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论语100例(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

每天学论语100例(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1)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每天学论语100例(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2)

【译文】

子贡说:“贫穷时不谄媚卑屈于人,富有时也不骄横自傲,这人怎样?”孔子说:“这也算不错了。但是还不如身处贫穷却乐于追求道,拥有财富而又爱好礼乐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好像要不断地切磋琢磨一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很好,子贡!我可以开始和你谈《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说过的话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

【点评】

修养没有尽头,境界没有极致。

每天学论语100例(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3)

【解释】:

“贫”与“富”,应该是子贡对自身长期以来做人的一个总结,因为子贡是由贫至富,在贫穷时能不卑屈于人,富有时也不骄傲自大,在此,子贡的意图是想得到孔子的赞赏,孔子虽然认可这样做的正确性,但仍指出这样做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把精力放在“乐道”和“好礼”上。翻译中,没有译成“穷人”、“富人”,而是用“贫穷时”、“富裕时”,与孔子之后谈的“君子固穷”相对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自《诗经.卫风.淇澳》,整句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是君子应该不断地雕琢自身,使自身不断进步,不能停留在某个水平上,因而翻译中就没有将其译成“就像对待骨、角、牙、玉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而是直接译成“就好像要不断地切磋琢磨一样”,对应着“有匪君子”。“告诸往而知来者”,现代意义的“往来”,往往意指过去和未来,在这里显然并没体现出过去和未来,只有孔子已经说过的话,因而,将之翻译成“因为你能从我已说过的话领会到我还没说到的意思。”类似于“举一反三”,孔子嘉许的正是子贡的这种领悟能力。

每天学论语100例(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4)

【注释】

①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②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③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⑤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⑥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话;来,未说的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