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

两套相邻的三居室,业主希望我们能帮助她们打造出一个适合三代同堂,同时功能和颜值都具备的新家。两套89平的小三居,将两户之间的隔墙打通之后,我们对整个空间布局做了很大的调整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2)

1.仅保留一个入户门,将原本一户的门厅和厨房合并成一个大的门厅,而另一个门厅和厨房合并也得到一个更宽敞舒适的厨房。

2.客厅摒弃了传统的以电视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将主沙发,单人沙发和软榻以更易交流的方式进行摆放,提升家人之间的互动感。

3.两边卫生间的设计都采取了洗漱、淋浴、马桶区分别独立分区的设计,可以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并且淋浴区和马桶区的门全部使用玻璃,最大限度的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4.两个阳台打通,增设了洗衣功能区,能同时放下一台洗衣机、一台烘干机和用于搓洗小衣物的洗衣池,对于有孩子的家庭非常实用。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3)

而其中,最大的设计亮点在于

1.客餐厅通往两边房间的过道处设计了两扇移门,打开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关上后,小夫妻和老人又都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私密空间,互不打扰,完美解决了三代同堂家庭的很多问题!

2.餐厅中选择了一个大大的餐桌 岛台,成为一个很好的多功能区,餐桌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桌写字台,也可以是父母的工作台,岛台让老人不再孤单地在厨房里做饭,随时能看到孩子。它能增加家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招待客人更游刃有余,相信这样的家,一定会让生活大不同!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4)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5)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6)

原有的玄关 厨房,改造为现在这个宽敞通透的门厅。白色打底,金色勾勒,利用工而有意的手法描摹空间气质,宁静中流露着不经意的优雅。镂空的造型隔而不断,采光与通风性更好,也给空间带来雅致的格调。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7)

摒弃常规的客厅布局,通过家具摆放规划出一个完整的会客区间,主沙发、单人椅及软榻通过一方地毯围合起来,有零有整,巧妙地解决了原本客厅开间小的问题。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8)

客厅的主基调同样是以白色为主,配以墨绿色的单人椅和浅蓝色的布艺硬包背景墙,又给空间带来别样的色彩和质感。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9)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0)

背景墙选择了具有质感的真丝布艺,浅浅的蓝色清爽利落,在材质的肌理与纹路中细细探寻,便能找到潜藏的优雅和精致。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1)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2)

细微之处见真章,水墨山水、枝叶细瓣的美好在设计的精心布置下徐徐盛放,于无声处牵引着观赏者的情绪。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3)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4)

原有户型中的客餐厅合二为一,设计了餐桌 岛台的形式,延展了操作台面,形成了一个极好的工作区。在这里,孩子可以玩玩具和学习,爸爸妈妈在一旁陪伴或工作,爷爷奶奶在岛台为家人做点心洗水果......这不仅仅是一个餐厅,更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一个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家庭。空间,也因此而有了情感和温度。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5)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6)

客厅、餐厅、厨房、岛台......设计上重新赋予空间更流畅的动线,更多元的生活形态,更具互动式的情感链接。清新的空间配色与设计相得益彰,精致中带有摩登美感。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7)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8)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19)

用温润的原木餐桌,柔软的布艺餐椅来中和纯白底色的冷清,金色线条贯穿各个空间,营造优雅的精致感。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20)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21)

设计以有选择地“打开”为要义,在公共区域构建交流的界面,而在独立空间中,设计则尽可能地“内收”,营造私密和舒适的空间,纵使外界纷扰,这里依然安静如初。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22)

儿童房的榻榻米设计让孩子有更肆意的活动空间,活泼的草绿色点缀其中,每一处空间都应该反映出居住者的独特之处,所有的配饰都能够在与主人互动的过程中带来快乐。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23)

清爽的厨房空间能让人心情舒畅,简约精致的背后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两小户型打通设计(两户打通的居家住宅)(24)

任何色彩都有被过度解读的嫌疑,空间部分与其说我们采用了大量的黑白,不如说是对色彩的舍弃,让材质本身的肌理来彰显质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