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

"官二代"少昊是谁?


《曲阜县志》记载:"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黄帝之子玄嚣也。"少昊金天氏,因"能修太昊之法","以金德王天下"而得名。登帝于穷桑,迁都于曲阜。当登帝位时,凤鸟适至,故以鸟纪官。少昊施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实为五帝之冠"。

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1)

据传少昊在位十四年,卒时百岁,葬于云阳山。据考证,少昊陵墓后面的小土山,即云阳山。少昊陵何时建筑,已不可考。据载"宋真宗幸鲁,大建宫殿,以道教守之,古树丰碑,林立栉比,金、元亦加修葺"。明弘治时为雷火焚毁,清乾隆年间又两次大修,后又多次重修。少昊陵和万石山皆平地突起,门前为少昊陵石坊,大门里有享殿五间,两旁各三间配殿,殿前又有大量明、清皇帝和大臣们祭祀少昊留下的祭文碑。整个陵院面积为125亩。

少昊,三皇五帝之一,中国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又作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祖。其子名蟜极,其孙为帝喾高辛氏。少昊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定都于今山东省莒县,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周朝建立后,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遂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其中:少昊姬姓子孙分化出很多姓氏,如:张、嬴、金、尹、梁、桑、秦、谭、徐、黄、江、李、赵、萧、舒、修等。

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2)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父黄帝和母嫘祖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少昊少年即被黄帝送到东夷部落联盟里最大部落凤鸿氏部落里历练,并娶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他先在东海之滨建立一个国家,在归墟之地建立了少昊之国。少昊之国的官僚是各种各样的鸟儿,可以说是一个鸟的王国。在这些官员中,凤凰是总管;燕子、伯劳、鹦雀和锦鸡分别掌管一年四季的天时;鹁鸪每逢天阴要下雨时,便把妻子赶出巢外,等雨停了再把她呼唤回来,大家觉得鹁鸪既然能够管辖妻子,那么一定能够对父母尽孝,所以委派他掌管教育;鹫鸟的相貌威武、性情凶猛,因此令其掌管兵权;布谷鸟在桑树上养了七个儿子,每天喂他们食物,早晨从上面喂到下面,晚上又从下面喂到上面,处事讲求平均分配,因此便叫他掌管建筑营造,为大家盖房子、开沟渠,以免分配不均导致民怨;鹰鸟威严凶猛、铁面无私,令其掌管法律和刑罚;斑鸠脖颈上仿佛有锈斑,整天叽叽喳喳,少昊便让他在超堂上发表言论,是为言官;还有五种业鸡分别管理木工、金工、陶工、皮工、染工五种工程;又有九种扈鸟,管理农业上的耕种和收获。

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3)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晋人郭璞在为《山海经》"甘渊"作注时说:"水积则成渊也。"珂案:大荒南经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原作日浴,据宋本改)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经文"东南海之外",北堂书抄卷一四九引无南字,无南字是也。大荒南经此节疑亦本当在此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之下,乃简策错乱,误脱于彼也。此经甘渊实当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其地乃汤谷扶桑也。

《世本》的说法:"少皞是黄帝之子,金天氏少皞 ,青阳即少皋,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孔子家语》一书的说法:"黄帝者,少典之子,曰轩辕,生而神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

汉代以后的书籍多持《世本》说法。《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汉书》:"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絫祖(即嫘祖),黄帝妃,生昌意。肜鱼氏,黄帝妃,生夷鼓。嫫母,黄帝妃,生苍林。"汉代人说法:"少昊帝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名挚,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周迁其乐,故《易》不载,序于行。"黄帝是土,少昊就是金,源于五行之说,牵强附会,不一定可信。晋《帝王世纪》也持这种观点:"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地在鲁城北。"

《孔子家语》不是孔安国制造的伪书,是研究先秦史和儒家活动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一本信史。从时间上讲,此书成集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是先秦早期的著作,而司马迁的《史记》比《孔子家语》晚三百多年。《世本》大约是战国末期的著作,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里,也比《孔子家语》晚得多。至于说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出书年代就更晚了,大约是公元290年的著作,比《孔子家语》晚了七百多年。所以,孔子说的肯定要比他们可靠和正确。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中制陶业发展飞速,从早期的夹砂陶,红陶,到后来的黑陶、灰陶,甚至后期胎薄、质硬、色美的白陶、粉陶、黄陶。形制除了壶、瓶,还有仿兽形陶器。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建筑遗迹以及地面房基都透露了这一时期的东夷人的居住信息。还有墓中出土的陶制房屋模型也可作为佐证,并且提供了具体式样。有门窗、廊柱的攒尖顶房屋看来在当时已是常见。

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4)

大汶口文化蛋壳陶镂孔黑陶高柄杯


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粟,粮食产量可观。农业所用的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有斧、刀、铲等。家畜饲养发达,养猪业兴旺。作为补充,渔猎、采集也很重要。用石矛、骨矛去投刺獐、斑鹿、麋鹿、狸。甚至出土了扬子鳄残骸,说明氏族成员已经可以集体捕获大型而凶猛的水生动物。

制陶,制玉,制作象牙器物,都进步飞速。以陶器为例:早期手工制作觚、盆、钵、罐、杯、鼎、豆、大口尊。中期开始使用快轮制陶,不仅有了轮制小件器,还增加了品类,如实足鬶、背壶、簋形器等。能烧制出火候要求较高的灰白色陶器。晚期因为有了坩子土作原料,可以烧制质地坚硬、胎壁薄匀的细砂陶,统称为白陶。还有了快轮制大陶盆等大型器。器型还有袋足鬶、三足盉,宽肩壶、筒形豆等。不仅如此,陶器上还发现了类似于文字的刻符。

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5)

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形壶


大汶口墓葬发现较多。早期以单人葬为主,头向东居多。中期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合葬墓数量提升。以一对年龄相当的男女合葬为合葬墓数量最多。晚期仍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合葬墓。少昊不止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更延续到了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距今约4350─3950年。龙山文化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胎薄而表面光亮如漆的磨制黑陶是其特征。有的龙山文化遗址有城墙、城门、道路、各式房基、稻田等遗迹,俨然就是一座功能完整的城市。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众多,还有炭化的粮食和各类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形状异样的房基,及其中类似兽形的地面图案,透露了祭祀、图腾崇拜等信息。两处少昊遗存,不仅仅映证了远古先民的生活,也同时是孕育夏商文明的源头。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王青教授在《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一文中说:"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

"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少昊是一种称号。必然不止一位。金天氏当为最杰出者。也是去美洲者。埃及太阳神可能是另一位少昊。《春秋纬命历序》载"少昊八世"可作参考。《史记》说"少皞氏之衰也",表明衰落的必定不是上文所谈的少昊,乃其后某一位王。

少昊是谁的儿子是谁(34官二代)(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