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

中国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僧道大德皆用香、爱香、惜香,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上层社会也始终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叶庭珪《南蕃香录》云:“古者无香,燔柴炳萧尚气臭而已。”《陈氏香谱》之香品举要谓:“秦汉以前,惟称兰、蕙、椒、桂。”对于宋人而言,出自经典所载“黍稷馨香”或是“兰有国香”,与经由人力煎和而成,可焚、可佩,可入药的香,实在相去甚远,所以叶氏又云:“故香之字虽载于经,而非今之所谓香也。”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1)

线香

传统焚香之品类的扩大与种类增多,汉代为关键点,随着中西交通的开展与文化交流,异香大量涌入中土。因此胡商带来迷迭、艾蒳及都梁等香,尚书郎奏事始含鸡舌香。梁元帝有“苏合氤氲、非烟若云”之香炉铭。五代时期通过朝贡或船舶贸易,以蔷薇花蒸气而成的蔷薇水,都是中土所未见,异香成为新宠。

随着佛教传入,香又具备洁净、供养、清修的功能。宗教之香在唐代发展成熟,仅从唐代法门寺地宫的各式熏香香炉,有熏炉、长柄香炉、香囊、香匙等物莫不具备。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2)

葛洪言:“人鼻无不乐香。”熊朋来云:“香者五臭之一,而人服媚之。”香从早期的除臭、沐浴、熏衣、祭祀、辟邪、医疗、饮食等用途,香之气味最初满足感官所需,而后发展到气味评定,分清俗之别,更进而延伸净心澄道、鼻观持德的精神境界,有如江河百川终汇于海,宋代正位居于此。

历代文人士大夫不仅视用香为雅事,更将香与香气视为濡养性灵之物,故文人的香文化也是一种讲究心性的文化,文人的香也是一种启迪心灵、激发才思的催化剂。唐宋以来,整个文人阶层普遍用香,焚香、制香、赠香、写香、咏香,以香会友,种种香事成为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3)

藏香是西藏的特产,也是西藏三种主要的手工业产品之一。藏香使用藏红花、雪莲花、麝香、藏寇、红景天、丁香、冰片、檀香木、陈香、甘松等二十余种名贵的香料及药材手工制作而成,不仅具有香料的熏香特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一方面人们用它朝圣拜佛,避鬼驱邪,另一方面燃点由药材和香料制成的藏香,可以让空气清洁,心情舒畅。藏香的生产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无时无刻地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它的味道也真正成为西藏味道的代名词。

清代时,藏香曾是重要朝贡物品。西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或其他藏区的土司都曾经无数次由指定的贡道向清廷朝贡。藏香传入内地后,很快在上层社会中流行。主要被用在宫殿和居室内,以去除屋内的浑浊气味,并有安神的作用。

由 “三联文房”重磅推出的纯天然古方藏香是一款取材天然、香味淡雅的优质藏香。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4)

点击上图,可一键下单

- 材料 -

本款产品的二十多种材料全部精选自原产地,古法手工制作而成。所用材料包含:檀香,白银木,丁香,印度豆蔻,肉蔻,香草,藏柏,藏木香,藏红花,麝香,安息香,乳香,琥珀香,小叶杜鹃,甘草,冰片等。

以木本为主,混合草本及矿物质。在材料混合以前,有的材料需单独清洗、晾晒,有的则需单独炮制。

制香中必需的青稞酒是从藏族老百姓家里购买的自酿青稞酒,不含任何添加剂。水是雄巴拉曲泉水,甘、冷、软、轻、清净、无臭,可用于沐浴净身。

因取材天然,未经染色便成色均匀,点燃后久烧不断,香味和缓,渗透力和持久性强。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5)

- 工艺 -

藏香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也极为严格,传统制作技艺亦复杂考究。大致可划分为木材浸泡、磨制柏木泥、配药、磨料、搅拌、挤香、晾晒、捆扎、包装等工艺流程。

选材、清理

对药材和香材进行筛选,剔除不符合标准的部分,之后进行清理。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6)

炮制

一部分药材需要单独炮制。按照传统进行蒸煮、炒制、浸泡、细磨、晾晒等过程。

材料混合研磨

分步骤将材料混合,先粗磨再细磨,之后将粉末状材料混合均匀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性与香味初步融合。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7)

香泥发酵

在混合好的材料中加入青稞酒及泉水,搅拌均匀形成香泥。之后封闭放置在一定温度的环境中发酵。这属于前发酵,使其材料的药性和香味得到激发。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8)

成型、干燥

将发酵好的香泥压制成线型,置于香板内人工修整形状、裁切。然后将湿香置于通透干燥、且无风直吹和阳光直射的室内进行干燥,干燥时间按季节不同而异,一般4~5天。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9)

捆扎、分装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10)

每盒共两把香,用藏族特有的五彩线捆扎、分装。五色是代表西藏的颜色:红色代表火焰,白色代表白云,黄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蓝天,绿色代表碧水。

焚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趣(焚香雅趣)(11)

外盒使用格纹纸,内盒为云龙纸,素雅庄重。

香之事,看起来是虚无缥缈的味道之惑,但背后承载的,既有香材的兴衰历史,也有对出香效果的香道具的技术需求,更有借香味而反观自身的种种法则。随着现今香席的盛行,现代人对于焚香,早已不仅是感官的享乐,而是希望通过焚香仪式的进行,除了与好友知交之外,更能和缓心情,达到身心平衡美妙。

大家都在看这些

  • 一部没有赵忠祥的“动物世界”

  • 明星们的十个共同点

  • 泰国被困少年13人全部获救:不分国籍的深洞营救

  • 泰国少年足球队被困溶洞第15天:如何救出成难题

  • 落户天津: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困境

  • 28年,我们终于将在大银幕上看到《阿飞正传》

  • 目睹过各种社会事件,我为何还伤得起?

  • 握手“出卖”了你

  • 这部混血港剧会糊掉吗?

  • “强队反着买,别墅靠着海”:左右比赛的隐藏因素有哪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纯天然古方藏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