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的来源有哪些(周姓竟起源于这个时期)

周姓的来源有哪些(周姓竟起源于这个时期)(1)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据周氏家谱记载,周姓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构成当代汉族周姓主要有两大支:古周国和姬姓。第三支周姓源自外族的改姓。据周氏家谱记载,周姓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500多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另据周氏家谱记载,改姓氏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周姓的来源有哪些(周姓竟起源于这个时期)(2)

一般认为周姓起源: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周姓的来源有哪些(周姓竟起源于这个时期)(3)

周姓人口分布

据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544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周姓人口由210万激增到近2500多万,增长了近12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这1000年中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ㄏ”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东和贵州,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四川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5.3%,为周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3.4%。全国形成了沿长江的高比率周姓区域。

周姓的来源有哪些(周姓竟起源于这个时期)(4)

周姓字辈

广西梧州周氏排辈语:

尚邦国芝光利用宾于皇

起名规则,男性由姓 排辈语 名3字构成。

即中间一字相同则为同辈。

女性可采用些规则,也可不采用。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绪成德经世安邦家修朝献万奕其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肇宏昭列时旺玉堂轩

国字必尚义言方定泽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