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西方《圣经》中的黄金定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待人),就如同中国《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远不及我们文章的标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深刻的意义。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几点:

  1.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2. 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3. 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

反正综合一下就是以助人为乐思想为指导的主动帮助他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追求成功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孤军奋战是很难成功的,成功者大都具有团队精神,会主动影响、带动他人。因为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 要学会把别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别人的成功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激励和鞭策,这既是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当我们敬读这句比“黄金定律”更具道德意识的经典名句时,当我们以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时,面对现实社会中各种“无商不奸”、“兵不厌诈”、“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等诡诈、残暴行为,将作怎样的哀叹呢?看看这些腐朽思想是显得多么渺小与卑劣!

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曾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将苍天与圣人之最高道德境界一览无余地展示于世人面前:一个是“利而不害”,一个是“为而不争”,《道德经·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在二十二章:“……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极言“争”之危害。从出世的角度讲,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以“中庸之道”而观之,则太“不及”,走上另一极端。孔子与老子不同之处,则在于强调一个“度”字——“过”,非也;“不及”,亦非也。“过犹不及”——凡事要把握好“中庸之道”。

一位哲人曾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当着“义”、“利”冲突的时候,究竟是选择“义”呢,还是选择“利”呢?这是考验一个人“义利观”的试金石与分水岭。孔子在《里仁篇第四》之十六章中写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宪问篇第十四》之十二章中写道:“……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将“见利思义”看作“成人”的首要条件。在《子张篇第十九》之一章中又将“见得思义”看成“士”的重要条件之一。

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

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是一种道德低下的卑劣行为,只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行为。

下面分享几个小故事:

  •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艺术家来自南斯拉夫的街头艺术家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c)选择站在原地不动随便让大家触碰,在她的面前有一个放着72个道具的桌子,观客可以随意拿取道具用在玛莉娜身上。但接下来6个小时的事情却再一次证明了人性的黑暗,从刚开始的轻微触碰到后面的一个完全不反抗的人更是有可能会因此不被当成人的对待,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

  • 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为了让他深切明白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带着他去两地参观。 首先是地狱,那里的亡灵骨瘦如柴,围坐在一个大锅周围吃饭,每人手里拿着一米长的筷子,但无法把食物放到自己的嘴里。来到天堂发现也是这样的锅、这样的筷子,但他们是用长筷子相互夹在对方嘴里,你夹给我,我夹给你,大家都有饭吃。

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

  • 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大火熊熊昂昂,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冻死。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会灭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无人烤火。可这火不久也熄灭了。原因是大家只顾捡柴,没有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

    又有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不住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积极主动,忘我牺牲,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但绝不能是其生存的根本,靠主动靠奉献只能维持一时,铁的制度才能维持长久。

欲立达人而不达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

因此,在和人、和社会、和国家、和世界相处时,应该时时刻刻想到他人、想到社会、想到国家、想到世界,想想自己是否有不道德的行为于他人、社会、国家、世界。当我们真正感悟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伟大意义时,就会产生这样的一条真理,在任何情况之下,以助人为乐思想为指导的主动帮助他人,才使之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共同前进,共同进步,甚至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