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二帝被俘怎么死的(南宋竟是一位被废的皇太后幕后一手建立的)

南宋二帝被俘怎么死的(南宋竟是一位被废的皇太后幕后一手建立的)(1)

本文配图取自佚名 番騎图

小女子孟同学被两宫太后相中,做了哲宗的皇后,皇帝宠爱的确是另一个漂亮美眉刘婕妤。

斗争中,孟皇后生了位公主,不幸的是小公主生病夭折,更悲伤的是高太后也过世。

哲宗掌权,新党章惇打压高太后这边所有人,虽然孟同学不问世事,也被盯上。

哲宗终于还是废了孟皇后,不过皇帝24岁就挂了。

无后。

宋徽宗上台…恢复了她的皇后称呼。

没多久又废了她…

南宋二帝被俘怎么死的(南宋竟是一位被废的皇太后幕后一手建立的)(2)

八,惊世之变

改变孟蝉和赵构命运的,是一场国家的惨祸,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金军攻打北宋,宋徽宗一边派人乞和,一边禅位给长子赵桓,给自己留好了逃跑的后路。

金将完颜宗望要求宋朝派皇子和宰相来谈判,以示诚意。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皇子们更是惊恐不已,无人敢应,只有康王赵构说我去。

钦宗赵桓大喜道,九弟英明神武,大宋之砥柱也。

于是,赵构和时任宰相张邦昌一同前去金营和谈。旋即被扣为人质,但钦宗赵桓对此二人的生命并不留恋,反而派姚平仲率军三十万夜袭金营,结果惨败,姚平仲逃匿。

按宋钦宗的意思,这一战,无论输赢,必然激怒金人,此二人必死无疑,不料完颜宗望也不傻,心想,这俩人根本不是什么重要人质啊,好,换人质。

特别是对张邦昌,金人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在宋钦宗又派来肃王之后,便将二人放了回去。估计在以后的征战岁月里,完颜宗望一定对自己这个决定后悔一辈子的。

康王赵构回去之后,宋钦宗立即加封赵构为太傅、节度使等职。

此时,李纲上位,击退金兵,订立盟约。

靖康二年,金兵再次南下。

宋钦宗再派赵构前去和谈,并加封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赵构走到磁州,遇上了他的第一个贵人,救命恩人宗泽。宗泽说不能再往前走了,这次再去金营,必然是九死一生,还是留下来待机而动吧。

此时的赵构还处于懵懂阶段,权变机诈都是一窍不通,听了宗泽的分析方才恍然大悟,便留了下来。

所以,宗泽才是再造大宋的第一功臣。

金军攻破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并将所有皇亲国戚登记造册,全部押走。

他们不知道,大相国寺旁边还有一个妙静禅师孟蝉,不过,他们也不会关心这个,他们还来不及知道几十年前的变法风云,宫斗内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一次将孟蝉推到了镁光灯下。

南宋二帝被俘怎么死的(南宋竟是一位被废的皇太后幕后一手建立的)(3)

九,垂帘听政

金人在和宋朝的大臣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对张邦昌了解很多,觉得这个人踏实忠厚,不像是一个反复奸诈之徒,于是要求张邦昌称帝,作为金人统治宋人的机械手。

历史上对张邦昌有诸多的误解。

评书《岳飞传》将张邦昌塑造成奸诈的奸臣形象,很明显与历史不符,他既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那样做的理由。

从宋史上看,张邦昌是一个比较迂腐和懦弱的文人,但是,他还是很有一些勇气的,毕竟,敢于陪着赵构闯金营,即使放在现在,也没多少人有这个勇气。

甚至,宋钦宗并未打算让他活着回来,所以才同意姚平仲劫金人大营,无论成败,他张邦昌应该不会活着回来,当然,大宋臣民众多,也不差他一个,没啥可惜的。

不过张邦昌也并未记恨,回来之后该干啥干啥,一直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此时,金人突然提出来让他称帝,并称,如果他不同意,将血洗东京,屠戮大臣。

此时,张邦昌的第一个动作是自杀。

大臣们齐声喊道,我去,你要死,在城外的时候你就去死啊,tmd的这会死,要拉我们大家垫背啊!当皇帝吧,我们一致同意。

张邦昌终于下定决心,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楚国。

后人称之为“伪楚”,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伪什么?

大家群情涌动,争先恐后让人家做皇帝,死都不让死,金人走了,大家安全了,张邦昌就变成伪楚了。

当然,我相信,张邦昌也许真的有一些小心思,有金人支撑,就此把大楚帝国世世代代做下去,只是,他的力量不够,他不是朱温、李嗣源、郭威。

赵匡胤早早就把制度设计好了,武将没有兵权,文官才可以指挥部队,但其手下没有武将。所谓“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别说全国部队他无法调动,就是一小股部队他都弄不顺溜。不单单是他,就是根正苗红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也是一样,一支小分队都累死他了。

所以,张邦昌很明智的做出了决断,请出来妙静禅师孟蝉垂帘听政。

大宋朝从皇亲国戚到王公大臣直到内院宫廷,几十年宫斗,几十年元祐党争,从王安石到司马光到章惇蔡京,所有恩恩怨怨被金人一扫而空,如今,只剩下孟蝉。

从此,张邦昌坐在前台处理,所有政事,均出自垂帘后面孟蝉之裁决。

而孟蝉所做出的第一个决断,就是找到赵构,派人拿着皇帝的玉玺交给他。

靖康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建立南宋帝国,史称高宗皇帝。

南宋二帝被俘怎么死的(南宋竟是一位被废的皇太后幕后一手建立的)(4)

十,艰难时世

人们都觉得富二代很幸福,天生一大笔财产和生意可以继承。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从来没有捷径这样的便宜事情,一般情况下,富二代会把祖宗的产业败光的,除非他继承了祖宗的天分而且很勤奋,而且是超出常人百倍的勤奋。

我们看历史,一个王朝灭亡了,往往还可以再起死回生,比如西汉之后有东汉,西晋之后有东晋,北宋之后有南宋。

但是,哪一个起死回生不是付出了地狱般的残酷和鲜血。

西汉之后,有王莽追刘秀的故事,北宋灭亡之后,有泥马渡康王的传奇。

尽管都是传说,却道出了艰难创业的伤痛。

所以,赵构所能承受的,远非我们现代人所想象。

所以我相信,如果让赵构选择,他一定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

赵构称帝之后,身边谋臣武将并不多,且自小长在深宫,并没有什么历练。

孟蝉此时已经四十六岁,名副其实的孟太后了,历经政治风波,如今风雨飘摇之中,一步步施出手段,却也章法有度。

她派出左右相前去投奔赵构,然后,又选中了一个人,御营前军统制张俊迎接赵构。

张俊,是第一个让赵构信任的军中将领。

在那之前,无论是宗泽还是李纲,都是热血文人,一心抗敌,却让赵构心寒,毕竟,金军摧枯拉朽之下,宋人兵败如山倒。

总是一句话,宋兵大败。

当时,北宋最杰出的将领是姚平仲和种师道,而这两人均大败而逃,赵构并无将领可以信任和使用。

现在张俊让赵构看到了希望。

张俊属于信德府的梁杨祖部队。

张俊的提议是南渡,到长江以南,凭借长江天险,积聚实力,操演兵马,暂时可以相持。

而宗泽和李纲则坚决不肯放弃东京,甚至不肯放弃每一寸土地。

我觉得,张俊的提议还是很稳妥的。

整个中原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利于金军骑兵的突袭,不利于防守。

尤其在各地都是溃兵的情况下,退后至安全距离,修整工事,改编部队应是当务之急。

此时,来投奔的还有大将刘光世,赵构很高兴,任命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

很快太常簿张浚也来投奔,信德府以梁杨祖为首的勤王兵,大名府派出的救援太原的兵,真定府总管王渊,河间府知府黄潜善、磁州知州宗泽,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位于相州的真定帅府汪伯彦等部队,构筑了赵构的基本班底。

这些人纷纷扰扰,各说各话,有说回到东京迅速击败金兵的,有说求和的,也有说南渡偏安的,这个时候的赵构还没有主见,他也不知道听谁的,但是,回东京他是确凿无疑不肯去的。

不久,金兵再次侵袭,赵构连忙安排南渡,让孟蝉先走,第一站就是扬州。

此时的扬州,承平日久,繁华富庶,随着赵构等人的到来,灾祸也就随之而来了。

本来,赵构等人预计金兵不会太快打到扬州,既然已经建国,就要设置首都,和孟太后一商议,确定为杭州。

于是,孟太后便先行临安,建设宫殿、庭院,打理帝国基石。

由于当时各地都有溃兵,暴民,局势动荡,所以,高宗赵构就派一名大将,名叫苗傅的,率军护送孟太后去杭州。

苗傅一路上鞍前马后,十分辛苦,孟太后也对他勉励有加,奖赏优渥。

苗傅和张俊、杨沂中、田师中都属于信德府的梁杨祖部队,是高宗赵构最初的班底,也是最信任的一批人。

赵构在扬州,安排刘光世、韩世忠等人防守事宜。

不料,金人迅速南下,兵锋直指扬州,赵构再派刘正彦护送嫔妃和皇子到杭州躲避。

当金兵逼近扬州的时候,刘光世忽然全军崩溃,四散奔逃。

韩世忠也被金军击败逃走,扬州危在旦夕,赵构半夜听到消息,连忙骑上一匹马,疯狂逃跑。

扬州城破,惨遭金人抢劫和屠戮。

赵构跑到镇江,没顾得上喘息,就惊慌失措直奔杭州,一溜烟进入皇宫,刚刚稳住情绪,士兵哗变了。

孟太后如何稳住南宋?

赵构又如何报答这位恩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