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节日与环境保护相关呢(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节日)

数十年来,人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继续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而努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将环保的理念传达给下一代,各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就是其中颇具教育意义的内容,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哪个节日与环境保护相关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哪个节日与环境保护相关呢(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节日)

哪个节日与环境保护相关呢

数十年来,人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继续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而努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将环保的理念传达给下一代,各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就是其中颇具教育意义的内容。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节日呢?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国际湿地日(2月2日)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国际湿地组织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3月 《湿地公约》 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 Day)。

中国植树节(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当天,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

世界森林日(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是于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的。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有的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特定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而今,除了植树,“世界森林日”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决定,以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该组织要求其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和宣传活动,例如举行纪念性学术活动仪式,举办气象展览会,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文章,广播,演说,放映气象科学影视,发行纪念邮票等,并广泛宣传天气气候、保护地球大气环境及气象工作对人类的重要性。1995年5月30日,参加第12届世界气象大会的178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一致同意,气象组织要加强其在环境领域的活动,使气象日活动更加增添了环境保护的色彩。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全国各地的鸟类周

时间:四月中的一周

爱护鸟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爱鸟周”源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1981年,中国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认真执行,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英语:World No Tobacco Day,或译世界无烟草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创立的,现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无烟日。第一个世界无烟日是1988年4月7日。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又称: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鉴于公共教育和增强民众生态意识对在各层面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性,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 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时间: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中国土地日(6月25日)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时间:9月16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1995 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对保护臭氧层的共识。

国际减灾日(10月13日)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国际动物日(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World Animal Day),是每年的10月4日 ,源自12世纪意大利天主教修道士圣方济各的倡议。最初目的是希望借此唤起世人关注濒危生物,慢慢才发展为关怀所有动物。爱护动物已成为世界十大环保工作之一,自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各国的环保团体在10月4日举行各种活动,以纪念世界动物日和圣方济各,宣传爱护动物、尊重动物,正视、善待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

这些国际性生态环保节日的设立不仅有利地推动了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境素质的问题。

看完这篇,有没有让你对些生态环保节日的设立多一些了解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