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

养生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养生诗不同于文学诗作,它贴实,是养生的经验总结。读养生诗,可从中体会有益的生活之道,得到一定的启示。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写了一首对人们养生颇有启迪价值的哲理诗,其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现代人吃的胆子很大,越是珍稀的动物越要吃,越是没人吃过的东西越想吃,而不计后果,其后难免不作疾;遇到大喜的事兴奋过度,也会招致病患;有了病要吃药,那只能是治“已病”,聪明的人要设法治“未病”,预防为主,养生的战略则高一筹。

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1)

养生要有平和的心态,若不注意,一旦出了问题,便着急冒火,性情难耐,不能以静制动,以守对攻。石剑久有一首养生诗:“性急匆匆惹事端,但凡为事要心宽。他将言语生嗔怒,我把情怀作世观。我与闲心聋与耳,任其巧舌说千般。贤人闲慎感烦恼,忍字常常着眼观。”说的就是平常有了宽松的心态,临事就能静心分析,不是以急应急,乱了分寸。

苏东坡重视以食疗养生,在苏诗中,有一些记述他自做饮食,煎药疗疾的情景。“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东坡把自煮的菜羹自名为东坡羹。其法以菘菜、蔓菁、荠菜等洗净后下菜汤中,加入生米为糁,放入少量生姜,羹烂可食。不用鱼肉五味,而自然甘美可口,可以去咳止痰,发散表寒。

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2)

养护身心也须注意适度,“不及”和“过之”均达不到目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作的《孙真人卫生歌》中有首诗道:“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弱太损损则绝。”用心过度心力耗尽,劳累过度形体虚弱,用神过度伤神气虚,动气过度精气耗绝。它从心、神、形、气四个方面强调不可“太过”、“太费”。人体内部心、神、气、形是相互关联、“相因而立”,不可损其一。“太过”、“太费”了,就会损伤,以至衰竭。故要遇到事情,宜适可而止,不可深思过度。

清代有首[祛病歌]:人或生来血气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祛,心病还须心乐医,心不快乐空服药,且来唱我快乐歌,便是长生不老药。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养生之道很多,但最有效的莫过精神养生了。古代老子与庄子的养生之道有五点:

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3)

一是超然于物外,达到无所往而不乐的境界;二是宠辱不惊,举世荣之而不加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三是不可不适当地加入人为之力;四是生死齐观,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五是身心兼顾,即乐观与节劳。老子与庄子的养生之道的核心,就是“超然物外,宏辱不惊,顺乎自然,与世无争,经常保持快乐的心境”。

东晋大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一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一首惟妙惟肖的养神诗,意与境合,物与心融,悠然自得,妙不可言。

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4)

魏武帝曹操,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养生家。他在著名诗篇《龟虽寿》中写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龙乘露,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人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首诗不失为一首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号乐天,不忧病患,乐观进取,尽管仕途坎坷,但仍怡然自乐。他在《病气》一诗中写道:“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养生。”寻到了病根,他就对症下药---心平气和,知足常乐。他在《寄同病者》一诗中又写道:“或有终老者,沉贱如泥沙。或有始壮者,飘忽如风花。穷饿与夭促,不如我者多。以此及自慰,常得心平和。寄言同病者,迥叹且为歌。”真无愧于“乐天”的称号。养得平和心,心理常年轻,诗人虽以多病之躯却享寿75岁,超过了当时人们向往的“古稀之年”。

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5)

北宋文学泰斗苏东坡,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寄情于山水。他在一首养生诗中写道:“羽虫见月争翩翩,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说的是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陆游,晚年自号放翁,一生始终保持着乐观豪放的心境,不断地寻求生活中的乐趣。到了老年,他仍自寻闲趣。他在《书意》一诗中写道:“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已是古稀之年了,仍童心未泯,还常和曾孙在一起做骑竹马的游戏。他还常到郊外闲游,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识如何晚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闲嬉放达的行径,跃然纸上,难怪诗人活到86岁的高龄。

古人关于养生生活的言论(学健康生活理念)(6)

旅游能增进健康。清代诗人袁枚有诗道:“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道出了他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长期旅游,得到锻炼的结果。他生于康熙年间,长于壅正,仕于乾隆,老于嘉庆,终年82岁。时人蒋夔曾作“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的寿辞以贺之。

这些养生诗句能让人暂时忘却了身边的烦恼,有些还会给我们一些心灵上的建议,比如保持乐观,心胸豪迈,生命在于运动等等。好好品味这些诗句,养生养心,让心灵放松一下。

古语说:“人而无神,不知其可也”,一个人精神萎靡,就会终日浑浑噩噩,导致人体机能衰退。孔夫子所以高寿,因为他豁达大度,“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艰苦和困难面前保持乐观情绪,“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