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底世界动图(干货海底奇光)

一、《海底奇光》篇目解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神秘的海底世界动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神秘的海底世界动图(干货海底奇光)

神秘的海底世界动图

一、《海底奇光》篇目解读

全书内容梗概:

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鹦鹉螺号”。阿龙纳斯及其同伙乘“鹦鹉螺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书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科幻小说家,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自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找回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了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主要作品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80天环绕地球》、 《太阳系历险记》等等。

创作动机:

凡尔纳自幼酷爱科学,又喜欢幻想,但他在大学学的却是法律。原本他也是打算毕业后当律师的,后因为偶然结识著名文学家大仲马,在后者的鼓励下,转而走向文学创作之路。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艺术特色:

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科幻史上将“科幻小说之父”的美誉赠给他,就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精神启蒙而言,凡尔纳实至名归。凡尔纳的作品并非枯燥的科学的图解而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其次,从语言上看,但在幻想的规模上,特别是在科学的语言性上,凡尔纳大大超过了前人。凡尔纳的才能在于,他实际上是在科学技术所容许的范围里,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是奇妙无比的构想。因为这些构想符合科学的发展趋势,他们到了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就是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

最后,凡尔纳的独特在于,他的小说都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科学乐观主义”精神,即认为“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有了科学,未来的世界将更加精彩”。这在凡尔纳所处的19世纪及以前的时代都是没有的。

二、相关阅读训练

同步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我正观察着这种状况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鱼看起来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阴影。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qīngchè_的海水。我错了,我迅速的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

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的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

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栗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质yòu ěr,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

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个小时。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我发现在这不烫的火光中又美丽又敏捷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磷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他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

1、 上述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世界科幻小说之父______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书名)。

2、填入正确的字词。⑴qīngchè__________________ ⑵yóu ěr_________________

3、 海底奇光的“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划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海底奇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海底奇光》 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2、清澈 诱饵

3、⑴来得突然 ⑵“格外耀眼”“光彩夺目” ⑶“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

4、比喻 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

拓展练习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我正观察着这种状况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鱼看起来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阴影。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清澈的海水。我错了,我迅速的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

②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的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

③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栗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质诱饵,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

④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个小时。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我发现在这不发烫的火光中有又美丽又敏捷的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磷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他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

⑤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观!是不是某种气候条件使这种现象增添了几分诱惑力?是不是暴风雨来到海面上了?不过,鹦鹉螺号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威力,在平静的海水中悠然自得的摇晃着。

⑥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填空。

(1)第①段首句中的“这种状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末句写“我迅速地观察了一下,我承认自己错了”,那么,“我”的错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词语“白热状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这光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选文中,“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中,作者对“30立方厘米”和“25000个”两个数据进行引用、比较,是为了强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慨叹:“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观!”这是一句感叹句,如果要改写成反问句,应该怎么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出无数发光微小生物的快速游动,擦过“鹦鹉螺号”潜水艇的状态和情景;

2、(1)昏暗 (2)错把通亮的海底奇光当作了船灯的光芒 (3)因加热而达到熔化状态

(4)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所形成的光线 (5)鼠海豚 旗鱼

3、以数字比较的方式,突出这种发光微小生物的密度之大

4、这令人烟花缭乱的景象难道不是迷人的奇观吗?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小发光两极管,北京奥运现精彩

①发光两极管(LED)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频无极灯后的第四代照明光源。它的大小只有几毫米,功率仅为0.03~0.06瓦,但亮度远远超过白炽灯和荧光灯,耗电只有白炽灯的1/8,荧光灯的1/2。灯的平均寿命长达10万小时,大约可用30年。它又属于冷光源,不发热,无辐射,安全可靠。就是这种发光两极管,在这次开幕式中派上了大用场。

②当一束强光从硕大的“鸟巢碗边”集结出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日晷时,场内2008个中国男儿,仿佛被从远古的日晷射出的一道闪电惊醒,渐次开始“击打缶鼓”,缶声狂飙全场。2008个缶面,忽然神采奕奕,闪烁成一片光的海洋。随着光阴流逝,在缶鼓组成的方阵中,突然,连续跳出“60”、“50”、“40”、“30”、“20”、“10”的硕大数字。全场观众huang然大悟,这不是在奥运会倒计时吗?于是全场观众奋力同吼:“9、8、7、6、5、4、3、2、1!”

③“击缶而歌”的表演,令人为之一振。它排山倒海、气贯长虹。缶的发光与变暗,使演出场面变幻无穷。在每个高约1米的缶面上,嵌入一个由触发式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发光面。发光面上成千上万个发光两极管,只在敲击时才会发亮。这次缶面用的是纯白色的发光两极管,在黑暗中格外显眼,使奥运会的开幕式大放异彩。可以说,这是凭借新科技把最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文明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④当焰火组成的巨大“脚印”出现在“鸟巢”上空后,飞泻而下的“繁星”,在“鸟巢”的地上汇聚成一个梦幻般的“五环”。从天上飘下的22个仙女“飞天”,从地上轻轻地拾起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五环”,cu拥着“五环”漂浮在“鸟巢”的夜空中,然后又慢慢地消失在夜空中。这一幕充满着美丽和神奇,让全场观众激动不已。

⑤这个巨大的五环,每个环的外径足足有10米大小,整个“五环”宽36米,高16.5米,上面有45000个发光两极管,通过感应元件将它们点亮。但是,要让这么大的一个“五环”在空中漂浮并非易事。

⑥解决的办法竟来自一个创作人员擦黑板的经历。有一次,他在办公室一块新的黑板上写字,感到在这块黑板上写字很别扭,后来发现,原来黑板上有一层塑料薄膜,没有取掉。他掀起塑料薄膜,发现薄膜上的字在空中缓缓移动,这不是“梦幻五环”所要的效果吗?

⑦将45000个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巨大“五环”安置在一张36米×16.5米的长方形网上。表演时,先将“五环网”放置在地面一个由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大屏幕上。开始时,先由地上的发光两极管汇集成屏幕五环,然后,“五环网”上的发光两极管悄悄亮起。当“五环网”升起时,关掉地上的屏幕五环,造成飘向天空的“梦幻五环”。

——节选自《自然与科技》2008/9-10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huǎng然大悟( ) cù拥( )

2.阅读第①段,请概括“小小发光两极管”的特点。

3.从选段③来看,发光两极管为北京奥运带来了怎样的精彩?

4.仔细阅读第⑦段,想一想:“飘向天空的‘梦幻五环’”实际是什么?

5.让一个巨大的五环“在空中漂浮”的解决灵感,使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6.文中划线句写得形象生动,试选择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1、恍 簇

2、体积小,功率低,亮度大,耗电少,寿命长,不发热,无辐射。

3、“缶的发光与变暗,使演出场面变幻无穷”。缶面用的“纯白色的发光两极管,在黑暗中格外显眼,使奥运会的开幕式大放异彩”。

4、实际是由“45000个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安置在一张36米×16.5米的长方形网上”的、“悄悄亮起”又“升起”的巨大“五环”。

5、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或现象,也许就能解决一个难题,或促成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6、如“2008个缶面,忽然神采奕奕,闪烁成一片光的海洋”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缶面灯光不断闪烁、熠熠发光,令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的情景,表达出了作者对此的由衷赞叹之情。

又如“场内2008个中国男儿,仿佛被从远古的日晷射出的一道闪电惊醒,渐次开始‘击打缶鼓’”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束强光”比作了“一道闪电”,形象地写出了这束光的强烈、迅猛,体现出了击缶男儿们的振奋精神,表达出了作者对用“新科技把最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文明”完美融合的高度赞赏。

2.长宁一模

调好你的“食物钟”

(1)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2)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3)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人体有一种叫做PKCγ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协助调控食物钟。PKCγ基因是怎么调节食物钟的呢?原来,人体内有一种生物钟蛋白BMAL1,PKCγ基因可以结合BMAL1使其结构更稳定,然后共同结合在该蛋白上,促进周期基因和隐色素基因的节律性转录,由此调节人体内的食物钟,进而管理人们吃饭的时间。

(4)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 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哪些饮食习惯会造成食物钟紊乱呢?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5)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其实,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但还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广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区城市居民早餐行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发现,这三地区的居民早餐就餐率在74. 8%~90. 5%之间,35 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不吃早餐的人数较多。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它通常指在短期内会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而从长期来看,节食减肥会很快反弹甚至使人更胖,这个可能与食物钟紊乱有关系,节食造成饮食紊乱,很多人就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她们的食量,导致体重减轻后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发胖。

(7)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总会聚餐,节假日里大吃大喝是难免的。但研究发现,节假日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亲朋好友聚餐时尽量多一些跟感情的交流,而不是只顾着多吃一些美食。

(8)当然,目前关于食物钟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人们所知也很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过,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5. 细读第(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第(1)(2)段内容,下列对“食物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

B.调节我们一日三餐吃饭习惯的器官。

C.人体内主要负责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的调节机制。

D.人的大脑、胃、肝等内脏器官中可以接受信号的感受器。

(2)第(2)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16. 请根据上下文,填入第(4)段划线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

A.因为所以 B.只有才 C.虽然 也 D.如果 就

17. 第(5)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 ___

_(3分)

18. 本文围绕食物钟,介绍的内容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9分)

15.(1)C(2分)

(2)“几乎”说明了食物钟日常的运作程序与生物钟差不多保持着一致,删去后表示两

者的运作程序完全保持同步,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16.D(2分)

17.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2分)

18.(1)食物钟的含义(2分)

(2)协助调控食物钟的基因(2分)

(3)食物钟紊乱带来的后果(2分)

(1)坚持吃早餐(1分)(2)不过度节食(1分)(3)不暴饮暴食(1分)

一、链接《每周一诗》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0一1627)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

【译文】

夜晚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练习】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诗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幽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所表现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山白鸟忽鸣(1分)

2.)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成了一溪洁白的雪。(2分)

二、链接作文

文章对海洋生物和“海底奇光”的描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更具有表现力。我们要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首先了解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何谓虚实结合呢?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满分作文欣赏:

凝视着那一轮明月

孙紫荆

又是一年中秋,合家欢乐的时节,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杂乱地摆着好几盘菜,自然还有月饼。我看着父母的笑脸,脑中却浮现着那个苍老的身影。我凝视着那一轮明月,想起了那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挂在青云端。”记忆中的那个小姑娘也是这么呵呵地笑着:“奶奶你看,好大的一块玉盘啊!”而老人的回答却听不真切了……

小时候是跟着奶奶长大的,记忆中的奶奶有着一头花白的头发,耀眼得如同明月。那时候的自己总还是个孩子,老爱到处疯玩,玩得一身臭汗才回来。奶奶见了倒也不恼,在月色下从井里打了水来给我洗澡。盛夏的时光伴着蝉鸣偷偷地溜走,奶奶的白发不觉中又添多少。

秋天的落叶悄悄坠落,带走了一些人与一些回忆。中秋节的时候奶奶备下一桌酒菜,还不忘了放上一些我最爱吃的月饼。然而席间只有我和奶奶的身影。父母外出工作已经两年了。我陪伴着奶奶守候等待的孤独。奶奶总是会莫名出神,不知在怀念着谁。同龄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奶奶的身边似乎只剩下我。

“奶奶;你快看!月亮出来了!好大好圆诶!就像……”我偏着头想了一会儿,“就像一块白玉盘!”我跳起来,似乎是因为这一发现而欢欣雀跃。奶奶终于也笑了,她把我抱上膝头,柔声对我说:“孩子,奶奶教你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望着奶奶宁静祥和的侧脸在月光下更显清明。心下想着:以后不会再让奶奶感到孤单。却不知这个承诺还未来得及兑现就被父母接走,离开了故乡。

“玉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一桌丰盛的晚餐和奶奶那个时刻眼中的孤寂。她轻轻举起酒杯,似乎在喃喃自语。那是不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单?问言与谁餐?奶奶,今天是中秋,儿孙不在身旁,您是否更加寂寞?只因您离不了那故乡的土地。您不肯离开有故人回忆的地方,您坚守着那个地方,坚守着心中孤寂的荒凉。那一轮明月可曾陪伴你走过那么多的日月,那么以后换我们吧。

我回头对父母说:“明年我们回去过节吧。”父母脸上浮现出一丝诧异,而后又是一片了然。“你奶奶……”我凝视着那一轮明月,心里是奶奶的身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挂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玉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从此以后,不会再让您“问言与谁餐”。

文章点评:

结构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练达,文章结构清晰,首尾呼应,文末彰显文意。其次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把现实与回忆仅仅结合在一起,这是写作的高招。

内容 有很强的新意。除了对老人的思念以外,更重要的是,从文章中引申出一个社会话题,关注空巢老人。这是文章的亮点。

语言 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和优美的辞藻,能够体现小作者很好的文笔功底。

三、知识积累及链接

1、关于科幻作品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中文最早也有译作科学小说。虽然从科幻史的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小说也是通俗小说的一种,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儿童科幻

在科幻小说当中,儿童类科幻小说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儿童文学其实是一种很柔的东西,科幻则属于儿童文学的另外一极。从本质来说,它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从审美取向来说,它其实是一种很刚的东西,体现的是生存与毁灭、英雄主义,等等。儿童幻想作品而言,科学是种子,幻想是营养,而文学是最终的表现。在国外,有《安德的游戏》等等作品。

科幻文艺

科幻小说创立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类别,近百年的发展史,科幻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一种“元素”,可以被其它各种文艺、娱乐形式借鉴表现。20世纪的大众传媒和娱乐业没有忽略文学的各个门类,当然也包括科幻小说《浮生萦云》。

科幻文艺已经成为全球热爱幻想的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更深刻影响了20世纪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和娱乐生活。

科幻电影

根据科幻电影Matrix(黑客帝国/骇客任务/22世纪杀人网络)的相同世界观拍摄的系列动画短片集Animatrix。九部互相独立的故事用不同的风格和故事展示了人类可能的未来从电影诞生之初,惊悚风格的科幻故事就常被搬上银幕。作为“科技进步结出的艺术硕果”,电影似乎和科幻小说有着天然的姻缘。电影发明的百年来,“科幻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类型。以下几种是常见的科幻电影:

怪兽电影将外星、史前生物表现为狰狞恐怖的怪兽,威胁人类生存。代表作有:《哥斯拉》、《侏罗纪公园》、《异形》等。

灾难片地球资源耗尽、外星人入侵或未来重大自然灾害,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代表作:《未来水世界》、《第五元素》、《独立日》、《后天》、《2012》等。

星际旅行表现人类探索宇宙、在异星冒险、开拓的故事。代表作:《星际旅行》(Star Trek)等;

太空史诗将宇宙放到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中,描写其中各大势力、力量之间的争夺、兴衰。代表作:《星球大战》(Star Wars)、《沙丘》(Dune)、《2001太空漫游》等。

时间旅行表现人类拥有了控制时间的能力之后的冒险和奇遇。代表作:《回到未来》、《终结者》 、《时间机器》、《神秘博士》 等。

机器人表现机器人和人类的关系,往往是机器人产生人类情感等机械伦理问题。代表作:《人工智能》、《我,机器人》等

第三类接触电影,如《第三类接触》《E.T.》等等,讲述人类遇到外星人。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粗疏的列举,诸如《黑客帝国》之类的电影中,所要反映的机器人制造的虚拟的世界中,人类的生活和自由与觉醒意识不属于上面的归类。许多科幻元素往往化身为主人公使用的高科技装备,在现代电影中可谓无处不在。

科幻与动漫

日本的少年动漫里,无论是大师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还是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美国漫画的超级英雄无一不借科技之力惩奸除恶;科幻一直是动画、漫画领域最流行的主流设定之一。

不过因为受众群体年龄层次较低,所以一般都简化了复杂的概念,和奇幻、童话元素相结合,既感觉有科技要素,又不乏可爱天真。不过,还有大量像《攻壳机动队》(押井守制作、士郎正宗原着)、《Animatrix》(《黑客帝国》动画版)、《机动战士高达》系列、《银河英雄传说》、《银河战国群雄传》、《新世纪福音战士》等,面向较高年龄层次的主题深刻的科幻动画作品。

四、作业(徐汇一模)

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能见度在1000-10000米时则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并导致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是少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

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

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 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

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具体含义是指 和 不相符。(2分)

17.第④段中“常常”一词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

18.第⑥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其作用是

(3分)

19.根据文章第①至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的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13日

A.雾天 B.霾天 C.雾霾天

20.本文⑤至⑦段依次说明了: 、雾霾的危害、 。其说明顺序是 。(6分)

16.由雾霾天多而得名的“雾都” 现在少雾霾而清洁的天气状况

17.不能;“常常”的意思是通常,大多数情况,雾和霾大多数情况下相伴出现,实际中也有雾和霾不同时出现的情况,这里在范围上作了限制,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举例子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雾霾在不知不觉地危害着人的健康

19.A C B

20.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预防 逻辑顺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