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

#分享新生活#农村有些俗语,是一种区域性俗语,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这种俗语,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只是在本地流传,很少在大范围之内流传。

但这句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蹚将出河南”,虽然是属于区域性俗语,但是非常出色,已经流传到全国各地农村,在过去明清时期是非常流行的。因为,山东的响马非常出名,河南的蹚将,打家劫舍是臭名昭著。所以,它流传非常广泛,在那个时代,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事情。

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1)

那么,什么叫“响马”?顾名思义,响马就是很远就能听到马的奔跑声和马铃的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山东一带的强盗横行齐鲁大地。#看老祖宗留下的农村谚语、俗语咋说?#

这个地方的强盗,与其它地方的强盗有非常大的区别,“谋财不害命”,只管到农村强行拿走老百姓的财物和粮食,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伤害老百姓的性命。

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2)

这些强盗出现的时候,都把马铃系在马的脖子上,快马加鞭的时候,马铃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是提醒农村的老百姓,“我已经来了,敢快交出你们的财物和粮食,避免受到皮肉之苦”。#农村俗语#

因此,农村老百姓,一听到马铃的急促声音,就知的土匪强盗来人了,一般都是采取躲避的办法,把财物早早地藏起来,让他们进村既找不到财物,又找不到村子里的人,毫无办法,只好走人。

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3)

这种强盗有他们手段软弱的一面,“谋财不害命”,在山东一带非常普遍盛行,到处都能看到。所以,山东人把这种强盗叫做“响马”,是强盗土匪的代名词。

那么,什么叫做镗将呢?镗将其实就是河南一带的手工艺者,如铁匠、木匠、石匠、砌匠等等艺人,叫做镗匠,长年累月行走在广大农村,做手工艺活儿谋生。

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4)

在明清时期,河南苛捐杂税盛行,饥饿战乱频繁发生,瘟疫经常肆虐横行,自然灾害频发,农村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生活和生存极其坚难。

那么,这些手工艺人,到乡下做手工,就会拿不到工资的,该怎么办?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手艺做了,工钱讨不到。他们也是要生活的,是靠卖手艺吃饭的,一旦拿不到工钱,只好采取极端手段,强行索取。

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5)

由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农村老百姓是根本拿不出手工艺者的工钱的,因此经常出现打斗索债现象。后来,这些手工艺人,却实拿不到工资时,使采取强硬做法,打家劫舍,抢走财物。

后来,这些手工艺者,发现打家劫舍,大有甜头,获得的财物非常可观,便做起了土匪强盗的沟当,到处抢窃乡下人的财物,动不动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不听劝民间俗语怎么说的(农村俗语响马出山东)(6)

这些由手工艺人形成的土匪强盗,便迅速发展壮大,到处存在,基本上遍布了整个河南地区一带,臭名远播,极端昭著,成为当时的一种严重的社会恶劣势力。

因为,这些手工艺人受到当时的社会造成贫穷的现象时,便形成了以打家劫舍,既谋财又害命的恶人,当时称之为“镗将”。

总而言之,响马与镗将,都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社会上一种黑恶势力,靠谋财害命为生的人。他们都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的社会恶劣势力,都是沆瀣一气的人,都是当时社会和生活所迫形成的结果。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