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

A :哲学家专有名词

1 辩证法(dialectic)

一种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大加使用的哲学方法,在辩证法中,矛盾之间互相对抗以达到真理。辩证法的起源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2 白板(tabula rasa)

洛克哲学中的术语。洛克认为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从而与天赋观念存在的学说相对立。换句话说,心灵在人刚出生时是“空白的”,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必须通过经验“印上去”。

3 超人(ubermensch,Superman)

尼采著作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我们的卓越的人。

4 超验的(transcendent)

独立的。在宗教哲学中,超验的上帝与他所创造的宇宙是相分离的和迥然不同的。这与内在的上帝概念相反,比如在泛神论中,上帝是等同于他的造物的,或可举一个不同的例子,在某种形式的人本主义那里,上帝是与人类相等同的(黑格尔主张这种观点)。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

5 沉思 [contemplation]

按照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哲学家)的说法,这是最幸福的生活,即是思想和哲学的生活。

6 存在的世界(world of Being)

柏拉图形而上学中的术语,指理想中的“形式”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只能通过理性和思想来认识这个世界。

7 单子(monad)

莱布尼茨用来指一切不变事物的最终组成部分的非物质实体,上帝是唯一一个不是被创造的单子,他作为自我封闭的(“无窗的”)的先定实体创造了所有其他单子。

8 狄奥尼索斯式的(尼采)[Dionysian(Nietzsche)]

艺术、精力和意志中的非理性原则。

9 公意(卢梭)[general will(Rousseau)]

一个民族集体的愿望和决定。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2)

10 信仰的飞跃(leap of faith)

克尔凯·郭尔的用语。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证明他所信仰的东西。

11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物理学中的)[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in physics)]

一个亚原子粒子的运动和位置不可能同时确定。

12 怀疑的方法,方法论的怀疑(method of doubt, method of logical doubt)

笛卡儿发现那些我们可以“完全确信”的原则的技巧;即怀疑一切,直到你发现那些不可能被怀疑的原则为止。

13 荒谬的,“荒谬”(absurd,the“absurd”)

不合理的,非理性的,无意义的。阿尔贝·加缪用这个术语指“理性的人和一个冷漠的宇宙的遭遇”,这个世界似乎对我们关于正义和意义的要求漠不关心。

14 生成的世界(World of Becoming)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中的术语,指我们的生活世界,由感官把握的对象的变化的世界。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3)

15 帕斯卡的赌注(Pascal’s wager)

这是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提出的一个建议。该论证说,信仰上帝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如果他存在而你又信仰他,那么你将永远得到回报;然而如果他存在,你又不信仰他,那么你将永远受到惩罚。

16 本真的自我(authentic self)

存在主义的一种说法,指真正的、个体的自我认同,从而与非本真的自我相区别,非本真的自我只是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和公众的认同而已。这个词在20世纪经由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而变得盛极一时。

17 精神(spirit)

黑格尔哲学中的概念,指包含了整个宇宙和所有人的无所不包的观念。更一般地说,精神意指热情(如在“团队精神”或“当这种精神令我感动”中的意思);在宗教中,精神通常是指一种无形的存在,比如上帝,有时也指人的灵魂。

18 净化(亚里士多德)[catharsis(Aristotle)]

通过艺术来纯洁或涤净情感。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4)

19 事实(“matter of fact”)

休谟的术语,指一种需要通过经验来证实或否证的经验主张。

20 事实性(facticity)

萨特用这个词来指称对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为真的事实总体。

21 绝对自由(absolute freedom)

不受任何限制(这是不可能的)。让-保罗·萨特用这个术语指一个人无论受到环境的什么限制,总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他并未因此就说一个人可以摆脱限制。

22 可普遍性(universalizability)

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每一个人的能力。按照康德和其他哲学家的说法,这是道德原则的本质特征。

23 思想着的自我(thinking self)

笛卡儿哲学中真正的自我,这个自我通过在思想活动中把握自己,从而(超出任何怀疑地)发现了它自身的存在。

24 尤德摩尼亚(eudaimonia)

亚里士多德用来称谓“幸福”的词,或者更精确地说,就是“生活得好”。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5)

25 自欺(bad faith)

萨特以此来描绘一个人拒绝接受他自己。它有时意指不接受对你为真的事实。更常见的意思是,把关于你的事实作为对你而言是结论性的接受下来,比如“哦,这件事我不能做,我太害羞了”。

26 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康德哲学的用语,即一种无条件的、不受情况限制的道德律令。绝对命令是特别是指这样一种行动规则,告诉我们应当以我们希望其他每一个人都这样做的方式去行动。

27 幸福计算法(happiness calculus)

由杰里米·边沁发展出来的一种技巧,它用行动产生的快乐和痛苦的量来计算行动的正确性。快乐之间相互比较,并与行动产生的痛苦相抵消,那么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多快乐和最小痛苦的行动就是应该做的。

28 休谟的叉子(Hume’s Fork)

大卫·休谟的一种论证,即每一个得到辩护的真陈述要么是一个“理性真理”,要么是一个“事实”。

29 西西弗斯(的神话)[Sisyphus’s myth]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段关于西西弗斯的故事。众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让他推着石头上山,刚到山顶,石头又重新滚落,于是西西弗斯就不得不永远重复这一过程。阿尔贝·加缪以此为模型,说明人的生活总体上的荒谬性。

B:思想流派和主义

1 悲观主义(pessimism)

认为生活是不快乐的,而且也没有最终的目标。宽泛地说,悲观主义者是料想事情最终会最糟的人。康德(他根本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追随者,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历史上的悲观主义者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2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20世纪的一种哲学运动,在法德两国通过海德格尔、萨特和其他一些哲学家的著作而展开。它的基本主题是人的自由和责任、既定规则的缺乏以及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3 法西斯主义(fascism)

认为国家有权控制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原因在于国家是最重要的,个人只居次要地位(有时也称极权主义)。

4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种道德哲学,主张我们的行动应该为了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

5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这种理论把精神事件等同于大脑中某些特定的过程,而且其他媒介(如计算机)中的类似过程也会产生类似的精神表现。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6)

6 禁欲主义(asceticism)

一种严格自律和节制的哲学。主张尽可能地拒斥人世间的舒适、奢侈和快乐。

7 绝对主义(伦理学中的)[absolutism(in ethics)]

正确的道德标准只有一种,它适用于一切社会。

8 快乐主义(hedonism)

一种关于好的生活的概念,它认为快乐就是最终的善。

9 类比(analogy)

相似,比较。类比论证说,两种事物在某些关键的方面相似,因此可能在其他方面也相似。

10 利己主义(egoism)

认为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的。见伦理自我中心主义,心理自我中心主义。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7)

11 利他主义(altruism)

—个人应当为他人利益着想,而不是只为自己利益着想。见伦理利他主义,心理利他主义。

12 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 egoism)

人应该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13 伦理利他主义(ethical altruism)

人应该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14 心理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 egoism)

这种观点认为,人总是为自己的私利而行动的,即使他们看起来像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那也只是表面现象(比如当一个人向慈善团体捐款时,利己主义者会说,这个人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体验到一种正直的感觉)。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8)

15 心理利他主义(psychological altruism)

这种观点认为,人“天然地”就是为了他人的福祉而行动的。

16 神秘主义(mysticism)

相信人可以通过一种非常特殊的直接体验来把握某种根本性的宗教真理(上帝的存在、宇宙的统一性等),它与日常的理解有别,与理性也相抵触。

17 实证主义(positivism)

这个词以前被用作经验论的同义词。在最近一个时期,它被用来指由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的一种看法,即只有能够得到经验证实的句子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9)

18 相对主义(伦理学中的)[relativism(in ethics)]

认为不同的社会在其基本的伦理价值上也是不同的。文化相对主义认为社会实际上是千差万别的。伦理相对主义则是一种更为激进的观点,它认为在某一个社会被认为是正确(或错误)的东西仅在那个社会才是正确(或错误)的。

19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精神事件不存在(或它们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重要性)。我们用心灵方面的名称(疼痛、感情、动机)所称谓的东西实际上是行为的样态,它们被误认为是内在的、“幽灵般的”的事件。

20 虚无主义(nihilism)

认为一切都没有任何价值。

C:逻辑用词

1 悖论(paradox)

基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论证而得出的自相矛盾的或似乎荒谬的结论。

2 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

某种既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也不可能被想象成另一种样子的事物。在哲学中,根据物理定律(比如引力定律)是“必然的”,或者根据风俗习惯(比如打击逃税的法律的“必然性”,或者饭后抽烟的必然性)是“必然的”,并不足以说明某种事物是必然的。必然性甚至不允许想象中的反例。因此,二加二得四是必然真理,我们不但对此确信不移,而且发现我们没有能力怀疑它,无论我们的想象力有多么丰富,也不可能说出它如果错了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3不一致的(incoherent)

缺乏一致性;不能以一种有序的或逻辑上相容的方式搭配在一起。使用一些没有准确含义的花哨的行话也许是不一致的一个来源。随便拉一张信念的清单,而没有按照任何秩序或逻辑把它们排在一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它们甚至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一种不一致的哲学也许是富有洞见的,或者部分上正确的,但由于它永远也不可能构成一个系统,所以它看起来很可能就像是一堆胡言乱语或只言片语。还有一些时候,不一致的哲学也许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哲学。它的术语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的原理只是一些凌乱的堆积,而没有明确的关联或解释。

4 阐释(interpretation)

一种理解的方式,从某种眼光出发去看一套事实。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0)

5承诺(commitment)

一种自愿形成的需要遵守的义务。

6 非理性的(irrational)

与理性规则相违背(不等于“没有理性的”,比如我们可以说虫子和鱼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只有理性的(即会思考、会计划、会计算的)生灵才可能是非理性的。

7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

认为非物质实体存在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它的弱版本只是认为存在着这种实体;而它的强版本即唯心论则认为,只有这种实体存在(也就是说,不存在物质对象)。

8概念(concept)

关于某种对象或事物状态的观念,通常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表达(概念有时候被说成是词语的含义)。

9公理(axiom)

—个因定义为真或显然为真,以至于用不着再去证明的陈述。因此,公理可以被用作论证的出发点,而无需进一步争论。

10 归谬法(reductio ad absurdum)

一种论证形式,通过表明一则陈述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来反驳它。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1)

11归纳,归纳推理,归纳概括(induction,inductivereasoning,inductive generalization)

从足够数量的特殊观察样本(“这只天鹅是白的,那只大鹅是白的,还有那一只,那一只……”)中推导出一般结论(比如“所有天鹅都是白的”)的过程。它通常与演绎相对立,演绎推理保证结论和前提同样可靠,而归纳却永远不能给出一个和前提同样可靠的结论。它的结论至多只是有可能的(永远都有这样的可能: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比如澳大利亚西部——存在着黑天鹅)。

12反驳(refute)

因好的、可信的理由而拒斥。我们通过表明一条陈述是假的来反驳。这条陈述;通过表明一个论证是无效的或者它的结论是假的来反驳这个论证。

13 归纳逻辑(inductive logic)

是对归纳和归纳推理的研究。

14 合理的(论证)[sound(argument)]

一则好的论证;一个既是有效的、前提又为真的演绎论证。

15合理性(rationality)

主要是指按照目标、计划和策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合理性也指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思考,并且有思考成熟的目标、计划和策略。首先,合理性是与无理性相对的;其次,它是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虫子是无理性的,傻子和疯子则是非理性的。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2)

16假说(hypothesis)

需要通过诉诸经验和事实来确证(或反驳),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查明的陈述。

17结论(conclusion)

论证的结尾;最终的主张。

18经验的(知识)[empirical(knowledge)]

源于经验并且只能通过诉诸经验来辩护。经验知识只能这样获得,并且只能这样来辩护(与先验知识相对,它无需经验)。

19经验真理(empirical truth)

因事实为真而且可以通过经验获得的陈述。

20 客观真理(objective truth)

独立于个人的观点而为真,而且可以向任何人证明为真。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3)

21 理性(reason)

抽象地思考、形成论证以及进行推理的能力。有时理性指的是人心灵的一种“能力”(18世纪心理学的一个残余物)。而在形而上学中,这个词有一种很有争议的含义,即人仅仅通过思想超越经验去确定实在是什么样子的能力。

22 论证(argument)

从一种主张推出另一种主张的过程。论证也许是针对一个明确的竞争对象,但并不必然如此。哲学论证并不要求有一个靶子或不同意见。

23逻辑学(logic)

哲学的一部分,研究理性论证的结构,尤其是有效推理的规则和归纳概括的规则。一般来说,逻辑就意味着“秩序”。

24矛盾(contradiction)

两个陈述既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都是错误的。例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说“天在下雨”和“天没下雨”。

25谬误(fallacy)

无效的论证。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4)

26偶然的(contingent)

不是必然的,本可能是其他的样子。如果我们可以想像一个东西是另外一种样子,那么它(或事物的状态)就是偶然的。

27偶然谬误(contingent falsehood)

指虽然错误但本可以不出错的陈述。“地球有两颗卫星”是偶然谬误,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地球真有两颗卫星会是什么样子。

28偶然真理(contingent truth)

本可以不是这样的真陈述。“重物落向地球”是偶然的,因为我们很容易想象,如果它们不这样会是什么情形。即使从物理上说,重物下落是必然的,它也依然是偶然真理。

29人身攻击(ad hominem)

一种针对个人而完全不顾主题的论证(又可写作ad feminam)。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5)

30弱的(论证)[weak(argument)]

一种归纳论证,它的证据没有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足够的保证。

31三段论(syllogism):

演绎推理的一种。最著名的例子是那些具有如下形式的论证:

所有的P都是Q。(大前提)

S是P。(小前提)

因此,S是Q。(结论)

大前提是一个一般性断言,小前提通常是(但并不总是)一个个别断言。

32思想气候(climate of opinion)

人们所共同持有的一套观念和信念,以及这些东西被广泛接受的理智氛围。

33推理(inference)

从一套原理推出另一套原理的过程,就像在论证中所做的那样。演绎推理只是推理中的一种。

34推理规则(rule of inference)

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能够从一条陈述推出另一条陈述的原理。

35无效的(invalid)

在论证中没有正确地遵循公认的推理规则。这个词只适用于论证,不适用于陈述。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6)

36循环论证(begging the question)

把一个问题中正在争论的观点假设为正确的。例如,我怎么知道上帝不会欺骗我?因为上帝赋予我的理性的自然之光告诉我,上帝不会这样做。

37演绎(deduce)

根据业已接受的推理规则从一个原理推出另一个原理。演绎或演绎论证的关键在于,结论的确定性是由前提的确定性来保证的。

38预设(presupposition)

一条被当作论证的先决条件的原理,但它本身并没有受到论证的检验和批判。例如,律师预设了法庭以正义为目标,而且法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正义的观念。对那些主张提出挑战的是哲学家而不是律师。

39主观真理(subjective truth)

一种在相信它的人看来也许为真,但对其他人也许并不为真的观念。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主观真理是一种激情式地笃信的观念,但从客观上讲,它既不真也不假。

100个好词语100个好句子(词语100个哲学术语)(17)

40自我认同(或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你描述自己特征的方式,无论一般描述(比如一个人、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上帝面前的造物或许多动物中的一员),还是具体描述(比如跑的最快的人、每门功课都得C的一个学生、班上穿得最差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不仅仅是对一个“物”的认同,比如对一个人的身体的认同。它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我是“什么”的问题。

41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境(egocentric predicament)

这个问题源于:我们只能直接了解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也许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别的东西或别的人。

42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ory)

指矛盾存在于同一个或同一套陈述之中。我所说的可能与你所说的是矛盾的,但我所说的可能也与我所说的其他东西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自我矛盾的。此外,在一些奇特的情况下,我自己的一句陈述也许是自相矛盾的;例如说:“我不存在。”

本文来源:哲学公众号

转自:同文译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