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

现在佛珠手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佩戴,全国掀起了一股手串热潮。但是你知道吗?手串的颗数也是大有讲究的,和佛家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玩友们都知道,作为饰品的手串其实最早来源于佛家的念珠。最初的念珠专用患树的种子,称“无患子”,取义消灾避难、断除隐患。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1)

印度小叶紫檀莲花长款手串

后来佛珠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大都是修持所用。为修行佛道,念佛时以佛珠颗数为计数,通常用于念诵经文、咒语。佛珠也是一种随身法器,信佛的人认为,佛珠即可利己又可护人。

到了现代社会,佛珠手串已经脱离了佛教的限制,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视野,逐渐演变成引领时尚风潮的一种潮流饰品。当然,佛珠不仅仅有饰品的作用,常人为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也可佩戴佛珠。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2)

不知道大家的手串有多少颗,佛珠手串究竟戴多少颗合适呢?什么样的颗数才能让手串的作用发挥极致呢?一起来看看手串颗数的内涵吧!

108颗

这种数目的串珠较为普遍,大家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见到,暗指消除108种烦恼,求得身心安定,化做无欲无求的姿态,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选择的数目。

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数目总和,佩戴亦有护身之意。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3)

印度小叶紫檀手工磨手串

54颗

此串珠数源于菩萨修行中所需感悟的54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和“四善根”。这个颗数的手串可以当做护身符,受着菩萨修行的庇佑。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4)

印度小叶紫檀手工磨手串

42颗

此数目和54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也说的是菩萨修行中所要感悟的阶位数目,只不过用“等觉”、“妙绝”两颗串珠代替了“十信”、“四善根”,同“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共成42颗串珠。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5)

印度小叶紫檀0.6手串

36颗

36颗是108颗的精简版本,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随身携带,另外也传达了以小见大、化繁为简的奥妙哲理。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6)

27颗

每一颗串珠代表一位佛学圣者,合计为佛家27圣贤,源于小乘派系中“四向四果”之论。

主要取它的“圣贤”的寓意,适合送给有贤才的人佩戴,在《甄嬛传》里,雍正经常盘玩的手串就是27颗,可见这个剧组的着装道具还是下了一番心思的。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7)

21颗

覆盖了菩萨修行自大涅槃到成佛所经历的21处阶位,即“十地”、“十菠萝蜜”和“佛果”。寓意着凤凰涅槃,适合即将面对人生的分水岭,有大事要做的人佩戴,保佑一切顺利,浴火重生。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8)

18颗

这一数目现在比较常见,很多串珠都以此为准,民间也有“十八子”的说法,数目吉祥而且便于携带,故而颇为常见。从佛学的角度上说,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亦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9)

14颗

同18颗一样,这一数目也很常见,尤其是现在很多青年人极其青睐这一种串珠,借用了其“十四忍”的寓意。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代表的是佛家所说的“十四无畏”,体现的是劝诫修行的理念。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10)

13 颗

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但是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11)

12颗

在佛学中,常有“十二因缘”或是“二六之缘”一说,世间之事多为因缘而生又为因缘而去,而这12颗串珠就表明了这“十二缘起”。寓意着人生的际遇掌握在自己手里,适合对人生有目标、有把握、自信的人佩戴。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12)

另外,数目较少的,市面上不多见,如6颗分别代表了耳、鼻、舌、眼、身、意这“六根六情”,指代的是人的六种感官六种感知;3颗:代表是“佛”、“法”、“僧”这三宝,多为虔诚的佛教信徒所持有;1颗:一颗珠往往比较贵重,挑选具有很高物质价值的珠子,可以贴身携带或是悬挂在家中,体现了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手串串珠个数(还在随意戴手串)(13)

也许我们开始并不懂太多手串材质的知识,但只要有了初心,方的始终。东西不论好坏,终究是自己挑的,所以就应从一而终的盘玩,它们可以记录我们一路走来的岁月,所有的风雨都好。

了解更多红木资讯,请关注阅闲网

部分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