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

前言

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毛主席还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较高的修养。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主席很爱看戏。他不仅爱看戏、会看戏,还经常发表一些新颖的看法。一些行家听了,也赞许不已。著名京剧名家梅兰芳,更是视毛主席为知音。

梅兰芳感叹:毛主席是行家

毛主席对京剧的兴趣,是在延安的时候产生的。

那个时候,在延安窑洞中运筹帷幄的毛主席,夜以继日的工作,累了休息的时候,江青就给毛主席放一段她从上海带来的京剧唱片。

毛主席听后很喜欢,常常听完一遍,都会说:“再放一遍。”毛主席对京剧的喜欢程度,已经到了无论是坐火车还是住宿、吃饭,都要放一段京剧听一听。

1949年进驻北京后,毛主席第一次在长安大戏院观看了梅兰芳的演的《霸王别姬》。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1)

毛主席

期间,毛主席非常认真,不放过台上演员的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句唱词,他的手和头还随着唱腔节奏轻轻晃动着,完全是一副入戏的状态。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不愿意提前离场,非要等到演员们出来谢幕,他和大家一起鼓掌,庆祝演员们演出成功。

毛主席不仅在看戏的时候认真,有时候看戏前,他还会做一些准备。

一次,在看梅兰芳的《游园惊梦》时,毛主席提前读了梅兰芳的书《舞台生活四十年》中的相关部分。

另外,他还专门派人到梅兰芳那里借阅剧本,细细阅读,他希望自己在观看演出时,每个字都能听得明明白白。

对于那些生疏的戏,毛主席还会让演员提前将唱词写出来,仔细看过之后再听戏。

如果看到有错字,毛主席会一一改正,并告诉演员错误之处,鼓励他们多学文化知识。

看完戏以后,毛主席还会评戏。作为一个革命领袖,毛主席评戏除了从政治角度出发,还会从艺术、技术以及美学角度出发评价,发表一些精辟的观点。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2)

毛主席接见文艺工作者

一次,毛主席在看过《辕门斩子》后,提出意见:

“像杨延昭这样的历史人物,戴乌纱帽,穿白色衣袍不符合当时的情况。他那种身份,应该穿紫袍,在家里也应该穿紫罗蓝色的便装。戏里面的唱词应该是‘穿紫袍’。”

后来证明,毛主席的意见是对的。修复岳王庙,塑岳飞像的时候,历史学家查证了当时岳飞衣服的颜色。

他们告诉主管人员,衣服的颜色应该是紫罗蓝色。而杨延昭与岳飞都是宋朝人,都是一二品官员,所以,杨延昭也应该是穿紫色袍子,而不是白袍子。

还有一次,毛主席听完《苏三起解》后,对戏中的一句唱词提出质疑。

那句唱词是这样的: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

毛主席说这句唱词应该改成“苏三离了洪洞监,将身来到大街前。”

因为,离了洪洞县意思就是离开了洪洞县城,怎么又来到了大街上,这里的大街,是什么大街?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3)

毛主席

苏三只是离开了洪洞县的监狱,还没有离开洪洞县城,所以才能来到大街上。

在看《空城计》的时候,毛主席同样对唱词提出了质疑。

那里有一句唱词说“又没有埋伏,又没有兵”。毛主席听后马上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因为,“埋伏”和“兵”是一个意思,埋伏也是伏兵,有兵才有埋伏。所以,毛主席建议那句唱词应该改成“内没有埋伏,外没有救兵”。

正因为毛主席看戏的时候非常认真专注,思考良多,所以他能注意到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艺术细节。

1951年的除夕,毛主席点名邀请梅兰芳剧团到中南海参加迎春晚会演出。

期间,梅兰芳父子联袂演出了《金山寺》与《断桥》。

次日,毛主席在接见梅兰芳的时候,对他的创新表演进行了高度赞扬。

毛主席说:“你的白娘子扮相与众不同,想法很妙,穿一身白,头顶上有一个红绣球。”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4)

梅兰芳

梅兰芳听后非常激动,感叹毛主席是知音、行家。回到家后,梅兰芳对妻子说:

“毛主席看戏看的可真仔细啊!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人谈过白娘子的扮相,这是我费了很多时间研究,才改成这样的!”

毛主席改动《智取威虎山》一字,剧组人员叫好

1964年,全国掀起了创演革命现代戏的热潮。

这年4月,毛主席来到杭州,在浙江省委一些同志的陪同下,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

对于这部剧,毛主席非常喜欢,他说:“戏不错,表现了我们的武装斗争,但是,戏名似乎有必要研究一下。芦荡里面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而且,那个时候的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了,而是火焰。”

随后,毛主席把这个戏改名为《沙家浜》。

7月17日,毛主席又观看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创作这部戏的时候,编导几度易人,改了又改,最后被江青他们封为“十年磨一剑”的样板。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5)

《智取威虎山》剧照

对于这部样板戏,江青非常得意,曾经三令五申:

“学习样板戏不走样,谁也不准改一个字!”

毛主席在看这部戏的时候,看到“打虎上山”这一场,对杨子荣唱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非常满意。

但是,当杨子荣唱到最后一句“迎来春天换人间”时,毛主席微微一怔,随即提出意见:

“应该将‘天’改为‘色’,改成‘迎来春色换人间’就好了。”

毛主席这个改动非常妙,原来的“春天”一词非常直白,而“春色”则含蓄有诗意。而且,‘春天’两个字都是平声,唱起来有些别扭,‘春色’则是一平一仄,唱起来比较上口。

毛主席的一字之改,不仅使得这句唱词增色,也让这一整段唱词增色不少。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的这一意见得到了剧组全体人员的叫好。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6)

毛主席

另外,毛主席还表示,反面人物的戏太重了,要加强正面人物的戏,不要将杨子荣搞成孤胆英雄。

8月,毛主席又在北戴河观看了由山东省淄博与青岛两个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现代戏《红嫂》。

期间,台上的演员看到毛主席在台下认真看戏后,既紧张又激动。

演到贫苦农民阿二因为不满地主的欺压,奋起反抗,举起手中的锄头,砍向狗腿子刁鬼这一情节时,由于饰演阿二的演员过于紧张,不小心失了手,真的打在了饰演刁鬼的演员头上。

随后,刁鬼脑袋一耷拉,瘫倒在地,一动不动。观众哄堂大笑,毛主席也跟着笑了起来。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与其他观众一起起立鼓掌,随后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祝贺他们演出成功。

期间,毛主席还低头与台上一位剧团同志说话,好像是在询问刚才被砸到的饰演刁鬼那名演员的情况。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7)

京剧《红嫂》

在后来的座谈会中,毛主席直言不讳的表达对这部戏的喜爱,称赞这台戏可以用“玲珑剔透”来概括,剧本写的细致,演员们表演的也非常细致,充分体现出了军民鱼水情深。

同时,毛主席也提出了对于这台戏的建议。这台戏选用的是张派唱腔,中间还穿插了一句南梆子。毛主席觉得这样不好,建议改用西皮原板。

因为,京剧中南梆子是用来表现小家碧玉的传统人物,而红嫂是英雄人物,用西皮原板比较好。

同时,毛主席还建议将‘熬鸡汤’那场戏开始用的四平调改为二黄慢板。

因为,传统文戏四平调表现的也是小家碧玉那样的人物,而二黄慢板表现的是大家气派的人物。

看到毛主席看的如此细致,点评的如此内行,大家惊讶不已。毛主席还鼓励将这台戏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沂蒙红嫂”。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8)

毛主席

毛主席入戏太深,情绪失控

毛主席看戏不仅看的细,入戏还非常快,非常投入感情,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对此深有体会。

1958年,毛主席到上海后,相关负责同志为毛主席准备文娱活动时,征求毛主席的意见。

毛主席略做思考后说:“还是看《白蛇传》吧!”

毛主席不同时期偏爱不同的京戏。例如,转战陕北时期,他喜欢看《空城计》、《草船借箭》。三大战役时,他又喜欢《黄山泪》等戏剧。

进入北京后,毛主席多次观看《霸王别姬》。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毛主席非常喜欢看《白蛇传》。

这部戏虽然他连续看了很多遍,但每次看依旧非常投入,每次都伤心落泪,鼻子都呼吸不过来,这一次同样如此。

看戏的那天晚上,李银桥跟随毛主席坐车来到上海干部俱乐部礼堂。随后,毛主席坐在前排的单人沙发上准备看戏。

毛主席爱抽烟,锣鼓敲响后,李银桥为毛主席点了一支烟。一向烟瘾大的毛主席,一支烟还没有抽完,就拧灭不抽了。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9)

李银桥夫妇与毛主席

从毛主席的神态来看,李银桥知道毛主席已经入戏了。只见毛主席睁大双眼,全身一动不动,紧紧盯着舞台上的演员。

期间,唱到精彩的地方,毛主席情不自禁拍手鼓掌。

但是,随着金山寺的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主席的脸色突然暗了下来,甚至出现一丝紧张恐慌的情绪。

当台上的演员演到白娘子与许仙生死离别的桥段时,早已有了经验的李银桥赶紧轻声咳嗽了两声。因为,他要维护毛主席的“领袖威严”。

但是,毛主席由于入戏太深,根本没有听到李银桥的咳嗽声,他的鼻翼开始微微扇动,随后,已经悄悄在眼眶里积聚的泪水,变成大颗大颗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滚落到毛主席的胸襟上。

看到这里,李银桥心想:糟了,今天的观众可不少啊。

随后,李银桥身体僵硬,不敢有大动作,只是用余光扫了一下周围,观察其他观众的反应。

还好,观众们也都入戏了,没有注意到毛主席这里的情况。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10)

毛主席

但很快,毛主席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也早已不是一颗一颗往下流,而是一行一行的流。同时,毛主席的呼吸也变重了,鼻子呼吸也不顺畅。

李银桥发现,附近已经有观众往毛主席这边看了。于是,李银桥又轻声咳嗽了一声,想要提醒毛主席注意“领袖风度”。

但是,他的这一声咳嗽不但没有唤醒毛主席,反而招来了更多的目光。

终于,毛主席的情绪达到顶点,忘乎所以的哭出了声,他颤抖的抽泣着,毫无顾忌的擦拭眼泪。

一旁的李银桥紧张不已,期盼着这场戏赶紧结束。

就在法海要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的那一刻,毛主席出现了一个惊人之举。

只见他的大手在沙发的扶手上猛拍一下,随后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随后,依旧沉浸在戏中的毛主席大踏步走向舞台。一直到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毛主席才重新回到现实中。他微微一怔,也跟着观众鼓起了掌。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11)

毛主席

随后,毛主席上台双手握住饰演青蛇的演员,又分别与饰演许仙与白娘子的演员握手,唯独没有理睬饰演法海的演员。

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入戏之深。

毛主席不仅爱看戏、听戏,有时候兴致上来了,还会哼唱几句。

1960年11月25日这天,毛主席忙完工作后走出菊香书屋,在院子里的松树下散步。

突然,毛主席停了下来,开始哼唱京剧《李陵碑》中的几句唱词:

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

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

七郎儿回雁门搬兵求救,

为什么此一去不见回头。

唱到这里,毛主席突然哽咽不已,没再继续往下唱。

这一次,毛主席情绪失控并非因为入戏太深,而是因为他想到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儿子毛岸英。

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江青不准智取威虎山做改动)(12)

毛岸英

这一天,是儿子牺牲10周年的日子……

除了戏曲,毛主席还非常喜欢诗词、相声。他是中外现代史上,少有的对文学艺术有着广泛浓厚兴趣与较高素养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时至今日,毛主席虽然已经去世40多年,但他给我们留下的经典作品,以及他的思想巨著,依然熠熠生辉,是我们的一大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