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摄影 刘瑞朝

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1)

河南的黄河岸边,有片四千多亩的青青草原。有白鹭飞腾,黄牛踱步,游人策马扬鞭。

这不是玩笑话,三门峡湖滨区某处黄河滩涂,每年7月开始,就会出现连续三个月的草地景观。水退而草进,草色青青,水色黄黄,山色苍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进入10月,随着水位上涨,草地恢复成湿地,这里又将成为大天鹅的重要栖息地,曾经翠绿的野草种子和根脉,将成为大天鹅的天然食材。

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2)

【景致】黄河边有一大片草原 醉了游人饱了黄牛

8月19日上午,三门峡市湖滨区某处黄河滩涂,俨然是一片草原景象。

这里是黄河湿地,却没有多少湿地该有的模样。几条断断续续的河流,将偌大的滩涂时不时隔断,放眼望去,崤山静默地立在不远处,从山脚到河边的地面,全部被青草所覆盖。

“这里就是三门峡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欢迎前来游玩。”湖滨区湿地管理站站长张青娥说,置身这片草原之上,能看到有外地游客正站在一起,一身草原人民的打扮,在黄河边留下合照。

放眼望去,4000多亩的滩涂,被青草覆盖,时而有白鹭翻飞。附近东坡村的刘先生,今年已经60岁了,看着时间又到了9时30分,就骑着电动车慢慢行进在牛群后面,将在这片草地上吃草的黄牛赶到远处的树林里面。

和村里其他养牛户相比,他的资格并不老,刚养牛三四年。他说,这群黄牛有80多只,是几家人共同养的,轮流到这片草地来放牛。牛不能吃太嫩的草,也不能吃太老的草,而这里的草,正好合适。

“每天早上5点,我们就把牛赶到这片草原,让它们吃4个多小时草,就把他们赶到林子里去。”刘先生说,下午也是5点将牛赶出来,再吃4个多小时的草。这样的时间安排,也是考虑着避开一天内的高温时段,牛其实也怕热。

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3)

【声音】黄河水退、野草生长 这样景致每年都会维持三个月

黄河滩涂,成了草原。站在黄河南岸的崤山上,距离拉远,高度升高,草原的即视感更加明显。再加上滩涂本身的地势就高低起伏,80多头牛点缀在期间,乍一看,和印象里或想象力的草原几无两样。

走近了看,这片草原上的草,主要以苍耳和狗牙根(当地称呼)为主。张青娥分析说,之所以苍耳多,一方面是它的籽粒不怕水淹,另一方面,繁殖力也强盛。

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4)

6月底三门峡水库调水调沙期间,水位上涨,这片区域就被淹没。等到调水调沙结束,到了7月中旬,水退草进,苍耳和狗牙根就大面积、大规模地生长,于是就天然形成了草原景观。

“这片草原总共有4000多亩,一直会持续到10月上旬,随着水位的恢复,草原景观也随即消失。”张青娥说,届时,每年的第一批越冬大天鹅就会抵达这里,以苍耳的果实作为食物。

这里也是大天鹅的重要的栖息地,最多的时候数量会超过一千只。在采访的过程中,白鹭随处可见,成群结队,雁鸭类的野鸟,偶尔也会跳入视线之内。

正在采访的时候,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和湿地管理部门负责人意外发现了黑鹳的身影。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黑而个大,极为珍贵,而这片草原边缘的湿地内,就有30余只黑鹳聚集在一起。

由此可见,这片区域的生态环境之好,因为黑鹳对生活环境极为挑剔,张青娥说。

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5)

【战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河南已启动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远处是起伏绵延的崤山,旁边是成片茂密的树林,下方是浊黄奔腾的黄河,山水之间,仿如草原起伏。

这样的景致,不仅王官村附近有,沿着黄河一路向西,一直到灵宝境内,还经常能看到大面积的草原景象。而成因,都是因为水位下降、野草生长,随着秋季水位的上涨,黄河沿线的湿地将再度恢复,这也就到了天鹅迁徙而来的时节了。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而三门峡段黄河沿线的大片草原的出现,背后是近些年来的黄河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水退而草进,水进而草退,山水遥相呼应,动物大量栖息,河道,沙滩,草原,树林,山脉,便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健康的生态系统。

三门峡大草原景区(河南也有大草原)(6)

今年7月6日,河南省政府召开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动员会,宣布全面启动该项目。

项目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洛河流域,属于国家“双重规划”明确的“三区四带”中的黄河重点生态区,也是我国南北地质、地理、气候分界和过渡区域,形成了特有的交错过渡带山地生态系统。

根据了解,项目区总面积6.8万公顷,涉及我省三门峡市、洛阳市、郑州市3市16县(市、区),总投资52.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20亿元,共部署30个子项目56个单位工程。

项目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林地提质改造、水环境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湿地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等。业内人士指出,不久的将来,河南黄河沿线将形成一套完整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系统。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丁丰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