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素其位而行必慎独(君子必慎其独)

每个人都过着三种生活:公众的、私人的和不为人知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君子素其位而行必慎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君子素其位而行必慎独(君子必慎其独)

君子素其位而行必慎独

每个人都过着三种生活:公众的、私人的和不为人知的。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杰拉德·马丁,传记作家

《四书》的开篇《大学》里面有这样一段:“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在独处的时候、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他因为觉得别人看不见就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没他所做不出来的。等见了君子呢,就把自己不善的地方给掩盖起来,然后装出非常善的模样。

他其实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就像我们自己的这个人体器官,我们知道哪儿好,哪儿不好,哪儿舒服,哪儿不舒服。那我们独处的时候为什么要去选择做不好的事情呢?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们之所以外表表现出来的、自然流露出来的这种真诚、这种善良并不是像小人一般是装出来的,而相反是发自肺腑的,自然而然的。

“君子慎独”这件事情到底困不困难?其实是蛮困难的。如果不困难,就不会把它列为重要的自我修养的这样的一种陶冶的方法。而正是因为它困难、不容易做到,所以大家就说这个是困难的问题,有可能是错的问题,我们要自我解放,我们不要被这种道德所束缚。

所以就会有西方会提的一点:我在公共领域我遵守公共道德,我在私人领域我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我应该充分享有自由,只要我不影响别人。那是不是这样的?

一个中西文化的分歧之处就是西方文化它特别强调“给个人以选择,给个人以尊重,给个人以自由”,所以在西方整个的道德论调当中充满了“选择”二字,总是站在十字路口,需要有一股力量,在中世纪的时候是靠神,靠上帝,那么到了现在靠的是自我的理性,靠的是自我的寻找价值,寻找意义这些事情。

中国的这个文化有个特点,尤其是儒家,就直接把这个“正道”给你画出来了,你不需要有所谓的十字路口,你照着“君子慎独”这样的方式来修为自己,即可。

这个中西文化,你就会发现中国人到现在为止,我们之所以仰赖的是用道德来去治理这个社会,而非完完全全的法律,就在于法律这件事情它能管公众的,它也能管一定的私人的,但是它永远管不到你的这个不为人知之处。但是道德相反,它是由内而外的,它并不是在公众私人领域;相反,它是对你内心的一种力量和一种价值。

我们现在也能明显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这种虚无主义,还有它的消解性,它的后现代性带来的巨大的这种人类的这种思想危机和精神危机。所以你看西方的很多思想家,比如说阿伦特说过一个观点“只有在公众的生活当中,我们才有真正行使的自由。”要把这个私人,不为人知和公众这三个领域进行完整的统一,要把人放在公众生活当中,让他回归到这种所谓的打引号的“本真”的生活里,而不是执迷于独处的生活。

不管是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君子慎独”,还是阿伦特谈到的“公众生活才是本真的生活”,其实都在给我们强调一个道理:有可能法律的边界是清晰而明了的,但是法律只能作为底线而存在。真正的高线还是来自我们各自的这种道德自我的修养,所以谈到道德的修养,尤其是独处之处,应该提咱们中国的四个字就叫做“君子慎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大学》提到的叫“成于中而形于外”,所以自内而外自然而然散发出来人性的光辉。

法律永远只能作为底线存在,真正的高线来自于人们的自我道德修养。 当人们能够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人性与道德的光辉,和谐与美好也就随之而来。

《诗经. 大雅. 抑》有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屋漏是房里深暗之处、西北之隅,也是神明所在的地方;君子独处于暗室,也无愧于神明。

神明其实就是自己内在的精神与明德,内在精神体现在自己作得了主,不受制于内在的烦恼欲望,这是真正的自由;而明德决定于能照见自心、明明朗朗,于是不论人前人后,总在心地上用功,使心与明德、本真相应。

日本良宽禅师一次在中秋节走出房外经行赏月,一个盗贼趁四下无人侵入他的寮房,却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在将要离开,一头竟撞上了良宽禅师。 禅师看他服装单薄,就把身上的僧袍脱了下来,很快地包裹住这位盗贼,然后告诉他:“没什么可以给你,这件衣袍就送你保暖吧!”等这个盗贼冒冒失失地离开后,良宽禅师望着天上的圆月,叹道:“可惜我不能将这美好的圆月也送给他。”

到底人的一生将失去什么? 又要保有什么? 人是赤条条地来到世间,也将手空空地离开人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只有此生所做的善恶业种要跟着自己离开人世,影响来世的受用。 所以隐私或许给了自己些许的安全与自由、熟悉与掌控,然正是自己尊重己灵、珍视明德,所以纵使失去一切,仍有一分本真在怀,自家风光如常明媚。

君子慎其独,怀仁德不孤;明德长善护,来去也自如。

英文:

All human beings have three lives: public, private, and secre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