“信、达、雅”。所有工程师都会经历一段被语言专家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期,等到圆满“毕业”之后,才能直接给客户发邮件。有一次,我问语言专家团队的负责人:“有必要这么严格吗?”她说:“你想象一下,有很多人,这辈子你都不会当面见到,你给他留下印象的唯一方式就是邮件。”听了她的这句话,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想,这就是这个人常说的“见字如面”吧!

一封好的邮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邮件礼仪和与人见面的基本礼仪一样,不追求打扮得花枝招展,但要干干净净。简洁、干净是基础,然后才是个人风格。具体怎么做?

第一,正式的显示名和总结性的标题。

我们收到邮件首先会看两个信息:对方的显示名和邮件标题。所以,邮件礼仪的第一步就是用真名,比如“羽少”或者“美旅拍-羽少”。过于个性化、诗意化,尤其是“二次元”的名字可以用于QQ签名,但不要用在商务邮件里。

标题是全文的概括,最好能在20字以内总结核心内容。所以,像“你好”“来自XX公司”“报价”等,这些都不是好的邮件标题;而“请审阅:X公司关于Y项目的方案和报价”才是好标题。

第二,简单大方的格式。

一封好的邮件一定是简单大方的。格式要让位于内容,尽量少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字体排版,更不要用背景图,甚至背景音乐。真正的高手撰写邮件,正文都是一种字体、一样大小、一种颜色,并且只用三种方式来排版:分段、缩进和加粗。分段负责阅读逻辑,缩进负责层次关系,加粗负责突出重点。所有复杂花哨的内容,基本都可以用这三种方式呈现。

第三,逻辑清晰的正文。

外国人喜欢称呼对方“DEARXX”,你可以说“尊敬的XX”;“见信好”。

问候之后,邮件正文一定要分段,每段只讲一件事。每段文字的首句是对整段的概括;尽量用小段,不要用大段;用短句,不要用长句;用简单的词,不要用复杂的词;能用100个子讲清楚的事情,不要用101个字。

结尾部分总结邮件内容。首先,要跟对方强调需要跟进的事情,比如“恳请您拨回复修改意见,非常感激”。其次,附上简短的祝福语,比如“祝:商祺”;亲密一些的可以写“祝:春安”;再亲密一些的可以写“祝:家人都好”。最后,记得署名,比如“羽少,美旅拍羽少”。

第四,良好的回信习惯。

收到邮件尽快回复,这代表了你的能力、效率以及对对方的重视程度。回信的专业性代表你的职业化程度。

要善用抄送、密送、回复、回复全部等功能。起草邮件时,就要决定抄送哪些人,能做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是功力;回复邮件时,添加、删除、移动抄送者,这些操作更考验功力。如果发件人同时抄送给多人,通常需要选择“回复全部”,而不仅仅是回复发件人本人,因为抄送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持续关注邮件对话。当然,如果你觉得没必要有这么多人关注,可以把一些人从抄送移到密送,然后在正文中注明“为了不打扰大家,我把XX移到了密送”。这样,相关人等就会知道,从下一封开始,他们将会离开讨论。

如果邮件来来回回太多次,甚至讨论的主题都发生了变动,那么就可以修改主题,或者写一封新邮件,而不是“回复:回复“回复······”

在按下“发送”键之前,务必再次检查邮件标题、称呼、文字、附件等要素,直至确认无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