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课件(文言文翻译考点分类专项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课件(文言文翻译考点分类专项训练)(1)

三、双音节古今异义与偏意复合词

【典例引领】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答案】

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解析】

货财:货物钱财。故事:先例,旧例。宜:应该。许:答应。

参考译文:

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获得钱财,汉朝也曾拿玉帛赐给单于,有此旧例,应该答应他们。”契丹依然觊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书再次来商议。皇帝不允许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

【方法技巧】

双音节古今异义翻译: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由于是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够轻易地依照现代词义去解读。重点注意几点:

①古代是两个词语对应现在的一个词语。

②词义范围的扩大和缩小。

③词义转移。

偏意复合词翻译:

偏意复合词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重点注意句子中出现一对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还有本身就表示双方的意思,如“相”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的翻译。

【通关训练】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022·江苏淮安模拟预测)臣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邦内骚动七十万家,此岂细事。然古者命将出师,民不再役,粮不再籍,盖虑周而用足也。今臣部曲,远在上流,去朝廷数千里,平时每有粮食不足之忧。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陕、洛,而在寨卒伍有饥饿闪走,故臣急还,不遂前功。致使贼地陷伪忠义之人旋被屠杀,皆臣之罪。

(《鄂国金佗稡编》卷一)

今臣部曲,远在上流,去朝廷数千里,平时每有粮食不足之忧。

【答案】

现在我的军队,远在长江上游,距离朝廷几千里路,平时常有粮食匮乏的忧虑。

【解析】

“部曲”,军队;“上流”,长江上游;“去”,距离。

参考译文:

臣听说:兴兵十万,每天耗费千金,国内要动用七十万人家的赋役,这难道是小事吗。然而古代命令将领率兵征讨,老百姓不用第二次服役,也不用第二次征收粮食,这是因为谋虑周详而物资充足。如今臣的军队,远在长江上游,距离朝廷几千里路,平时常有粮食匮乏的忧虑。因此,去年秋季我的军队深入陕、洛地区,而在军营中的士兵有因挨饿而逃跑,所以我率军赶紧撤回,未能完成前面的功业。导致沦陷区内效忠国家的人随即被敌军屠杀,这都是我的罪过。

2.(2022·广西南宁二模)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侯列传》)

【答案】

楚国相国孙叔敖坚持廉洁的操守到死,现在妻子儿子穷困到靠背柴卖糊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

【解析】

“持”,坚持;“妻子”,妻子儿子,妻子老小;“足”,值得。

参考译文:

优孟把孙叔敖的衣服和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行止举动、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和亲近大臣都分别不出来。楚庄王举行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楚庄王大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了,想请他做相国。优孟说:“请让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天以后再来就任相国。”楚庄王允许了。三天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说:“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我妻子说千万不要干,楚国的相国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做楚国的相国,忠正廉洁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连插下锥子的土地也没有,穷困到靠背柴出卖来维持生活。一定要像孙叔敖那样,倒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受苦,难以得到温饱。出外做官,本身贪赃卑鄙的,不顾耻辱,积了钱财。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怕受贿枉法,为非作歹,犯下大罪,自己被处死,家室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做个清官,奉公守法,尽忠职守,到死不敢做坏事。清官又哪能做呢!楚国相国孙叔敖坚持廉洁的操守到死,现在妻子儿子穷困到靠背柴卖糊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于是庄王在优孟面前表示了歉意,就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用来供奉孙叔敖的祭祀。后来传到十代没有断绝。

3.(2022·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太祖洪武元年,即皇帝位,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二月,定卫所官军及将帅将兵之法。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专擅。丙辰,禁宦官预政典兵。上曰:“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二年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上曰:“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醢,司服守祧。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

【答案】

如果发生战事,就诏令总兵官佩带将印领兵出征,回来之后,就将所佩将印上交朝廷。

【解析】

“有事”,战争的委婉说法;“佩”,佩戴;“既”,已经,……之后;“旋”,回来;“上”,上交。

参考译文:

太祖洪武元年,皇上登皇帝位。天下府、州、县的长官来朝见太祖,上殿辞别之时,皇上告诫他们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财力、民力都困顿不堪,施政的关键,在于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已。”二月,确定卫所的官军及将帅带兵的方法。如果发生战事,就诏令总兵官佩带将印领兵出征,回来之后,就将所佩将印上交朝廷。调兵遣将的权力都出自朝廷,大臣不得独断专行。丙辰,禁止宦官干预政事、掌管军队。皇上说:“汉唐两朝的末年,朝政都被宦官所蛀蚀败坏。”二年秋,皇上命令吏部确定内侍各职司的官制。皇上说:“古代这些人所做的事,只是治办酒水醋酱,管管衣服,守守宗庙罢了。驾驭他们的方法,只应让他们畏法度,而不能使他们有功劳。有功劳就会使他们滋生高傲放纵之心,畏法度就会让他们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

4.(2022·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刘铢,陕州人也,少为梁邵王牙将。天福中,高祖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与高祖有旧,乃表为内职。高祖镇太原,以为左都押衙。高祖以为勇断类已,特信用之。高祖即位,拜永兴军节度使,徙镇平卢,加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又加侍中。是时,江淮不通,吴越钱缪使者常泛海以至中国。而滨海诸州皆置博易务,与民贸易。民负失期者,务吏擅自摄治,置刑狱。而前为吏者,纳其厚赂,纵之不问。民颇为苦,铢乃一切禁之。

(《新五代史·列传·汉臣传第十八》)

【答案】

这时,江淮道路不通,吴越钱镠的使臣常常渡海到中原。

【解析】

“是”,这;“以至”,古今异义,“以”,相当于“而”,“至”,到;“中国”,古今异义,中原地区。

参考译文:

刘铢,陕州人。年少时在梁邵王的部下做牙将。天福年间,高祖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刘铢与高祖有旧交,高祖就上表让他担任朝廷重臣。高祖镇守太原,任用他为左都押衙。高祖认为他的勇猛果断像自己,特别信任重用他。高祖即位,拜为永兴军节度使,调任镇守平卢,加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又加侍中。这时,江淮道路不通,吴越钱镠的使臣常常渡海到中原。而沿海各州都设置博易务,和老百姓做生意。老百姓负债过期的,博易务的官吏擅自抓捕治罪,设置刑狱。而此前的官吏,收受很多贿赂,放纵他们不过问。老百姓深受其害,刘铢于是一概禁止。

5.(2022·山东模拟预测)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答案】

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皇上。”

【解析】

“指示”,指给(他)看;“忽”,忽视;“顾”,只是;“渎天德”,是对冒犯皇帝的委婉说法。

参考译文:

仁宗皇帝,名为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年幼时端庄稳重沉静,喜欢学习,跟随儒臣研究讨论不止。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对他说:“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足以冒犯皇上。”

6.(2022·四川攀枝花·三模)会远东漕运方艰,军食后期,帝以为虑。以赫久于海上,习知海道曲折,因命赫督海运事。久之,封航海侯,予世券。赫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岁,凡督十运,劳动备至,军中赖以无乏。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子荣,从征云南有功,为水军右卫指挥使。

(节选自《汪琬全集笺校》)

【答案】

因为张赫长期待在海上,熟悉知晓海道情况复杂,于是命赫督管海运事宜。

【解析】

“以”,因为;“曲折”,情况复杂,“习知”,熟悉知晓;“因”,于是。

参考译文:

适逢远东漕运正艰难,军粮(运输)延误期限,皇帝为此事忧虑。因为张赫长期在海上,熟悉知晓海道的复杂情况,于是任命张赫督管海运事宜。很久之后,封他为航海侯,赐予世券。张赫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年,共督运十回,劳苦艰辛至极,军队中依靠他才没有(物资)缺乏。他生病去世后,被追封为恩国公,谥号庄简。他的儿子张荣,跟从他征伐云南有功劳,被任命为水军右卫指挥使。

7.(2022·山东淄博·三模)靳辅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九年,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馆编修,改内阁中书,迁兵部员外郎。康熙初,自郎中四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六年,授河道总督。时河道久不治,浸淫四出。辅到官,周度形势,博采舆论,为八疏同日上之:首议疏下流,次议治上流淤垫,次议培修残缺堤岸,次议塞黄、淮各处决口,次议闭通济闸坝,次议规画经费,次议裁并冗员,次议工竣后设河兵守堤。

(节选自《清史稿·靳辅传》,有删改)

【答案】

靳辅到任后,周密地测度所面临的形势,广泛地搜集意见,写了八道奏疏在同一天上交朝廷。

【解析】

得分点:“周”,周密;“度”,测度、估量、估计;“舆论”,意见、建议。

参考译文:

靳辅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九年,以官学生的身份通过考试授官国史馆编修,改任内阁中书,升为兵部员外郎。康熙初年,从兵部郎中经四次升迁成为内阁学士。康熙十六年,授官河道总督。当时黄河河道已长久不修治了,向四面漫出。靳辅到任后,周密地测度所面临的形势,广泛地搜集意见,写了八道奏疏在同一天上交朝廷:首先建议疏通下游河道,其次建议治理下游往上的泥沙淤塞和积垫,第三建议加固修复残缺堤岸,第四建议堵塞黄河、淮河的各处决口,第五建议关闭通济闸坝,第六建议规划治河工程的经费,第七建议裁减淘汰多余的闲散人员,第八建议全部工程竣工后,设置河兵防守堤岸。

8.(2022·湖北襄阳五中5月模拟)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已而帝意复变,纲又极言其不可,帝然之。而汪伯彦、黄潜善阴主扬州之议。或谓纲曰:“外论汹汹,咸谓东幸已决。”纲曰:“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答案】 国家的保存和灭亡,在此可见分晓,我当用辞去官职去力争这件事。

【解析】分:分晓;去就:离去或留下,担任或辞去职务,此处偏向“不担任官职”“离职”“抛弃官职”“辞去官职”。

9.(2022·福建5月三模)八年,庾翼在武昌,数有妖怪,欲移镇乐乡。征虏长史王述与庾冰笺曰:“乐乡去武昌千有余里,数万之众,一旦移徙,兴立城壁,公私劳扰。又江州当溯流数千里供给军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实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扞御上流而已;缓急赴告,骏奔不难。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答案】 如果把镇所迁移到乐乡,远在西部边陲,一旦长江沿岸出现危险,就不能立刻前去接应救援。

【解析】虞:忧虑;忧患(危险);相:偏指一方,前去。

10.(2022·吉林吉林市5月三模)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答案】(李绅)在每次接受皇帝咨询时,经常排斥贬抑李逢吉,李逢吉拟好的呈状送到内庭,李绅多有批评。

【解析】顾问:顾视问询,咨询;臧否:评论优劣,批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