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

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例如:……工作无成绩,可以使人悲观丧气;工作有成绩,又可以使人趾高气扬。”

《学习和时局》(《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出处:“趾高气扬”出于《左传.桓公十三年》。鲁桓公十三年,楚国莫敖屈瑕带兵攻打罗囯,斗伯比送行。斗伯比返回时对他的驾车人说:“莫敖这次一定要失败。因为他走路时脚都比平时抬得高些,样子有点飘飘然,可见心里很骄傲,很不沉着。”果然,他们的军队渡鄢水时,秩序大乱;到了罗囯,也不构筑工事。结果一交战就被罗囯和卢戎囯的联军打得大败。屈瑕自已也自杀于荒谷。后来人们在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时就有了“趾高气扬”一语。如清什孔尚任《桃衣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浅解:毛主席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使用“趾高气扬”这句成语,就是对那些在工作中作出成绩后骄傲自满的同志提出批评,要求所有的同志工作没有成绩,不要悲观丧气;有了成绩,不要“趾高气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