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

#家时光博物馆#​自从有了社会文明,不论文明程度高低,就已经有了避孕一说。在古代,没有安全套,又不想生娃,如何办到的呢?说起来,真的挺悲催。那时候没有起码的医疗常识,没有对身体深入的认识,为了避孕,只能采用各种“奇招”,大部分都是以牺牲女性健康为代价的。

水银vs打铁水

为了让女子们避免怀孕,2000多年前的中国妇女,在喝的茶水或日常食物中偷偷添加少量水银,作为避孕药使用,据说效果很好。

水银有毒,必定伤身,所以大部分女人如果有长期避孕的需求,极有可能终生不孕,甚至早早离世。据现代科学研究,大剂量水银会致人死亡,而小剂量可以杀死腹中胎儿。水银同样可引起女性月经失调、大脑损伤、肾功能衰竭以及不育症等。

而同时期的古希腊人认为,打铁水可以作为一种避孕工具。打铁水中含铅是事实。它的功用似乎与水银类似。当时是谁发明这个方法不得而知,但后来一战期间,在含铅工厂工作的女性,确实患有不孕症的比例较高。科学研究发现,打铁水可以引起神经疾病、肾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1)

麝香、藏红花vs海水、醋

《甄嬛传》中的祺嫔刚入宫,皇后赏给她一串麝香珠,就是为了不让她怀孕。正因为麝香有此奇效,古人经常会把麝香做成香包,随身佩戴作为避孕之用。

例如汉代美女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姊妹,曾在肚脐内入进息肌丸,避免怀孕,还能让自己皮肤白嫩,身材轻盈,获得恩宠。另一说是,贴了肚脐贴叫“了肚贴”,就可以了结女人肚子的受孕功能,不过这“了肚贴”已经失传,如今也不知真假。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2)

殊不知,正因其中含有麝香成分,导致身体被损害,达到无法生育的效果。可见,麝香的威力还是极大的。不过麝香名贵,普通百姓不易得,于是民间流行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避孕药物------藏红花。

史料记载,如果女子不想怀孕,会在事后用藏红花熬煮的水清洗,据说藏红花清洗是宫庭传出来的避孕秘方,如果皇帝不喜欢某个被宠幸的宫女,就会让太监把这个宫女倒挂起来,给她用藏红花液清洗,然后太监还会帮做推拿,确保体内无残留,避免怀孕。当然,藏红花也可以内服《甄嬛传》中的端妃,就因被华妃灌了一壶红花,彻底丧失生育能力。此后,一直病体虚弱,几次都差点挂掉。可见,短时间内服用大量藏红花,对女人的身体是毁灭性的伤害。

而同时期的古希腊人认为用明矾、酒、海水、杂酚皂液或醋进行事后冲洗,也能达到避孕目的。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3)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4)

到底哪种效果更好,古代并无统计数据,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千奇百怪的避孕方式,普遍具有毒性,都是以女性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作为代价的。古代女子本就身体虚弱,不易怀胎受孕,如果受到这类药物的戕害,不孕和流产的几率肯定大为提高。

物理避孕之粪便、柠檬、布条、羊肠、鱼鳔

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认为鳄鱼、大象等动物都具有神秘力量,因此它们的粪便也被用到了避孕中。事实上,由于这些动物粪便具有高度酸性,它的确具有一定的作用。不过,粪便所带来的强烈臭味显然会影响古代夫妻们。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5)

12世纪至15世纪,欧洲女人们通常将包含着骡子耳屎、黑猫骨头的小袋子制成护身符系在腿上,以期达到避孕效果。由于这些东西具有高度的酸性,能够起到一些避孕效果,但这些物品,对于人的身体,也是颇有损伤的。

16世纪时,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干粪便不适合女性的身体。最先使用这种工具的是一名男性,从切成半的柠檬得到灵感,将其掏空做成一个“子宫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柑桔类植物所含的酸,更加安全方便,也更加清新芳香。

古人后来又发明了布条避孕,最先使用的是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用破布团、海绵塞入作为屏障。

在加拿大多伦多避孕博物馆中,有一种奇特的安全套,材质是绵羊肠子。一端以丝线缝密,另一端的开口可以索紧,防止滑落。相关使用手册暗示,这很难在需要时马上派用场,因为事先要以暖和的奶将其隔夜浸软,才能使用。而同时期的中国老祖宗们还发明了用鱼鳔使用的方法。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6)

关于避孕的科普知识(闻所未闻的中外避孕法PK)(7)

不过可以想像,由于大小不同,找到一个合适的鱼膘多不容易。味道也令人难以接受,很快就被淘汰了。

后记

为了制作出满意的安全套,一代代人不断摸索,终于在1883年发明了第一个乳胶套。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制作工艺提高,材质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轻薄,一直延用到今天。一个小小的物品,人们经历了上千年的摸索,用血泪走出了一条路,承载着千百年来意识的觉醒和性知识的普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