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的就是磨炼与挫折(只有经历了才知痛的珍贵)

人生需要的就是磨炼与挫折(只有经历了才知痛的珍贵)(1)

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挫折而带来困惑或痛苦,而如何面对挫折却又成了一道人生的难题。

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说:对于痛苦的错误认识之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把这种“不幸”,“忘我”地填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让一缕阳光照进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湿的心”将自己紧紧包裹着,生怕一不小心让别人见到缺陷后奚落自己、远离自己。

那么,如何面对”挫折”,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理解。

01

记得在央企时的一位同事。

说话结巴,也叫“口吃”,同事都叫他“磕巴”。但是他从来都没觉得自己“口吃”是个缺陷。

如果有人取笑他,他会自嘲说:“口吃”怎么啦?我不是照样娶了个漂亮的老婆吗?我老婆就喜欢我“口吃”的样子,羡慕吧?

他将自己这“口吃”的缺陷,玩得“炉火纯青”,甚至有的同事还时不时学他“讲话”,弄得大家啼笑皆非。

在工作当中因为他这种先天的不足,领导都会“网开一面”,同事之间玩笑归玩笑,但都不会和他计较与争宠,加上自己的努力和情商,某一天还当上了部门领导,管理着一群技术工人。

心态如是之好,应验了那句话: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生需要的就是磨炼与挫折(只有经历了才知痛的珍贵)(2)

02

记得某年冬天一个下午。

我和一个比较投缘的同事去饭店吃饭,突然错愕:你的右手怎么啦,食指少了一节,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没发现我都是用左手吃饭吗?没事,只是多年前的工伤,他很不屑地说。

当时我和他认识有七八年了,一直都没发现右手食指有问题,原来是他对人生积极的态度掩盖了我没发现的事实。

这也充分证明这位同事的心态还是挺敞亮的。他还说,当时出事的时候还没娶媳妇呢。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右手食指有问题而自暴自弃,也从没有因为自己右手食指的问题而放弃自己追求幸福,反而坚定地认为左手也可以吃饭,右手有残缺也不耽误如今经商,也不耽误结婚的人生信条,自然得到上天的眷顾。

容纳和接受生活中不为意志所转移的那些不完美,心理不残缺,生活便会过得通透。缺陷不是自己的替罪羊。

人生需要的就是磨炼与挫折(只有经历了才知痛的珍贵)(3)

03

人生存在的痛苦,如何面对?我们来看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博士如何说:

我们痛苦了,第一反应就是想降低痛苦、逃离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问题自身,这并不利于心灵的成长。

一、接受心理问题,带着你的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二、打开心扉,寻找你身边的“业余心理医生”;

三、理解他人,自己去做一名好的“业余心理医生”。

痛苦只是心理问题的信号,直面问题才能减少痛苦。

遇到挫折和痛苦最好的良药,学会医者自医,带着心理问题去积极的生活。

那问题又来了,到底怎么带着心理问题继续积极生活呢?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说:问题及其内在痛苦情感的倾向是所有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我们想逃避痛苦,但痛苦背后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一部分,须臾不可分离,根本逃避不了。所谓的逃避,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减少我们的痛苦。我们以为看不到它们了,但其实它们还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

而那些直面自己的痛苦及痛苦背后的问题的人,每一次痛苦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因为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的状态,彼消此长,使自己达到“心流”地圆满,逐渐走出心理缺陷地阴影,踏上心灵成长之路。

曾经一位攀岩选手对攀岩运动感慨道:“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还有,米哈里的实验证明,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找到乐趣的人,有能力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只注意与这一刻有关的事物。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轻松,因为他们可以把其他不相关的资讯都抛在一旁。

选择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找到乐趣,打开通往心境的管道,让自己内心秩序回归正常轨道,迎接那道光,豁然开朗,全面盛开。

人生无常,有些挫折,只有经历了才知”痛“的珍贵。“痛”是对自己的一种打磨,使之人生境遇愈发向好。

前行的路上,有时如同穿过隧道,继续往前走总能见到光亮的出口。

人生需要的就是磨炼与挫折(只有经历了才知痛的珍贵)(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