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教材原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

课文知识点

一、字词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二、概括文章大意。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三、课文内容解读

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4.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①邓稼先事实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5.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2)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7.“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身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品味语言

1.本文不只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

⑴修辞手法的运用

①对比

第三局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引用

第二局部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局部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排比

第一局部中2~5段,第三局部中第3段,第六局部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⑵句式的多变

①句式十分整齐

第一局部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局部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局部第3段等。

②长短句交错使用

第三局部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⑶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局部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示得淋漓尽致;第五局部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图文解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8)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5)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6)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7)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8)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9)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2)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4)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5)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6)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7)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8)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9)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原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30)

同步练习

课时1

基础达标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宰( )割 筹( )划 鲜( )为人知 可歌可泣( )锋芒毕露( ) páng huáng( ) yǎng mù( ) 妇rú( )皆知 马革guǒ( )尸 jū( )躬尽cuì( )

2.选词填空。

(1)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震荡 震撼 震动)。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 (稳重 稳健 稳妥)的判断。

(3)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 (焦急 焦虑 焦躁),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班45名同学,追捧“娱乐明星”的大有人在,崇拜像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的却寥寥无几。

B.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C.李强同学将在楼梯口捡到一百元钱交给了老师,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真是可歌可泣。

D.面对主持人的一再提问,某明星终于开口讲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九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邓稼先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趣味语文

6.有一天,邓稼先的岳父许德珩问严济慈:“是谁为中国造出的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深意?

课时2

整体感知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3.本文突出了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课内精读

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4.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个性有何不同?

5.邓稼先能够说服两派不对吵对打,继续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6.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7.“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课堂练笔

8.假如你要推荐邓稼先参评“感动中国”十大英雄人物,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参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辞,为邓稼先拟写一段推荐辞。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答案】

课时1

1.zǎi chóu xiǎn qì lù 彷徨 仰慕 孺 裹 鞠 瘁

2.(1)震荡(2)稳健(3)焦虑

3. C;【点拨】“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用到这里显然不当。

4.D【点拨】A.将“能否”删去;B.邓稼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将“使”删去。

5.B

6.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连自己的岳父都还不知道内情,可见邓稼先一家人是多么严守国家秘密!

课时2

1.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两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介绍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私心、潜心科研、以身作则、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谦虚、没有小心眼、没有私心;奥本海默:个性张扬、锋芒毕露。

5.因为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6.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7.前一句是指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后一句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8.示例1: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示例2: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鞠躬尽瘁,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算在临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终想着祖国,他是真正的中国男儿。大哉邓稼先!

—— END ——

注: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出于传递信息与学习之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注@16学生导学 不错过你需要的教育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