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骆驼的文章(你会用十八种方法形容骆驼很帅吗)

形容骆驼的文章(你会用十八种方法形容骆驼很帅吗)(1)

大家好,这是一个新开的固定栏目【24堂写作必修课】,我将每周为大家讲一堂课,课程结束时,我会给大家布置课堂作业,并将作业展示在下一堂课里。

很多热爱写作的同学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是个一文不名的小作家,就是想要通过写作养活自己,为什么我离畅销还是那么远?

我一直有写作的梦想,可刚写几行,灵感女神就离我而去,难道我活该写不出好故事?

我其实不想成为作家,我只是想让作文的分数好看一点;

我甚至也不喜欢写作,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文案拿得出手;

……”

其实你需要的就是创作能力,那么跟我一起学习写作吧!

【适合谁看】

√ 想通过写作全面激发灵感的创意人士

√ 对写作行当充满好奇的“门外汉”

√ 苦于灵感蒸发的写作菜鸟

√ 悬疑小说狂热爱好者

√ 悬疑影视作品重度食用者

√ 蔡骏老师“脑残粉”

【你将获得】

真的技巧:是联想不是胡思乱想,是结构不是套用模板,从开头到结局,炼词句、控节奏,写作从此有了章法。

好的经验:阅读也有讲究,敏感大有裨益,听蔡骏如何处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不仅是写作课,更是无所不包的生活箴言。

妙的见识:一条丝巾也能写成一本小说,一首流行歌引发巨大创作冲动,从此一起做天马行空、旁征博引的文艺青年。

第七堂课

运用词汇:你会用十八种方法形容骆驼很帅吗?

掌握足够的词汇,是写作者的基本技能。一篇小说,短则几千字,长则百万、千万字,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怎么去创作?

什么样的词汇,才是好的呢?

许多人认为,好的词汇,必须让人一眼就惊艳。事实并非如此,词汇是为小说整体服务。不然,就会出现有名句无名篇的尴尬局面。而写作词汇的运用,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而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精准。小说创作之中,好的词汇是精准的,而不是故作惊人之语。

精准,是不管是纯文学,还是类型文学,都在追求的文字境界。精准的文字,会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就像前面所说的,它不一定要用许多非常艰深难懂的文字,所使用的词汇,可能是最直白、最简单、人人都能看得懂的词汇。所以,把正确的词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这就是精准。

下面给大家念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是王小波著名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的开头。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读到王小波的小说,一下子就被他的想象力与语言给震撼到了。王小波的语言,就像是原子弹一样,在脑海中爆炸。他恣意汪洋的想象力告诉我,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后来,我就在榕树下发表了一篇致敬王小波的小说,叫做《天宝大球场的陷落》。

仔细分析一下王小波的那句话,你会发现他每个字都很简洁明了,这几句话里也没有任何的偏词、生涩的词,文采也不是很华丽,但这些文字组合在一起,就是能让人感受到诗意。尤其是那句“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自由洒脱的王二,仿佛就在眼前。在那句“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中,一个“锤”字就将生活对人的侵蚀表达的淋漓尽致,生动鲜活。而仅仅“生猛”两个字,一个特立独行,自由恣意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想要做到精准的表达,其实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儿,精准的前提是词汇量的丰富。词汇量的多寡,将会决定创作者的上限。如果词汇匮乏,那么形容一件事、一种状态或情绪的时候,会让作者捉襟见肘。比如说“愤怒”这种情绪,有些作者可能就会反复地使用诸如“双目怒张”“怒火攻心”等,形容雨势大,总也离不开“瓢盆大雨”、“倾盆大雨”。这样的小说,读起来就比较乏味。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审视一下自己。为什么词汇量这么少?一般来说,原因无非有两个:

一、积累太少。

二、不会链接词汇,形成了思维定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