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

2018-08-12 09:09

美感,是人这一生中最浪漫、也是最好的长期投资。

懂得美、懂得发现美、创造美的人,总能在平凡往复的世界中找到一处自由空间。但不可否认,我们日常的世界,是一个实用的世界。它有特定的目的,遵循着特定的逻辑。因此,许多事物都是被这些目的和逻辑串连成无数个链条,只有进入这些链条的事物才显得更有意义,不能进入这些链条的事物,就往往被我们忽略。

就像社交网络上,我们总喜欢百里挑九po出最“美”(最符合链条逻辑)的一条。

而被称为“游心亭主”的过晓,也许是最不“深谙此道”的人之一。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其实是件简单的事。多一些想象,适当沾染一些浪漫之气,放空一些心事,有意无意中多一些那个意思,那个好玩的意思,便成了。” 8月11日下午,作者过晓带着新书《在抵达中漂泊》,在杭州悦览树青年路旗舰店驻足抵达,为杭城读者带来了一场微型艺术展和一场敞开心扉的分享会。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1)

《在抵达中漂泊》,是继《傻瓜的美学》后,时隔四年,过晓创作的第二部图文集,是她对“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再次诠释。

窗边目所能及的朦胧远山,只对天空伸出怀抱的各形大树,大草原上无人打扰的牛、马、羊群,耶路撒冷哭墙下虔诚的信徒,平常日子的大街上直立行乞的老人......这些旅途中遇到的景象,在过晓的镜头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而她给每一幅摄影作品所写的文字,也为阅览者留下了“意味无穷”的触动。

一位读者在过晓的个人公号上留言:“唯美”,我的第一感官体验;“书名”,一下子带动起我一股莫名的感动;“空临”篇,更是令我拍案叫绝地感慨:她为什么能一语道破这那么多人想要表达却又无从表达清楚的哲理......

事实上,过晓是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也曾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研究。2015年7月,从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她便成立了一家工作室,深居浅出,过上了山居的日子。她给自己起了个别名——“游心亭主”,还在个人简介里注明:“我不在江湖,只在竹院更深处。”

第一次听到过晓的经历,不少人会惊呼:太“文艺”、太“随性”了吧!而她自己,早已把这种生活态度融入到了自己的创造中。

过晓一直坚持秉承自己的美学主张:用傻瓜式的心和眼,在自然、纯粹的状态下,留住生活本来的样子。因此,当无数人追求“创意”、“炫技”、“故作高深”的时候,她更愿意在作品里留下生活的气息,返璞归真。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过晓的导师刘承华这样形容她的创造特色。无关技术,无关功利,回归生活,只关乎心灵,这也许就是艺术创作打动人心的所在。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2)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她有自己的一套“傻瓜式”美学理念,擅于将面前的事物与周围的实用世界“松绑”,抛开日常的实用逻辑,用更为自然、纯粹地视角定格美的瞬间。

遇见了就记录下来,用摄影与文字。

作品展示

1

第一章 树卧崖口 数沉沉乡愁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3)

我希望我的眼睛常被各种绿色包围,树、草、绿水、山林,那是蓬勃的生命的颜色。我也应当喜欢黄色,阳光、油菜花、麦子、玉米、草垛,那是耀眼灿烂的金子的颜色。在金色的秋天,躺在枯草堆上晒太阳,我会告诉自己,等等,再等等,等过黑色、白色,绿色很快就会来的,美好的色彩都要来了。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4)

● 在

玄妙门外,徘徊又徘徊,轻叩,问一声,春风在不在?

● 乡愁

山边独酌,听闻水在岸边嘱托:那沉沉的乡愁啊,记得请轻轻移挪。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5)

● 布 阵

画鸟必画枝,或枯或摇曳,或疏或密,或绕或栖息,动静相宜,神形皆备,方显盎然意趣。

2

第二章 空无乘人 听蹄声哒哒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6)

真庆幸,我依然能与你的世界如此靠近,如飞鸟靠近天空与风云,如鱼群靠近流水与海洋,如虎远离沙漠靠近山林,如马靠近草原与大地的魂灵。唯如此,无论在天、在水、在地,我们总有一次机会将相遇在黑夜或黎明,我们永不会别离,我愿是你眼里的另一个自己。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7)

● 你来我在

“你来我在”,“我来你在”。“在”是你给我最美好的礼物,“在”是我对你最初与最终难舍的希望。恰好的时辰,恰好的在。瞧我,瞧你,何时再来!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8)

● 殊途同归

陌路?同路?不问也罢,走的都是坎坷路。

3

第三章 抵达中漂泊 欲行还留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9)

忽如其来,春光乍泄,香袭了满怀,措手不及地花开,似是故人来。 阳光里,所有的美好皆来自一颗颗满怀善意的心,一颗只在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心。来不及开口,她已指引着言行,透过眼睛温暖你,让你深知,无论他乡、无论寒冬,爱,一直都真真实实的在,你若未见,人家不远。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10)

● 想念

无数次告别时说不上话来,又无数次说了一定再回来。无数次音在弦外,影落了窗台。相逢一场,去留无计,似水的流年,太漫长。此生又短,事过境迁,一转眼。无数次的后来,到底,会不会再来?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11)

● 哭墙之下

以上图片,均来自我们今天将要翻开的这本书——《在抵达中漂泊》,作者过晓的《傻瓜的美学》第二季。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过晓写到:这一季的图片,一部分由Canon PowerShot S80完成,一部分在Canon EOS 60D全自动档上完成,一部分则是由iphone 6 plus完成。

说明这些,一方面是表达书中并未在作为载体的图片的技术层面有过多停留(当然,载体本身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毋庸置疑);另一方面也是再次强调用傻瓜式的心、眼,在一种少受限制且更为自然、纯粹的状态下,与一切的存在的本质重逢的可能性。

日式美学随笔散文(她过着山居日子)(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